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81533音声训练之清除音声的挂碍相 节奏念佛 大声 小声 哼声 默声念佛训练
2014-11-28 01:33:00.0
好,特别有感慨啊,跟大家交流一下。那么当我们全部身心系在这句佛号的时候,心里只有这句佛号的时候,其实来讲的话,我们要解决的难题也并不难。你会念佛吧?没有说不会,是不是啊?你会一合相念佛吗?会不会呀?真会吧?真的会。就是啊,你不觉悟他就不会,你觉悟了他就会,是不是啊?
一合相念佛是什么呢?我就问你啊,你会打哈欠吧?“啊—呼—(示:打哈欠)”这是什么气呀?丹田气。你会用丹田气,人人都会,是不是啊?“呼—”,这股气就是。“阿”,你把它主动地运用一下。“阿-阿-……”,来调试一下,你把自己当作一个琴,每天找个机会来调琴,调一调,好不好?其实你只要用这个,你会打哈欠,“哈—”,会咳嗽吧,咳嗽,“咳—”,这就是丹田音,就是丹田气,是不是啊?然后你用这个气,“阿”,是不是,“阿-阿-阿-阿-”两者就都有了,这气就会用了,是不是啊?然后你学会用身体来唱,用身体来念,这佛就念出来了,就都摄六根了。
还有,你会用劲吧?会。那个劲怎样叫不大不小呢?会不会呀?不敢吭声。会不会呀?(众:会)对,这有什么难的,是不是?用劲一定要用那个不大不小的劲才解决问题。你们会抓痒痒吧?没有不会抓痒痒的吧?抓痒痒第一要抓到地方,第二这个劲要不大不小,太大了也不对劲儿,太小了也不过瘾,是不是啊?那抓痒痒谁不会呀?哎,你把那个抓痒痒的劲拿出来,把丹田气拿出来,念佛吧,“阿弥陀佛”,就会念了,很简单,是不是啊?你要自己去找这个念佛的方法,现在我给你讲的一切方便就是把你这个丹田气,把你这个一合相念佛给你勾出来。其实这个不是我教给你的,这是原本你就会。会不会呀?会哭鼻子吧?哭鼻子也是丹田气,“嗯-嗯-嗯-嗯-”都是丹田气呀,是不是啊?所以这个不同用气的方法你本来都会,不用别人教你,这个其实都会的。
其实如果我要做最简单的,什么音声训练,这个训练那个训练,最终你就是自然而然地、自在地、全部身心地、一合相地念佛,一心念佛,是不是啊?就训练出个这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刚才讲,你能破掉一切境界相以后,至少理上破掉一切境界之相,不以境界之相为相,爱咋地咋地,好坏不选,美丑不选,碰上什么都能安住,是不是啊?一个安住的人、一心念佛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最自在的人,是不是啊?就这样念就行了。所以简单来讲,就是这样训练。但是我们受这个五欲六尘的限制太多了,习性太重了,所以我们不念佛成了习惯,念佛成了不习惯了。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不念佛的习惯逐个地剥离,我们来进行一项各种音声的训练。
我今天给大家系统讲一下音声训练的问题。说到这儿,我就感慨啊,什么叫业障?自己超越不了感受就是业障。刘丽红,就是圆润啊,前两天来这儿,让我给横了一顿,这也没有用,非得走。我说最关键你老说不教你,你现在在这儿,“师父,你不公平,你不教我。”我说马上进行音声培训,三天,你不听,到时候又怪我不教你,是不是啊?“哎呀,不行,我得看女儿,我想女儿想得不行了。”我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女儿希望你在这儿念佛,还是希望你去看她?希望你在念佛,你爸爸妈妈希望你在这儿念佛,都不让你操心啊,是不是?终究还是跑了。所以非常感慨,这叫业障,就业障啊。前两天,“师父,你明明知道我这个脚走得不对,一直故意不告诉我,害得我走了这么久。”这个心啊,哇,怎么有这么恶毒的心?这就是说残疾人的心,跟你想的不一样。那我说现在赶紧教你啊,别到时候喊的、唱的又不对,又说师父不教你,不听,跑了。好,我现在讲啊,不能被感受所欺骗哪。她就这样,“师父啊,你要叫大家都哄着我啊,你也要哄着我,我开心就能坚持下来,我不开心我就要跑的。”这个没办法,这人要自己坚强啊,就一定能成就,人要不坚强啊,很麻烦。
那么音声,我们进行音声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我要达到几个目标。音声培训,我们讲啊,阿弥陀佛的左边是谁啊?观世音——观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音法门、耳根圆通法门,听这个声音。声音是耳根,那么用这个声音来做佛事。《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讲圆通法门,最重要的两个:一是耳根法门,一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章,念佛。那么这个音声是佛事,要把这个音声这件佛事给它演绎好,所以我们要进行音声训练。那么音声训练,我们就是最终回归我们自然的本体,让我们知道怎么把我们那个自然的、一合相的那个声音念出来。
你们看看小孩子有没有一个特点?小孩子终日嚎叫,嚎呀,小孩子哭啊,他可以哭一天一夜,嗓子不带哑的,是不是?知道吧?那个小孩子哭起来全是丹田气,全是全身运动。我那天在飞机上看一个小孩子抱着他娘哭,我就看那个,“嗯—嗯—嗯……”,小腿、大腿都在踢,哭,哎呀,我说标准的丹田气、丹田音。后来他这妈妈有办法,她说叫他逗奶嘴,拿个奶嘴瓶子,还不是瓶子,就一个奶嘴,往嘴巴里一扔,他就嘴巴咬住,这腿也不动了,手也不动了,就变成这样(示:美的不行),哇,足足搞了有五分钟。我知道这里边没东西嘛,我就核对一下,我就问他妈妈,这是个什么东西啊?他妈妈说这叫逗奶嘴。我说只是个奶嘴子,啥也没有吗?“就是个奶嘴子,啥也没有。”都是自我安慰,明白了没有?哎哟,这孩子呀,就是吸个奶嘴子。
你本来都会的,精彩,很精彩,而且你本来可以整日去唱,嗓子不哑不累,是不是啊?只不过就是恢复你本来的面目而已呀。为什么你恢复不了啊?你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啊?受世间污染了。受世间什么污染了呢?我问你啊,小孩子哭的时候,用不用想高音低音、长音短音、此音彼音啊?什么都没有想,他音声是没有挂碍的,对不对?你们音声有没有挂碍啊?(众:有)“阿弥陀发、阿弥洛赃、阿弥有佛”。哎哟,我发现这个花样多的,我一听大家喊的,在这儿花样真多,一会儿“阿弥有佛”,一会儿“阿弥陀赃”,一会儿“阿弥落发”,我还没听出有啥,因为我这个辨别能力比较差,我不辨别了,就听见有人拼命在念“阿弥有发”,哎哟,因为实在是这个真会编哪。那天,我听那个谁啊,他说师父,我听了一天一夜,我终于听明白您唱的是什么佛号了。把这个词编的一溜一溜,使招编成一溜。这就是说什么呢?音声有挂碍相,知道吧?音声有挂碍的相,你老在担心啊,别人在唱啥,老在担心啊,自己唱的是啥,自己唱的对还是不对,自己唱高了,唱低了,唱大了,唱小了,唱轻了,唱重了。我们统称为音声的挂碍相。
那么音声的挂碍相怎样消除呢?要通过打开心量来消除,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所有传统念佛方法不能深入的原因。其实,我说一句白话你就明白了,阿弥陀佛会不会跟你计较他叫啥?会吗?那你念“阿弥陀佛-a mi tuo fo”,念“阿弥陀佛-ou mi duo huo”,“阿弥陀佛-ou mi tuo fo”,或者念成别的什么样子,阿弥陀佛有意见没有啊?(众:没意见)对,这个说得好,鼓掌,没意见。所以以往你们念佛的时候要求音声一致,要求音要准,调要准,吐字要清楚,听得要清楚,我们这一概不要求,你爱念啥念啥。因为你可能是四川人,也可能是内蒙人,也可能是广东人,念的本来就不一样,对不对?都要求他统一念,可能吗?不可能的,是不是啊?其实你念“阿弥陀佛-ou mi tuo fo”,念“阿弥陀佛-a mi tuo fo”是一样的。叫爸,叫老爸,叫爹,叫老爹,是一个人,叫的不是俩人,对不对?反正老爹听了都欢喜,是不是啊?他都不会介意的。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怎么会介意这个音声呢?你为什么要挂碍它呢?你要大气一点,你念佛,阿弥陀佛就知道了,你是念给阿弥陀佛听的,不是念给别人听的,也不是念给自己听的,你念什么他都能明白,你念什么他都能理解,你念什么他都能欢喜,这个境界好不好啊?
所以第一,你要把音声解放出来,不要管念的啥,当然也要管啊,既管又不管,既不管也管。你习惯念“阿弥陀佛-a mi tuo fo”的,你就念“阿弥陀佛”。你习惯念“阿弥陀佛-ou mi tuo fo”的,就念“阿弥陀佛”。你习惯念“阿弥陀佛-ou mi duo huo”,就念“阿弥陀佛”。你想把这三个同时念,想念啥念啥的,也可以,没有关系,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计较,所以你也不用挂碍。
那么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没有必要去听别人念什么呢?(众:没必要)没必要。但是很多人会去听,“你们这儿干啥呢?你们在念啥啊?我怎么听不懂啊?”这是绝对的错误。我只知道别人在念佛,我不知道别人在念啥,别人念一切都是在念佛。因为念佛对你才重要,才有意义,不念佛不重要,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讲,要解除对别人音声相的困惑,别人爱念啥念啥,你爱念啥念啥,你当下想念啥就念啥。当下“阿-a”出来了,你就念“阿弥陀佛-a mi tuo fo”。“阿-ou”出来了,你就念“阿弥陀佛-ou mi tuo fo”。当下你想念“阿弥陀佛-ou mi duo huo”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ou mi tuo fo”就“阿弥陀佛”,没有关系。
这样就破除了对音声相的困扰,也不用管念得清楚不清楚,也不用管听得明白不明白。最最重要的是,这念的是不是一合相。念的是不是一合相,也不是一合相。其实我告诉你,你走路都是一合相,你平常是不是一合相?你坐着、站着都是一合相,你说一合相本来都会的,所以你就从这个音声的分别相解脱出来,不用担心自己念对了还是念错了,不用担心别人在念什么。
但是这里边不是绝对的“空”,是一个绝对的“有”。你关心什么?关心别人的节点在哪里,共振点在哪里,知道吧?只要共振点找对了,你就100分了,简单不简单?哎,那节奏会听吧,是不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哎,你把这个节点找着了,在节点的地方共振,这个节点处啊,这是绝对的。但是也给大家一个绝对的自由:这个节点处,人家想咋唱是人家的事,你想咋唱是你的事,知道吧?那你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100分是什么?“阿弥陀佛”,会不会?就“即字诀”嘛,“阿弥陀佛”,是不是啊?就找节点。所以这样你能合得上任何的声音,你只要找着节点以后,它非常好。
那么首先一个我们讲啊,训练你不要挂碍音声。好,这题目就多了啊。今天晚上给你们训练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什么呢?你不要听别人唱什么声音,别人都在唱阿弥陀佛,你找的就是这个节点,你合的就是这个节点,你只要把这个点儿踩对了,只要把声音发出来了,就100分,就踩着“阿弥陀佛”,你去体会,这一个晚上节点全部共振,全部踩着点的这种感受,这个非常关键啊,这是说第一课。这个般舟啊,你能不能长期打下去,能不能共振,就在这儿,就在这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在劲大,知道吧?不在长短,就在共振,就在节点的共振,你就找节点共振的念佛方法。
这个节点共振的念佛方法呢,第一,你在现场去训练。第二个训练方法,我告诉你最极端的一个训练方法:很多人喜欢听歌,喜欢听音乐,喜欢吧?你整个上午,整个下午,你拿一个音乐的光盘,或者唱歌的,收个音乐台,你就把里边……就听这个节点,把每一个节点都想成“阿弥陀佛”,你或者听那个笛子的声音,或者听那个小号的声音,或者听那个大提琴的声音,或者听那个小提琴的声音,或者听二胡的声音,反正总而言之,哪个声音最强,哪个声音节奏感最强,你就听哪个声音,这叫节奏念佛。如果你听会节奏念佛以后啊,那个节奏是你找的,那个念佛是你自己念的,知道吧?节奏找着了以后,你就把念佛填进去了,就完美的结合,这个时候你就受用了,任何节奏都是“阿弥陀佛”。这个时候,第三,你开始去念啊,你走在马路上,你能听到所有的节奏,所有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你走到树林里,你能听到所有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你走到菜市场,能听到所有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你走到商店里去购物,你听到所有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这耳朵听不到别的东西了,只能听到“阿弥陀佛”了,你想想看啊,舒服不舒服?那天你们还记着吗?那个圆离老菩萨:“师父说了,到菜市场,我就跑菜市场去听念佛了,听所有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实际上来讲,你在这只要念满一天一夜的佛,你回去走,走在路上,满世界都是“阿弥陀佛”,没有别的声音。所以它这个般舟念佛证得功夫成片、自性念佛是非常快的,非常非常快的。那么这是节奏训练,那么你去训练,这个节奏训练非常重要。
你可以把你喜欢的节奏啊,都给它训练成阿弥陀佛,而且这个训练成“阿弥陀佛”以后啊,因为我们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你要用情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吧,他特别投入,你要没有情绪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特别孤独,是不是啊?好,针对这个特点你就训练,训练自己用这个调来念佛。比如说有几个调子不错的啊,《学习雷锋》或者《打靶归来》,这些歌,它是一个进行曲的特征。还有休闲小调,它能够比较好的破昏沉。还有一种比较容易能够念进去的,一个是《大悲十二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大悲十二音》,它能把一个音演化成十二个音,还有一个旋律,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有问有答,有轻有重,有大有小,它非常来劲儿。这个能够把你的感情注进去,能够让这个佛号更好地相续。还有一个值得念的,最值得一念的是哪个?就是《五音念佛》。五音念佛啊,会吧?谁起个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五音念佛》它有一种情感在里边,它也特别容易延续。
还有一个?《小小竹排》非常棒。这个《小小竹排》,它就像一个般若之舟一样,划船的感觉特别明显。其实来讲的话,念佛念到最后,就是划船的感觉,为什么叫般舟啊?就是呼吸之舞、呼吸之舟,一呼一吸,最后念来念去就是一呼一吸,就是你看,“阿弥陀佛……”。它这个感情非常的饱满,它那个气运得特别的好,然后这个旋律感也特别的强,而且,尤其是你把这个呼吸之舞变成这个上下的舞蹈,不是前后,因为你念佛要习惯于身体拔起来念,“阿弥陀佛”。人呢,最懒做的一件事就是提起来,其实最省劲的就是提起来,提习惯了,提起来根本不费劲,知道吧?所以只要你肯提起来、放下,把节奏掌握好,破昏沉是最佳的方法,清除负面能量是最佳的方法,都摄六根最佳的方法,是发挥潜力最好的方法。男众啊,你们就很多不愿意提起来,尤其不愿意提起来,懒。所以这个提起来非常重要。而这个《小小竹排》呢,它是个提起来的一个舞蹈,“阿弥陀佛……”,我心飞翔,它这个上下啊,往生极乐世界是往上走的啊,不是往前跑啊,知道吧?所以这个往生,这个也可以叫往生之舞、安养之舞。它这个唱得特别安静,你想你在大海上航行,你们有没有发现?因为四周是无边无际全是海,哪也看不见,是不是啊?看见了也是跟没看见一样,没看见跟看见一样,是不是啊?所以那时候人心特别静,就像那个水“哗-哗-哗-哗-”,是不是啊?简单的重复就是一个呼吸的动作,所以就是这个“阿弥”,这个就是《小小竹排》。
还有一个歌,特别容易引发出离心的,《流浪歌》,会唱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唱得特别悠哉,因为找到妈妈的感觉、思念妈妈的感觉,变成找到阿弥陀佛的感觉、思念妈妈的感觉,把人世间的这种感觉和阿弥陀佛的那种期待完全地融为一体,那唱得会流泪的。我开始的时候唱节拍,从来这个节拍找不见拍,我没有乐感,就唱这个《流浪歌》,我一听感动得不行,就找见乐感了。那想想,“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是太那个了啊,它那个特别容易调动人的情绪,然后你再把这个和你在六道轮回的流浪,你看你没有一个家,没有一个妈,找不见一个妈,哎呀,多凄惨哪,激发你的出离心,太好了啊,所以这个《流浪歌》是非常好。那个演子菩萨陪着我开车,那天一天我开了十一个小时,唱了十一个小时这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这样。这个你们可以回头自己练一练,这个你们假如困了以后啊,很简单,告诉你们个杀手锏,一换这个歌,保证都不困了,都想妈了,都想阿弥陀佛了。
这是讲节奏训练。我们就讲,首先讲解放我们的音声的相。解放音声的相,怎么解放呢?你得抓住一个东西,抓个什么东西呢?抓这个,就抓这个节奏、节点共振的相。这个节点共振的相抓住了,就把这个音声念佛、节奏念佛抓住了,就抓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怎么抓?今天晚上你们好好抓一抓,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会,好不好?这个不学也会,有什么难的?是不是啊?就踩个点嘛,是不是啊?问题在于我们都不用心、不认真、不细致,知道吧?不相续、不认真、不细致、不用功、不相续。其实,真正用心了以后,这个不难的。踩上节奏,哎呀,这个念佛,要是大众都踩上节奏,那念佛感觉太好了,太好了。
好,第一步,我们解放音声。你现在等于音声的分别相你解脱了,还有两样你没解脱,大声念佛。所以第二步训练,训练什么呢?大声念佛。其实关于大声念佛,我们的知见是错的——你们认为我已经够大声了,我有好大声了,其实你远远没着边。为啥呢?我开句玩笑话,你大声过没有?你大声过没有?何为大声啊?你们发现圆易,圆易菩萨每天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每天都这样子,我没时间跟他说啊,我看到了,这个是加拿大人,非常认真。他这个是什么呢,把这个有形的劲用得太足了,“阿”,你看他,你们去观察。你看他这个肩膀抬得太高了,“阿-弥-”,这就是有形的劲用得太足了。把这个无形的劲用起来,“阿弥陀佛”,就够了,知道吧?不需要“阿弥陀佛”,看到了吧?他是这个上面的劲用得过了一点。刚才我讲大声念佛,我为什么讲圆易呢?圆易做到大声念佛了。你看,这个12小时通宵,或者24小时念佛,他从来没有停过,从来声音没小过,他可以高音念佛一口气念4个小时、6个小时、8个小时、12个小时他都能念,那叫你会大声念佛,叫大声解放了。善界,你得好好练练大声念佛,你这个声音没大过,大不到极致,你的潜力就发挥不出来,心量就拓展不了,你的劲也发挥不出来。
声音是佛事,声音靠呼吸来引领,声音之舞也是呼吸之舞。呼吸是一个,带动的是声音,风过铃响,铃不得不响,不是铃自己响。那这是个呼吸之舞,般舟就是呼吸之舞。这个呼吸之舞能够长(chang),能够深,能够长(zhang),能够细,能够操作自如,能够从容不迫,这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生命的根本,这是呼吸之舞。那么就是讲这个什么呢?而这个呼吸之舞,这声音要首先能大,所以我在开始推荐念佛的时候,都叫大声念佛。何为大声念佛啊?演强做得不错,演强训练你们这四个小时大声念佛,“每个人给我喊,嗓子给我喊哑了!”那个小孩子23岁,他可是脾气可不小,谁喊得慢了,谁喊得哑(小)了,他就踹人哪,踹一脚,“喊,喊起来!”声音要大。你不喊过劲,你不知道什么叫大;你不喊过劲,你不豁出去,你不知道你有多大劲,知道吧?我告诉你,你的潜力,你可以喊,至少高音喊4个小时不累,你相信不?好多人不相信啊,你要做到,要做到。今天晚上念佛的时候,你们就使劲喊,首先踩准节奏,其次使劲喊,别怕嗓子喊哑。哎呀,喊哑了,我告诉你啊,有好处。有什么好处啊?你不怕哑,这个潜力才能发挥出来,你老是留着个后手,那就老是没电。你不怕哑,死命喊。
我告诉你啊,真正能练出丹田气的,有几种情形,其中最难得的一种情形是什么呢?嗓子喊哑了,必须用丹田气才能喊出声音来。这个不用丹田气是可以发声音的,但是如果嗓子哑了,就靠丹田气才能喊出声音来。所以以前我师父教人怎么教呢?你想练丹田气?没那么容易。他说也很简单,把自己嗓子喊哑了,喊出血,吐血,你能吐一脸盆血,你的丹田气就练出来了。要把这个嗓子喊哑,喊得哑到吐血,吐血的时候还在喊,这个时候喊出的气就是丹田气,这时候增长的就是丹田气,这时候成长的就是丹田气,这时候训练的就是丹田气。这个时候才能够对丹田气,完全纯粹的丹田气,然后对丹田气所在的位置,对丹田气的调控,对丹田气的掌握才能达到极致,这没有错的。但是,这个想想,也痛苦啊,你把嗓子喊哑哑的,还喊出血。这是讲的你这个心地的极致,要能承受到这个程度,别讲,“哎呀,我没劲了,我嗓子哑了,我喊不出了。”是告诉你,没有任何条件你不喊,哑了你也接着喊,喊出血来也接着喊,喊死了也接着喊,叫你心地无漏,知道吧?这能训练丹田气。
其实我告诉你,最好的一个训练丹田气的方式是什么?用鼻子来哼。最简单了,鼻子来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鼻子哼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啊,蓄势要充分,要把这个气……你们要学会从容不迫,这就是说一个心态的训练是极其重要、极其关键。我希望我们的诸位教练员能把这个心态的训练,训练到位,因为实在是我没有时间来展开这些具体的训练了,你要把它落实到位。这个心态无论任何时候要做到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从容不迫、如如不动。你看,“阿-弥-陀-佛-”,看到没有?你要把气吸足了再喊下一声,不要“阿弥陀佛”,这要把人憋死,是不是啊?你把气喘匀了再来下一个,喘匀了再来下一个。“阿-弥-陀-佛-”,是不是啊?你要喘匀了再来。你不用这个,“阿—”也可以,不用“阿——”不用这么长,就这个节点共振就可以了,“阿弥陀佛”。
但是这个鼻子里哼音啊,这个音,有点让你好像有一点点不对,怎么就对了呢?你把这个鼻子气,因为你找不到丹田气啊,就是说宁可矫枉过正啊,也要让你把丹田气用出来啊,虽然这个不是运用丹田气的正确的方法,但确实是充分调动利用丹田气的一个简单的方法。“阿弥陀佛”,哎,是不是啊?就是有一股不自在的劲。那么我告诉你,接下来很简单,你把这个哼鼻子和嘴巴轻轻张开结合起来,你不用刻意闭着嘴巴,你也不用刻意嘴巴里出气不出气,你用鼻子来调动这个气,嘴巴轻轻地张开,“阿弥陀佛”,就这样,你这样。但是你心里边,你看你鼻子哼气的时候,你拼了命哼大气,大力气是不是啊?“阿弥陀佛”。你把这个大的要求给它去掉,哼出来就可以,“阿弥陀佛”。简单吧,就不累了嘛。
你们训练的时候就这样,先训练一个小时鼻子哼,“阿弥陀佛”。训练完了以后,你找着这个气感了,再训练一个小时把这个鼻子哼的劲啊憋大了,用八成力、七成力,变成“阿弥陀佛”,训练一个小时,这是第二步。第三步,你再训练不用八成劲,用五成劲,“阿弥陀佛”。第三步,用五成劲。第四步,你用三成劲。自己给自己知道就行了,用内劲,“阿弥陀佛”,看见了吧,三成劲就可以完成了,知道吧?但是,你要先找着那个感觉,然后慢慢慢慢降下来。好,第四步用三成劲。第五步,嘴巴打开。不用管你的气从鼻子冒还是嘴巴冒,还是用那个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不是啊?实际上这个气,没有必要经过鼻子,知道吧?经过嘴巴就可以了,懂不懂?但是你找不到那个气的感觉,用鼻子来蹦,鼻子就像一个抽水泵一样,抽气泵一样,把它蹦出来,“嗯”,起这个作用。你找着这个感觉就不用它蹦了,你就张着嘴巴就行了,省劲儿了,“阿,阿”是不是啊?你要不张嘴巴就变成“嗯”,张嘴巴就“阿”,是不是?张着嘴巴就省劲嘛。
好,那么通过这样,你们既能找到大劲,也能落实小劲,也能找到小劲。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现在体会一下,用百分之百的力气来哼“阿弥陀佛”。然后呢,再辅助一下啊,你这个手啊,胳膊轻轻地夹一下,你想象这个肚子就像个气球一样,把这个气挤出来,“阿弥陀佛”。加力了没有?加力了,找着气了。好,冒汗了没有?好,再来啊,现在用三成力气。自己知道,“阿弥陀佛”,用自己的心里来感受,找到心灵的共振,“阿弥陀佛”。你用意念把那个皮球夹起来,加把劲,轻轻地加一点点,加一点点加速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感觉好不好啊?你仔细听一下,大众用三分力气共同和合,配合的声音好听不好听啊?不是非得大声音才好听,不是大声音才和合,小声音同样可以体会大受用、大境界、大振动,共振,内在的共振,所以这个小的声音也非常的重要。
那所以这些东西呢,首先需要至少用4个小时的时间来训练你对大声的感受,其次至少需要用4个小时的时间来训练你对低声音的感受。为什么刚才让大家低声音让大家体会一下?因为大家呢,平时低声音共振的体会没有。现在大家在低频低声共振的过程当中体会心灵的这股不小的受用,思想就会产生革命,“噢,原来小声念佛也可以念的,原来也可以念得这么漂亮,这么动听,这么感人哪!”是不是啊?(众:是)所以这样的话呢,你心就有数了,念佛小点声就小声,小声念就小声念,谁怕谁?你还以为我不会念,我也会,是不是啊?这小声念佛也可以了。
那么接下来再讲,第三个4小时训练什么呢?训练大声念佛。把这个声音拖长,然后把这个力气啊,打到这个毛细血孔,这八万四千毛细血孔,每一个毛细血孔都在念佛的感受。体会啊,都站起来,“阿弥陀佛……(18分钟)”。感觉到这个热了没有?打到这个每一个毛孔上去。刚才是高声唱,现在我们用三分的力气唱,“阿弥陀佛”,用这个三分力气,用内劲体会打到这个毛细血孔的感觉,“阿弥陀佛……(14分钟)”小声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众:有!掌声)所以就告诉大家啊,这个内振,共融共振关键在你心里的受用。那么通过大声念佛和小声念佛,体会它的不同的受用,然后用心去受用它。
好,我们再来做一个试验,用鼻子来轻轻地哼,用鼻子来哼,“阿弥陀佛”。不要刻意呼出大声,也不要怕断声,只管静静地哼,重来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哼音唱小小竹排的旋律,10分钟)”哼也可以哼到同样的效果,关键在于你的内心受用不受用。
好,我们再来一个啊,让我们哼得更自然一点,把我们嘴巴稍微解放一点,把我们的音声相再去掉一点,哼,就用嘴巴来哼,用鼻子气,嘴巴来哼,轻松自在,若有若无,放松自然,最小的力气来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哼音唱小小竹排的旋律,11分钟)”可见小声哼哼,用心来唱,都可以唱,懂了没有?会念佛了啊。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