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1902《贤护经》学讲记-第7讲小结
2013-10-17 06:02:00.0
这个经叫《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那怎样思惟呢?就是思惟我们平常讲的,我们今天把这个主题概括归纳一下。越学这部经典,越觉得这部经典甚深微妙,越感到我们自己所知甚浅、所证甚少,非常惶恐。我们共同学习提高,我把以前思惟的一些事儿给大家归纳一下。
第一思惟,我们思惟上修啊,第一思惟,要知道此部经典,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般舟圣众悉在前立,与所有的经典不同。也就是说,以往所有修行方法当中,独此修行方法,有几乎可以说是一切护法的护持。一切护法的、一切形式的、一切程度的、一切微妙的、一切究竟的护法。所以般舟确实是护法成就。你们看得到的是跟前这几个护法,没日没夜没时盯着你的嘴巴,盯着你的腿儿。只要你不喊不念,他就叫,声音小了他也叫,你看到的是最前。其实来讲呢,这是悉在前立的一个代表。那么可惜呢,我们现在护法的培训还不普及,护法的人员还不充分,护法的技能还不娴熟。那么护法如果娴熟的话,就真能体会般舟圣众悉在前立的意思啦。以后护法专门穿护法服,专门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你真正感受到“悉在前立、皆共拥护”的味道。我们以后的闭关中心,将会实现这样的情景。这个闭关中心将非常造就、成就人。确立般舟圣众之相,明了般舟圣众加持之力,及由此产生的般舟三昧的功德力,同时特别强调我们的本功德力,这个如理的思惟非常重要。这个思惟思惟通了,思惟透了,就没有我相了。它站的高度啊,就是心地的高度,就是和般舟圣众直接融合,直接交流,直接融会贯通。这个思惟非常重要,很多人不具足这个思惟,所以这是第一思惟。以前我们详细讲过般舟圣众的加持过程、加持方式、加持程度、加持的范围、加持的方法。这是第一思惟,这是正思惟。
第二思惟,从《水知道答案》这本书说起,知道一个念力对水的加持过程、能量过程。由此知道,我们所有信众对阿弥陀佛的加持过程。阿弥陀佛怎样集聚无量光、无量寿、无量能。我们对阿弥陀佛有一个直观的、现实的了解。那么由此知道,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反作用力是如何的强大、如何的光明、如何的无碍、如何的无私、如何的没有保留等等。那么我们对阿弥陀佛当下这一念这个如理的思惟,能够让我们安住,这是第二思惟。
第三思惟,是对我们这个行持方法,包括呼吸方法的这样一个思惟,尤其是这个具体的呼吸方法的思惟。这个呼吸方法的改进,让我们无论是念佛、念供养偈等等等等,都能够有一个从容不迫的心,都能有一个不慌不忙的心。这个即呼即吸的方式非常重要,只有呼吸从容不迫,心才能从容不迫。我们很多人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大家要特别改进一下,中午唱供养偈的时候,不能着急,这个一定是这样,不能这样(师父示范),速度太快了啊!“供养清净法身”,这快了!“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你看啊,这个即呼即吸,“十方(师父示范)”,你们都等得时间不够,要有个等得够的时间,换气要换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师父示范慢唱)”,它这个念得非常的从容不迫,然后每一个字唱充分,每一个字在唱出之前呼吸充分。“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都要唱充分,等的时间一定要等够。等不够变成“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师父示范快唱)”就必然是这样。赶呢,往前赶呢,像鼓点一样赶得人不舒服。“大悲观世音菩萨”,这样啊!“诸尊菩萨摩诃萨”,还是快,还是偏快。一定要等够,等够了这个心才不慌。你等得不够,你们都不肯换气,老是要憋着气唱,憋着气唱一定往前抢。要培养一个从容不迫的心。这个呼吸方式的革命非常重要,行走方式的革命也非常重要。行走方式的革命才能够实现身体的、身心的共融。身心的共融,身体的共振,然后才能实现六根的都摄,净念的相继,才能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这个经行方式的革命,要抬起来,踏下去,外动、内动、脉动这个整体关系要搞清楚,这是一个思惟。那么,每次念佛的时候一定不能着急,着急了以后就是一个强烈的作意的心。强烈作意的心不能持久,会非常疲惫,既耗气又耗心神,这是讲的具体念佛方法的革命。
具体心法的革命,就是说放下不管,是最懒的办法。什么脑筋都不用动,不要管,放下就是。为什么可以放下不管呢?不怕,至诚接受,这四个至诚的心法非常重要。再其次呢,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说行持般舟之人,都有什么样的福德根源呢?是因为曾于百千万亿佛所种过善根。百千万亿佛所种过善根,所以说这是我们讲的空间观。我们种了那么多的善根,才来到了般舟三昧的门前,一方面说明我们善根深厚,另一方面说明我们闻到般舟三昧是多么的不容易。来到般舟三昧的跟前之后,这次我们又赶上这个般舟之风刚刚兴起的时候,那么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时点当中,也共振了。你一定要发大心,一定在这一生成就,一定要在这一生证得般舟三昧,一定把它圆满完成,绝不错过,绝不后悔,绝不等待,好不好啊?(大众:好!掌声)那么,我这是反过来讲啊,那告诉你啊,如果你错过了,会怎么样?后悔一辈子?你要再经历百千万亿佛所种过善根,转了一圈回来,又没赶上般舟之风,再来一圈,你转到多少圈能赶到般舟之风兴起啊?你说难不难啊?(大众:难。)那这是百千万亿劫的事儿,可不是一辈子后悔,百千万亿劫后悔。所以你懂得这一点,如理思惟之后啊,你就拼死拼活啥都不要,把自己扒光了,也得把般舟三昧证得,那么这个如理的思惟非常的重要。
再其次呢,我们讲过说这个时间,刚才讲的是空间,我们现在再讲时间。你想想看啊,上品下生要修五千万年才能证初地菩萨,要照此计算,十二地菩萨要修六亿年,六亿年意味着什么?我们刚才讲了一次顶多少?你修行一次至少顶十万年,修行一天一夜顶十万年的功德。那你说我修行一天就顶十万年,这三天四夜我起码顶三、四十万年的功德,挺美的,慢慢来,我时间多着哩,你就缺了一个积功累德心。你要积功百千万亿年的功德来成就般舟三昧,好不好啊?(大众:好!掌声)不要说我搞上几十万年的功德就想成就般舟三昧,那不行的。你看上品下生人家都要修五千万年,才弄个欢喜地菩萨,是不是?你怎么也得弄个百千万亿年功德积累才能成就般舟三昧哪。般舟三昧一成就,超越上品上生啊,现生见佛当生成就,所以说我们要有一个积功累德的心,不能马马虎虎,就像自己的功课表一样,要把它逐渐填满,不要含糊,好不好?那么这个如理思惟,你的时间观,第一,我这修一天顶这么长时间。第二,我要积累百千万亿年的功德来成就般舟三昧,绝不能含糊,绝不能含含糊糊,马马虎虎,这个思惟也非常的重要。
这是我们讲的主要的几点。当然还可以有很多很多具体的思惟,尤其是我们要修广大空寂思惟,要知道五欲六尘、娑婆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对我们的成就都是空的,都是空无所有,所以我们要修空寂广大思惟,要这样去思惟它等等等等。这是针对我们的现状,尤其是我们还要思惟到般舟三昧能灭无量的业障,能救拔一切的冤亲债主、父母师长、六亲眷属、野鬼孤魂、堕胎婴灵、一切附体众生、陆海空一切受难众生、一切过往六道群灵、一切有缘求度众生,我们要思惟到这一点。思惟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就知道我们有一个法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知道我们不为自己而活,不为自己而念,我们为和谐法界、和谐虚空,为彻底救拔那些冤亲债主等等有关的求度众生。你们思惟一下,这个世界冤亲债主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堕胎婴灵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野鬼孤魂还有一切附体众生的力量是多么的直接、多么的强大!一切有缘求度众生多么的可怜!而我们好好行持般舟三昧三天四夜之功德就能救拔那么多的有情众生,你们说好不好啊?(大众:好!鼓掌)你作此思惟、作此观照的时候,你就有了信心,你心地的高度就有了。这个心地的高度让我们能够战胜一切、超越一切,而且让我们欢喜踊跃。一个人为大众和为自己所爆发的动力一样不一样?(大众:不一样。)差别太大了,是不是?差别太大了,真是差别太大了,这也是一个如理的一个思惟。再者说,还有很多种种啊,那么这是讲的思惟诸佛现前三昧,这是讲的思惟。
怎样的思惟最好呢?念佛的思惟最好。念佛是不是思惟啊?念佛这个思惟是最好。思惟诸佛现前,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一切诸佛,阿弥陀佛为代表人物,阿弥陀佛为第一。思惟阿弥陀佛,因为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所以我们思惟阿弥陀佛也得一切诸佛之赞叹,所以思惟阿弥陀佛是最好。那么怎么样思惟阿弥陀佛最好啊?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念念都在念阿弥陀佛,而且能做到一日一夜、七日七夜相续不断,这是最好的思惟,这是最好的念想,这是最好的忆念,这是最好的相续,这是最好的加持,这是最圆满的功德,所以这是最好的思惟。
思惟诸佛现前三昧又称定意三昧。“定”是禅定的定。“意”,意念的意。定意三昧就定一个意念,定一个意念,这是定意法。普遍的感觉,大家的定性不足。好多人,你比如问这些问题,很小,很小很小。你好不容易逮住机会问师父一个问题,也不问个大一点的,这个都是没有定性。但是有些人就不错,凡是熟悉师父法的人,他到后来都会有答案,不用问师父就知道答案。你们很多人其实都有这个境界,都有这个水平,但是还是要问一问,过把瘾。定意法,只要你定了念了、定了意了,很多问题就看清楚了。而定意法关键一条是不慌不忙,不慌不忙这一条最终的根在哪儿呢?在你呼吸的时候,转呼吸的这一点地方要不慌不忙。我们讲每一念,有三个组成部分,呼出去、吸进来、不呼不吸这三个过程。“阿-弥-陀-佛-”,你看我们这个唱法呢、念法呢它中间是断的,说好听的就像围棋一样,围棋中间是有眼儿的,不是没有眼儿的,没有眼儿都是死棋,是不是?有眼儿才是活棋。你们养成习惯永远不抢节拍,就能培养定,心就不慌不忙,所以这个从呼吸的方法开始。为什么我们听很多佛号,听的就咋呼呢?什么原因呢?就是他不换气。他老是贪污,他把这个不呼不吸的过程贪污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抢什么呢?都是老喜欢抢,抢了就没有定。抢是一个急躁心,抢是心没有节拍、没有节奏的体现。“阿—弥—陀—佛—”,你看尤其这个“弥—陀-”,这个“弥—陀-”。你看,凡是我空的地方就是不呼不吸的过程。要把不呼不吸的过程露出来,其实禅定里面讲一个安那般那息,这个息就是不呼不吸的过程。这个不呼不吸才能长能量,才能长功夫,才能见性,所以这个不呼不吸非常重要啊。
这是整个我们讲思惟,这样一些思惟。这样一些思惟有利于改进我们,尤其是思惟我刚才讲的,破相,看相背后的东西。你比如关于我们大家,关于我们很多人想出家,很多人就出家和照顾家的关系,我们就老讲以般舟三昧功德力来照顾你的家,还是以端茶送水、问寒问暖来照顾你的家,这个有个根本的不同。如果你能想得清这一点,你就能安心,就能定心,就能得甚深三昧。我们有些法师这个问题处理得非常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我们主要是讲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讲一百二十二项功德,让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般舟三昧的殊胜的、深入的、微细的、深刻的、各种各样的功德,拓展我们的心胸、广延我们的时空,提高我们的心地,这是其一。其二,讲了般舟三昧的总则,讲了“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也讲了这里面一个比喻,怎么样“系意勤求,无时暂废”,怎么样“积念熏修,久观明利”等等,讲了很多。因为再讲下去大家脑子都木了,所以今天就不讲了,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