201303060845在家人如何修行般舟
2013-03-05 18:45:00.0
在家人怎么修行呢?在家人修行法则。第一个法则,最好是在早晨四点到七点这段时间,比较清净,能够有条件的话,(相续念佛)。其实你们参加过这个法会,只要你如理如法行下来,都有这个条件。因为你的睡眠时间,可以减少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你只要再拿回一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任务。你想想,般舟是无上的摩尼宝珠,你连一天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都不肯拿出来,说明你的信根有问题,说明你是叶公好龙,并不真正欢喜般舟。这是一个早晨的法则,相续的法则。
我刚才讲了回向,如果你把我们的回向文念过十遍以上,你已经具足了我们所说的回向心的话,你就不用回向。做的程序非常简单,早晨起来,一心顶礼阿弥陀佛,这是我们的极乐教主,当然要顶礼了。一心顶礼般舟海会佛菩萨,这一切般舟圣众都在里边了,一心顶礼般舟海会佛菩萨,第二拜、第三拜,一心顶礼师父。顶礼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的愿力相接引。顶礼般舟海会佛菩萨,和般舟圣众相沟通、相联络。顶礼师父,和我们的般舟僧团、般舟道场、般舟功德相连接,和这么多的般舟行人相连接。三拜,结束,念佛。念完佛之后,一心顶礼,还是这三个,拜三拜足矣,不需要再搞另外的仪式、另外的迎请、另外的回向。这个迎请,也是因为大家还不熟悉,因为大家还不深具信心,所以需要迎请。香花迎,香花请,你以为佛菩萨是你请来的?是不是你请来的?咱们这儿还没有搞这么复杂,又是引磬、又是木鱼,咚咚咚敲得感觉到挺震撼的。最后来一个,香花迎,拿着花跟这儿一摆,香花请,你觉得佛菩萨都光临坛场了。这个是为了增加你的信,做这个事儿,这个仪式确实让大家开始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心理的过程,很重要。在家的时候,就不需要了,实际上佛菩萨,是你请了他才来?还是他不请自来?随时在你跟前,悉在前立,还要你请?你爸爸关心你、爱护你,要不要你请?要不要你求?不需要!他关心你的程度,远远超过你自己关心你自己的程度,根本不请自来,所以你们不要有顾虑。说师父那儿的搞得挺热闹,一会儿香花迎,一会儿香花请,又是天龙八部,又是一切天王,又是这佛,又是那菩萨的,这我没请他,他是不是不来?是不是就不灵?不是这样的。一心奉请,一念奉请,只要有请的意念。你没有请的意念,他都来。只要你恭敬,只要你如理如法的行法,只要你愿意接受他们的加持,就能随时接受他们的受用,所以不用迎请,就这么简单就行了。这是在家菩萨,这个法则。就是在同一时段内的相续法则。
还有一个,有的在家人属于生意人,工作特别繁忙,怎么办?那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如果你行过般舟,说句实在话,你每天确实可以减少一个半小时、两小时的睡眠。那么这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早晨起来,你应该给他念好。如果你说我业力沉重,业习太顽强,一个小时也做不到。那你最少做半个小时,半个小时总可以吧。早晨半个小时,最少的功课。中间搞几个课间活动,搞五个,上午俩,下午俩,晚上一个。课间活动,每一个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五分钟、十分钟不等。干工作干累了,你就来唱一个,就来唱个随闲小调,唱几首歌。如果你特别调皮,你就唱阿弥陀佛…(《济公》主题歌的旋律)晃五分钟,晃十分钟。或者你唱一个阿弥陀佛…(《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都可以。唱几首歌总可以吧,白天踩一踩,分别踩那么(几分钟),当零食用一用。你没有整块儿时间,当零食吃一吃,一天搞上三到五次,晚上睡觉前,再搞上半个小时。那么这个最小的量,你每天如是做,如果说你没有什么病的话,新的毛病就不会产生。你只要保证半小时这样,三到五次,就是三十分钟到五十分钟的零食,就这样唱一唱、跳一跳、踏一踏,你就不会生新病。基本上来考虑,就是这些新的毛病不会生出来。但是这点儿量,要消旧业比较难,就是老的业障或者大的业障,因果里边的东西。你想因果不昧,重罪轻报,就不容易。但是如果你能坚持,每天早晨的三个小时的相续,那你在三个月之内,如果你有什么毛病,如果你心力没有垮的话,就是说你心力要非常坚强,金刚之心。那么三个月之内,基本上你的毛病都会好。三个月之内,哪怕你二十年、三十年的毛病,都会好掉。
我们村里边,有一帮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的老太太,每天他就走两个来小时。这几帮人在那每天念、天天念,念得特别欢喜。最后我去调查了一下,所有的老太太身上的老毛病全部都好了。所以说,你每天保持三个小时的相续量,这个基本上来讲是可以做得到的。你能走满这三天四夜,这个功德就具足你三个月行法的功德,你就这三天四夜连续的相续,就能顶你每天三小时相续,相续三个月,这样的功德还要大。般舟是相续成就,是坚守成就。但是,这三个月的相续,确实也非常重要。日常的间歇的相续,和早晨的连续的相续,功德从相续中来,功德从信心中来,功德从恭敬中来。你真正恭敬这个法,宣说这个法,忆持这个法,实践这个法,至少把零食吃好,好不好?
这是讲功课的安排,平常是这样,如果有条件,最好每周末,走一日一夜。你们在家里,每周或者两周走一日一夜,至少一个月要走一日一夜,那这个功德就非常的大。有条件的居士,建议你把家里的念佛堂搞起来,经行的地方搞起来,建议你组织几个人共修。我们现在二十人、三十人、五十人、一百人共修的地方非常多。而且越修你越来劲,你组织大家修,给大家护法,那功德力特别巨大,建议你们去共修。这是一个。
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你们可以把地址留下来,你愿意做念佛堂的,手上有几十个居士的,或者你愿意给大家发心,提供方便的,你把地址留给我们,到时候我们统一给你寄这些念佛机、《般舟文集》、般舟三昧杂志、般舟动态,我们会寄这些材料给你。
再其次,你们创造条件,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安排一次九十天连续行法的机会。很多人憋足了劲儿,来参加这个九十天的法会,你们可以创造条件。有的人,你比如可以来参加一个月,参加六十天,或者参加十天、八天都可以。这个九十天的法会,功德力特别大。如果你能连续参加行法九十天的话,就等于你行了一千个一日一夜。所以在九十天当中,你随便走,就走十天八天的。这个法会,你走三天四夜,觉得好累、好辛苦,但是你到了那个场里边去,随便走,随便什么人走,你走十天、二十天、三十天,太多了,三十天都不起眼儿,都是这样的。那个老太太,随喜功德的,一随喜就随喜九十天、一百一十八天,随喜功德都能随喜到这个程度。那个场能特别的强大,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还要注意一点,有机会就要来参加法会,创造条件参加法会,这个法会,共修的力量非常的强大。我们这儿比如说四百多人,《地藏经》上讲,如果你念一部经给人回向,他得多少?七分之一。按照这个规则来说,你来这里随喜功德,七个人里边,就有你一倍的功德,一百零五人是十五倍的功德,四百多人六十倍的功德。你在这儿走一天一夜等于走了六十天六十夜,好不好?你要走三天四夜,等于你走了两百天。我们一年,大概日夜行法的天数在两百天,那你这走了三天四夜就等于走了两百天,好不好?所以般舟共修的功德力非常巨大,释迦牟尼佛在《般舟三昧经》里讲,般舟行人闻到哪个地方有般舟法会,在两千公里以内,甚至两万公里,这不讲了。最少两千公里以内,如果你闻到般舟法门、般舟法会,你不来参加,是谓有过失。为什么呢?释迦牟尼佛还讲,就算他打这个般舟法会的名头,你来到这儿上当受骗了,那你也得般舟三昧,为什么呢?因为你至信、至敬故。你的信心是至信,你的恭敬程度是至敬,你至信至恭敬的不是这个般舟三昧的法会,是这个法会所代表的般舟三昧。你对这个般舟三昧就恭敬到这个程度,就珍贵到这个程度,只要有法会就去参加。因为你这一份尊贵的心、珍重的心,会得法,法从恭敬中来。过去有一位比丘,追释迦牟尼佛,连着追了七个城市都没追上,结果追到七个城市,七处追完了之后,证阿罗汉了。他没有听到任何一场法,也没见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能证阿罗汉呢?心太恭敬了,心一直在法上,心一直充满了渴望。这个心,在行持一定阶段以后,就能得法,就能得利益,这是方便说。这是至心、至敬故,所以能得利益。而且,你跑来参加般舟法会,整个法会的功德归不归你?有随喜功德的成分,而且你这个随喜是什么?身心都随喜,现场随喜,这个量很足。所以要参加般舟法会。当然大家现在都很多工作、很忙很忙。那你不能参加,就只能说明你对般舟三昧不是无上的、不是至高的,还没有成为你生活的主旋律。应该进一步努力,创造条件让般舟三昧都成为你们的主旋律,好不好?这是讲的参加法会修行。
还有参加法会里边最重要的环节,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分享总结这个环节,分享总结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在分享的时候,会有很多精彩的案例。现在你听讲,叫理行般舟,就是搞清楚般舟之理,培养你的般舟之心,是在转变你的心念,让自己心开意解,这个非常重要。没听过法的人行法吃大亏。
我当时在宝峰寺,搞第一个七天七夜的时候,从徐州来了个居士,非常不错。他来晚了,我们行法了,他跟着进去行,到后来,行出境界相。叫他念佛,他不念。
“念佛。”
不念!
我说,“你为什么不念佛?来了不是念佛的吗?”
他说,“你们念佛念得不对。”
我说,“你念得对,你念啊?”
他说,“我来给你念,阿弥陀佛,佛佛佛佛……看我一下念多少佛!你们念的佛都不对!”
我说,“好,那我们就一起念阿弥陀佛,佛佛佛佛……”就给他念。
没念两个,他说,“不对,师父,省长来了。”
我说,“哪个省长来了?”
他说,“山西省长来了。”
我说,“省长来干啥?”
他说,“跟我来谈合同。”
“谈啥合同?”
“省长给我五百亩地。”
我说,“好好好好,祝贺你,五百亩地,省长现在还没到,咱们先念佛,念佛有功德力,这个念佛念好了,你将来那个合同就很容易签,念佛吧。”
好,念佛!念念念,没念两下,不念了,坐在那儿,背对着佛坐着。
我说,“咱不能对佛不恭敬,背对着佛不行,你不能这样坐,要坐也要侧着坐。”
他说,“谁说我背对着佛了?你看哪个地方不是佛?佛佛佛佛。”看哪个地方都是佛,这个境界挺好的,到处都是佛。过一会儿马上出来了,他跟着感受跑,省长来了。
我说,“你放心,省长来了会打电话的,电话没响,是不是?先念佛。”
那好念佛,“阿弥陀佛,佛佛佛佛。”没念两句。“师父,电话响了!”
我说,“你听错了,没响。”
他说,“我耳朵听错了?电话真响了”,其实电话也没响。“省长已经到外面去了。”
我说,“没有,你又听错了。”
他说,“不对,这回绝对正确。”
我说,“那你就去找找省长去吧。”
自己开门出去找省长去了。这个人已经固执到这个程度了,你劝也劝不动了。我就派个人在后边跟着,看他到哪儿去,反正我山门都锁着,他到不到哪儿去,怕他有意外,跟着。我看他出去转转看,没看到省长,就到屋里去找,到客堂去找,看到客堂里边屋有几张床,爬到床上睡觉去了。这境界关就是说,没听法,啥也不懂,睡了觉。行完法之后,就很后悔,境界相,这个那个。后来又到这儿,但是根儿没有搞正。一回家,说鼻子塞,说鼻子不舒服,后来鼻子弄了个什么金属套,花了几万块钱。然后,到云岩寺这儿准备出家了。结果又是一个插曲。云岩寺新铺了地毯,他嫌地毯有味儿,影响他鼻子,他就说,我请假到宝峰寺去。那你就到宝峰寺去吧。宝峰寺师父不在那儿,法不在那里,他呢,也不行法,在那儿混了几天就跑掉了。跑掉以后呢,再就没来了,到别的地方出家了。很遗憾,这个人,真的很遗憾。就是没听法的缘故。
这个人不能回家,一回家以后,就有很多逆缘,很多缘起。这回家就是最大的中断,你们长住伽蓝,长随修行的人,尽量少回家。昨天演自不是讲了吗?在宝峰寺行的好好的,妈妈打个电话说闹鬼,你安慰两句不就行了吗?他不行,他回家安慰去,这一回家,呆了一个半月,又回来。回来搞了一阵子,一回家瘾头有了,又回家,一下待了两个月。在这儿行法的时间少于在家呆的时间。在家呆的懈怠。在家呆着,你一天能行六个小时的法,你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在我这儿随随便便一行,都行十个小时、十五个小时。所以非常吃亏,不要中断。而且一中断,有的时候会引起很多逆缘,来都来不了。
行法是身行般舟,听法是理行般舟,心行般舟。然后,到了温养的时候,那是养般舟。到了分享的时候,那是享受般舟,提升般舟,非常重要。所以大家在总结的时候,要积极发言,因为这是最好的个别辅导的机会。你想想看,以后法会都起码几百人,你说说你有多少机会能给师父说,让他听你讲半个小时、一刻钟?然后再对你的案例亲自点评,亲自指导,这个机会好不好啊?所以一定要参加这个机会。尤其是那些勇猛精进的,一上来供养给大家,你这法供养,起码顶你一天一夜行法的功德。而且你供养完之后,师父给你点评,给你指导,你又会有很大的受用,心开意解,马上能找到你哪地方对,哪地方不对,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个时候提升的过程非常重要。你看十个、二十个这样的案例,对你来讲是绝好的一次启发、一次教育、一次提升。般舟是走了才知道,不是听过、想过就知道,你现在听的再好、再明白,还不等于明白,只有走完了才真正明白。走完之后,只有分享过、提升过,你才真正的明白,所以分享的过程是非常重要,分享的环节非常重要。所以大家有机会一定来学、来听,如果没机会,你一定想办法,把这次法会的录像资料请到,然后一定要如饥似渴、身怀惭愧的来听这次法会的报告。分享报告也好,讲法报告也好。这次大家非常的幸运,因为这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讲述般舟行法过程当中的重大关口,各大问题,以及操作细节,护法细节等等。那么以后,这些细节全部不讲了。以后要来行法,从这个法会开始,再下一个法会,就变了方式了。这次法会可以说是第一阶段法会的一个总结。以后的法会,就改变程序了。人来之前,必须先看过这次法会的录像,来了以后要考试一样的,那么看你了解没了解。了解之后,那么好,我们会组织专门的忏悔、专门的发愿、专门的交流、专门的答疑,就在这个忏悔、发愿、答疑、提升的过程中,然后会检讨每一个人的发心、发愿。然后会细致的改造每一个人的心地,看你哪个地方发愿发的不对?我们发愿,也发了八小时。这次在春节前,搞八天八夜前,每个人发愿,发完愿以后会讲,你哪个地方心不对,应该如何改造你的心地,这个八小时的发愿,也很难得。忏悔,我们有一次,二十多人集体忏悔,忏了八个小时。你们现在看到的温养仪轨后面的真忏悔,就是演同根据那八个小时的忏悔的内容,归纳总结出来的忏悔文。后来,我们百人七日七夜般舟的时候,又搞了十二个小时的忏悔,忏悔的每个人都痛哭失声,忏悔得每个人不让讲的也要把自己所有的丑事全部抖露出来,真心忏悔。那个忏悔是惊天动地,感天动地,深撼自己的心灵,忏悔的力量非常不可思议。这是讲的将来组织专门的忏悔、发愿,并通过忏悔、发愿来改造你的心地,端正你的发心,然后改进你的心法。这是一块儿。
然后有专门的一个般舟步法训练过程,教你般舟步法,就是专门个别辅导。将来可能十个人一组,十个人一组,十人一组由一个法师来负责,把一合相的步法全部练出来,全部念出来。步法训练完之后,然后再开始超拔、入关、行法,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再温养总结,这样一个仪式过程。以后就变成这种程序了。就是这种大规模的讲课,这个基本上就不搞了。普遍的东西,除非答疑,或者专题提升,专门讲一个专题,这种情况。以后就都是提高班了,就不是普及班了。大家普及好了都来提高,好不好?
这是整个活动系统的安排。在家人行般舟,要怎么样去参考,怎么样去控制饮食、控制睡眠、控制语业,都可以做一个参考。祝愿大家常行般舟,躬行般舟,相续行持,如理如法,心系般舟,做一个真正的般舟行人,做一个般舟大家族的优秀成员,好不好?(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