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22024行法不能持久的原因(步法)

2013-12-12 06:24:00.0

步法不能够持久,行法不能持久的根源有两个:第一个,是你急躁的心。急躁的心,行的时候狂躁、浮躁,紧赶慢赶,然后呢,不合节拍。合节拍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受用。不合节拍别扭不别扭啊?(弟子:别扭。合上会很喜悦。)对,它是乐受。不合上就是什么呢?就是被动地受用,苦受,完成任务的受用,赶功的受用。这是一定要合上节拍。这是讲啊,它这个原点,一个就是你急躁的心。第二个,根源在哪儿呢?你的声音是动力的源泉,声音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牛鼻子在哪儿呢?牛鼻子在声音上。你声音,如果保证不了声音的量,你们有没有体会?念佛,你念出声音,声音一合相的时候,怎么念都不累。那时候声音绝对不小,当然也不大。那时候声音就可以相续,这也是念佛的诀窍。
  如果你声音这个动力开关你把握不住,你绝难持久。这个动力开关,一,一定要是腹式呼吸来念佛;否则的话,你钥匙就不对,开不开。第二,就是你要念出一定的量,没有量达不到经济时速,你就会熄火,熄火就会中断,就是非经济的状态。车子最费车的是什么啊?在城市那个街道里面一会儿停一会儿跑,一会儿停一会儿跑,对吧?跑又跑不不起来,费不费车啊?又费车又费油,是不是啊?真是这样。我以前有一辆车,2.8的,在高速上跑,一百公里最多10公升油。可是你在市区里边跑,跑过来跑过去,跑过来跑过去,最少二十几升油,你不敢相信啊。我说我这油耗只有十个,怎么能跑二十几个呢?就是这样,“噔-噔-噔-噔-”,这样子,一会儿停一会儿跑,一会儿停一会儿跑这样子。所以你们要注意,要想相续,声音的量要出来,“阿(ou)”,一定要至少有这个量。不要“阿弥陀佛”(无力地念),那是个死量。你这个量一定要出来,反正你去找自己那个声音,既不太大,太大了累,作意太重;绝不太小,太小了不能相续。你那个量自己去找去。如果你没有那个,你就完蛋。(弟子:那个量找好了之后,自己会觉得挺大的,其实声音并不大,但是就是一起的,卡着拍子,就是“阿弥陀佛”,有些时候声音太大了反而自己听不到,只要是颠好了,就会很欢喜的。)好,这是一个情况啊。那么接下来,这个声音要保持一定的量。这个量是什么样的量呢?你们记住:如水入口,冷暖自知。我不能给你讲15度的量,也不能给你讲25度的量,也不能给你讲是85度的量,每一个人情况不一样,自己要去掌握。就像你喝了水,问你到底是热还是凉啊?只有你自己知道,对不对?同样80度的水,有的人喝了很烫,有的人觉得不够,不够劲儿,是不是啊?完全两种结果,所以是如水入口,冷暖自知。这个量要掌握住,这个量的根儿在哪儿呢?声音的根儿在哪儿呢?在脚上。脚上怎样找到这个根儿呢?踏的同时喊,以踏带喊就找着了。以踏带喊,腹式呼吸,整个身心共融、共振,就连成一体了。
  步法呢,非常精妙,非常精要,非常奥妙。我们接下来会办一个步法培训班,专门搞一个步法七,就是把这个步法,各种各样的步法,各种各样的奥妙,彻底地训练,让你彻底地过关,欢迎大家参加,好不好?那么,就讲这个步法,是这个法,护法的这个“法”,不是步子的那个“伐”,是步法,这个“法”,法律的法,法则的法。那么,一定要以踏带喊。踏,带出喊来,你这个喊就有了根儿,就有了生命力,它不喊也喊出来了。不喊而喊,那这个喊才能够相续,这个喊才能够受用,这个喊才有瘾头,这个喊才是一合相,这个喊才能忘我,这个喊就都摄了六根,好不好?(好)所以根儿在“踏带喊”这个上面去,而踏的根儿在哪里啊?踏的根儿有两条:第一条,身体一定要提起来,提起来才有力,不提起来没有力。第二,脚不要用劲儿,脚用劲儿用得是蛮劲儿,它身体是不平衡的。不平衡,作意重,你会不能持久,还累。所以踏的根儿在哪儿?你身体要提起来,提起来就有了动力的源泉。“踏—踏—”,是不是啊?不需要另外用劲儿。借力打力,借多少力呢?你只要借助于腹式呼吸,把你的五脏六腑、把你的气脉、把你的身心提起来,就可以了,知道吧?当然,极限的情况是大力踏、用力喊,是这样。就是极限的情况就是:“阿—弥—陀—佛—”。这个很造作、很典型的。那么,其实不需要这样。“阿—弥—陀—佛—”。知道了吧?这就是说,这个量就够了。其实,只要把腹式呼吸……完成腹式呼吸的过程就可以了。是因为我们发现大家缺乏大声念佛的功课,所以让你、提倡你大声念佛。
  其实真正的般舟念佛是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够了,明白了没有?甚至你就这样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我腿都没有动,但是里边在动。甚至你这样,“阿—弥—陀—佛—”。你看不到我身体在动,我的气脉在动,明白了吧?“阿—弥—陀—佛—,阿—弥—陀—”,其实就是肚皮一张一合而已,懂了没有?呼吸一张一合而已。“阿—弥—陀—佛—”看到了吧?它这个声音是丹田音,不是“阿(a)”,我学不来,我不会唱那个,“阿(a)弥陀佛”,是不是啊?那个声音它很薄,很表面。它这个声音很厚,“阿(ou)—弥—陀—佛—”,它很有穿透力,是不是?它很内涵、很内在,很有穿透力。那就是说,第一个,你要把身体提起来,气脉提起来,放下去才有力量,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什么?就是放下去的方式,得“啪”(这样子),就在自由落体落到地下的时候,“啪”,这样子。而这个自由落体的动力的源泉来自于哪里?要提起来的刹那间要有一个蓄势的过程,不是这样(示范:提起来就踏下去),要提起来,“阿(ou)”,是吧?提起来,有一个蓄势。我老讲,就像打拳,你一定要收起来,顿一下再打出去才有力量,你看,这个就没有劲儿,这个用不上劲儿,懂了吧?你们缺的都是这个蓄势的过程,这就讲,这个根儿在这儿。如果你能把这个基本功学会了,你只要意识稍微强化一下,心力稍微强那么一丁点儿,你什么关都没有,你就可以三天四夜如弹指间,好不好啊?(好)
  师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