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71409《佛说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学讲记
2015-01-27 00:09:00.0
我们行般舟有一个最重要的助缘,是舍利子,舍利子坛城。那么今天我们讲一下《佛说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这部经典很短,但很重要,尤其是对我们般舟行人非常重要。名称叫做《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专门讲佛舍利的。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下与金刚手等诸大菩萨及以无量大声闻众。无数恒沙诸天龙王药叉罗刹。异类大众前后围绕。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如来住大总持王如意宝珠转轮秘密三摩地。从顶上肉髻中放大光明。名曰雨宝满愿清净除有情业障光明。』
前边讲参加的人数,这个没什么关系。说如来住在大总持王如意宝珠转轮秘密三摩地,住在这样的一个境地,甚深境界当中,来说这个法。说法之前,如来的顶上肉髻当中,放大光明。这光明是什么光明呢?「名曰雨宝」,「雨宝」就是下雨的雨,宝贝的宝。在这光明当中,道道光明,「雨宝」都是各种宝贝下雨一样的满愿,能够满众生的一切愿望。「清净除有情业障光明」,能够满愿,满众生的愿,能够清净众生的业力,能够除有情业障,各种业障,这就叫光明。
『放斯光明照触十方。悉皆惊觉十方诸佛国土。』
这光明,它的性质能够雨宝莲华,满众生所愿,清净、清除有情业障。这种光明多大范围呢?
「照触十方」,十方都见到了。
『十方诸佛国地及诸八部大宫殿。皆悉惊觉。』
就是说不仅是觉到了,是很吃惊,是很显眼,大地都振动啦。
『使六变振动。普雨香花无量珍宝。』
大地六种震动,普雨香花。下的香花,整个香花满世界都飘,无量珠宝都在飘。
『广作佛事。光明中出现舍利如意宝珠。』
舍利子出现了。
『而作广大利益事业。』
这是一个序曲。
那么佛来了,大家都坐这儿听会,这时候大地出现六种振动,普雨香花,无量珍宝,光明无限,在光明当中出现舍利如意宝珠。
『尔时会中金刚秘密手菩萨摩诃萨。』
与会的菩萨当中有一个金刚秘密手菩萨摩诃萨,有一个一生补处的菩萨名为金刚秘密手菩萨,问这部经典的菩萨叫金刚秘密手。
『与无量百千金刚族眷属俱。从座而起。』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无量百千金刚族,他的同僚,眷属,所有金刚秘密手及其金刚族眷属一起:
『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向佛说。
『唯愿世尊以大慈悲。愍念有情及与我等解释所疑。』
说希望世尊啊慈悲,愍念我们大家都愚痴,我们的疑惑。您大慈大悲来愍念我们这些有情众生,告诉我们。
『今日如来以何因缘放大光明。及以现瑞示非常变。』
今日如来什么因缘要放这么大的光明,而且为什么天空中出现这么多的瑞相和非常的变化呢?
『欲知因缘。』
我们想知道其中的因缘。
『唯愿世尊演说法要。』
请世尊给我们详细地解说其中各种因缘,来龙去脉。
『尔时佛告金刚手菩萨言。』
佛就对金刚手菩萨说。
『善哉善哉。汝金刚手为欲利益诸有情故。恣问如来甚深法要。我今演说汝等谛听。』
这个「谛听」啊,世尊用的词告诉你「谛听」,就是要专注地、用心、静下心来仔细地去倾听,充满恭敬、充满期待、不慌不忙地听,谛听。我们之所以好多时候不得法益,是因为听法的恭敬心不够。
『时金刚手重白佛言。』
再次说。
『唯愿如来演说秘要。我等乐闻如是三请。』
说唯愿如来啊,详细地给我们解说其中的秘密和法要。「我等乐闻」,我们会非常乐意听闻佛给我们讲的道理。如是说了三遍,三请,就是请法要三请。
『默然而住。』
三请之后,默然而停下来。
『佛告金刚手菩萨言。我以佛眼观察一切诸有情类。』
这个时候,佛告诉金刚手菩萨说,用我的佛眼来观察一切诸有情众生。
『虽在诸趣烦恼秽中。心性宝珠无有污染。』
他说啊,你们都是用肉眼凡胎来观察有情众生,我以佛眼来观察。观察什么呢?一切诸有情类,不是你们仅仅看到的人,他是看的一切诸有情,说所有有情诸类啊,都生活在各自的烦恼污秽当中。烦恼污秽当中,好比讲,我们看厕所里的蛆,污秽不堪啊!那个蛆每天在厕所里滚过来滚过去,滚过来滚过去,忙得不亦乐乎。它倒不休息,它倒是常精进,没看它闲的时候。我们人都不解啊,这个茅坑里有啥,滚来滚去,是不是啊?它一定认为有啥才滚,没啥就不滚了,是不是?天人看我们人哪,也一样!这个人哪,你争我夺,你看我不是,我看你不对,你挑我毛病,我挑你毛病。这个释迦牟尼佛看得心酸啊,说你们过去世啊,都互为兄弟姐妹、父母师长。凡是你看到特别亲的,都是过去世特别有因缘的。现在的父子往往以前都是母子、父子,这些都有很密切的、很亲切的关系,互为六亲眷属。这奶奶走了不放心家里,就来投胎,做孙子的媳妇等等。
那么天人看我们人,每天为这个五俗六尘搞来搞去,在他们看来,跟我们人看蛆没什么两样。不用天人看,你们看一看世间的人,做何感想啊?每天吃肉、喝酒、应酬,烦恼重重,尔虞我诈!你们都感觉到乱,是不是?甭说看到世间的人乱,我们到世间吃一餐饭都觉得不清净,动不动就中埋伏了,说不搁葱,讲好了不搁葱,他伸手给你扔一把葱进去,一顿饭不是吃着葱就是吃着蒜,乱七八糟,让人不放心。回到咱们僧团里来,喝碗稀饭都贴心。
所以佛说我以佛眼观察一切诸有情类,虽在诸趣烦恼秽中啊,人也在烦恼当中,这个烦恼的性质和我们看到茅坑里面的屎没什么两样,但是「虽在诸趣烦恼秽中,心性宝珠无有污染。」就说这个人,「心性」这个宝珠没有任何的污染,讲的是心性。
『德利具足如我无异。』
这个心性的宝珠不仅没有污染,而且「德利具足如我无异」。它的品德、它的利益都具足,如我无异啊,无二无别。说「心性宝珠无有污染。德利具足如我无异」啊。所以佛为什么能够慈愍众生啊?因为知道你们是成佛的种子,成佛的种子!你去那个山地里边,看到一个农民的孩子啥也不懂,见到他你会发什么心啊?发慈悲心,是不是啊?会尽一切所能帮助他。虽然他啥也不懂,啥也不是,但是你知道他将来一样能成就,只要有因缘。所以「心性宝珠无有污染,德利具足如我无异。」
『然诸有情不知苦因不证乐果。常没苦海无有出期。』
可惜的是这些有情众生啊,不知你们为什么在诸趣烦恼秽中,这么苦的原因在哪里?「不知苦因不证乐果」,说如果你把这个五欲六尘都抛掉,你抓住你的心性宝珠……我们很多人就是抛不掉那些烦恼诸秽啊,情绪也是诸秽的一种。认为别人看重自己了,不看重自己了;瞧起自己了,瞧不起自己了;认为谁对我好了,谁对谁不好了,都是诸趣烦恼,「不知苦因不证乐果」。
我教你们的般舟三昧修行方法,苦是苦了点,但是能把苦吃尽,能证乐果,能出六道轮回,离开三界,断除烦恼,广开智慧。但是本来能证这个乐果,这是你的主题啊,尤其是作为般舟行人,你的主题是什么?赶紧老实修行,老老实实地吃掉所有的苦,消掉所有的业,做完所有的功课,积累所有的福德资粮,积累所有的功德力。然后利用这个有限的时间赶紧完成任务,到达极乐世界,证得乐果。
「然诸有情不知苦因不证乐果。常没苦海无有出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你不懂因果,不懂你这个六道轮回苦的烦恼的根源。在你干啥?在你不念佛。念佛才能成佛,是不是?那你这个心性不念佛,你就会念什么?念五欲六尘,是不是啊!所以不知苦因,因地没有消除,就不能证得乐果。所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不畏因,常祈求果报啊。
昨天晚上有位大德说:师父,你这题太难了!我这一年两年跟着你跑,跑东跑西,跑南跑北,所有难题我都没有退心,哪知道没完没了,想想现在苦,过去了,后面还有,算了吧,松口气儿吧。他一松气,歇下来,提不起劲来了。就是说「常没苦海无有出期」,淹没在苦海当中啊。何以故啊?就是你心有苦,所以被苦拽住;你心有情,所以被情拽住;你心有求,所以被求捆住。心无碍,才无有挂碍,所以常没苦海无有出期。就看到我们大家在苦海里,淹没在里边,然后还在里边纠缠不清。
今天圆露师来找我,说刘利红回家。这个人一旦生退心没有办法,退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她也不容易,在这里也是常没苦海,她心里够苦的了。师父瞧不起,大家都看不上,大家都另眼相看,都对她不好。然后她受尽了这么多的苦难,历尽了这么多的不便,把自己都熬到崩溃了,煎熬得已经煎糊了,说啥也得回去看看。在这里边为什么?常没苦海,因为放不掉自己的知见。所以自己给这个知见搞得云里来雾里去,还好学了传统文化,知道感恩心,知道自己错了来忏悔。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对她那么好,都对她那么充满期望。可是大家对她那么好,充满期望,也激发不出她要彻底成就的信心。你们就看到她是被推着往前走,不是自己要往前走,不是自己主动要往前走,不是自己坚决要走。那么自己生活在自己感受的世界、自己知见的海洋,然后以自己感受的世界和知见的海洋为依据,以所遇到的缘起为动态可变因素,自己不断地感受,不断地编感受,不断地编故事,不断地自己折腾自己,折腾了半天,原来大家殾对她好,原来师父对她更好。但是呢,时间过去了,自己受用的那些苦和难,白受了。
昨天佛即心脏病患了,自己拿了药也没吃,挺过去了,上了一个台阶。昨天吐了一大半盆东西。我就对佛即讲啊,你看看你心脏有病,你老担心死,每担一次心,你就心脏病一次,是不是病一次?又急救,又吃药,又恐惧,又害怕,然后心又打抖,心脏打抖的时候心更打抖,生怕死了,是不是啊?心有病的人,一有毛病都会这样想。我说一百次当中啊,九十九次都是白想,为啥?九十九次都不会死,最后一次死了,想有用没用啊?也没有用,是不是。所以你这里也是常没苦海,老担心自己死啊,担心自己心脏犯毛病啊,是不是常没苦海啊?这一辈子都在苦海里边。其实我说你把死放下来,心脏跳,跳着不是要见阿弥陀佛嘛?这不是加油站吗?是不是?念着佛走啊,谁怕谁呀?超越生死你不就不没苦海了吗!所以,众生常没苦海无有出期。
现在有些女众有情执,这也是啊。我就想一想,现在社会上的那个追星族,追呀追呀追,见一面就幸福得不得了,拍个照片都高兴好几年。那你说你们能发生啥事儿,什么事儿也不会发生,只有自己在追,常没苦海无有出期,看不透啊,追上了怎样?追不上又怎样?都跟你没有关系啊,追上了短暂的刹那,连精彩的瞬间都没有,是不是啊?握个手,照个相,还有啥?拥抱一下,常没苦海呀,没在这种情绪里,你现在认识到这种情绪是空的,无用的。常没苦海无有出期,要用理智去看断它。
我们有一位大德来找我,师父我就想某某,想得不行。那女的个儿很高,很庄严,很清净,做生意做得很好,家里也有钱,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然后告诉我说,师父啊,我是这个天底下最不幸、最不幸、最最不幸、最最倒霉的一个,我咋这么倒霉呐。哎呀,我说孩子呀,你知不知道,比你倒霉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你看看,我一点儿劲儿都没有啊,生不如死啊,地狱里不过如此啊。后来我就问她,我说你想某某,某某想不想你啊?她说不想我。我说他不想你,你想他干啥?她说我控制不住,还是要想他。我说可见,你想的他不是他。你想的这个人不是他,他是谁呀?你想的他和本来的他不是一回事儿,你想象的他是你造作的一个他。你认为这个人好温柔啊,好体贴啊,好智慧啊,好善良啊,好帅啊,好辛勤啊,好爱你啊等等等等,起码你认为他爱你吧,你爱他嘛,对不对?最后他不想你,他不爱你,这说明你想的他和实际的他不是一个人。我说你想的那个他哪来的?自己感觉出来的,是不是?然后你自己感觉出来一个他,又被这个感觉的他所欺骗,整天围着他迷魂颠倒,想得不行,苦得不行,恨得不行,悔得不行,爱得不行,一切不行。哎呀,都是你自己自作多情。我说他不想你,你想他干啥?她说我还是想。我说就像那个蚕吐丝,叫作茧自缚,我说你跟那个蚕有什么两样。你营造了一个某某,好得不得了,结果人家出家了,跟你没关系了,你还想得不行,你自己在那儿编故事吧,我说等哪天你编累了再来找师父。没过两天,给我打电话,师父我想通了,不想他了,那个是我造的,不想了。你看自己造了个东西呀,常没苦海无有出期,你执着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又得不到,就是这样子,就是常没苦海。
大家现在有的重视步法了,就开始到处问,十个人十个花样,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就没有到处去看师父的光碟,就不懂得追源头。师父讲步法讲了这么多次,不去看,不去听,问别人,问一个人,一个人样,好多人说问了十来个人,十个样,最后不知道咋走了,腿也不知道咋迈,手也不知道咋摆,吸也不知道咋吸,声音咋喊都不知道了,没章法了,也是常没苦海无有出期。
因为执着啊,看不到本质,就是说不知苦因,不证乐果,常没苦海无有出期,淹没在苦海当中啊。跳出去才能见到金刚世界,见到光明世界。那茅坑里的蛆不出来永远在茅坑里边儿,我们这人不出离三界,不脱离六道永远是在苦海当中。这个五欲六尘你们看到了没有都是假象,五欲六尘哪一样东西和我们的往生有关系、和我们的成佛有关系、和我们的心性光明有关系呀?都是这样。
『是故如来出金刚净界。』
如来看到你们这种情况啊,就从他那个金刚般清净的世界里走出来。
『而入秽恶胎藏世界。』
示现人,示现同彼,做跟你一样的示现,来到这一样丑陋的世界里示现同彼。
『演说法要利乐有情。』
来跟你演说法要,利乐有情。
『灭罪生福降伏魔王。成就佛身还住涅槃。毕竟平等无所不至。』
所以如来从金刚境界出来,来到这个秽恶的胎藏世界,演说各种成佛成就的法要,克服五欲六尘的方法,以广利有情众生,灭除他们的罪业,增加他们的福报,积累他们的功德,降伏他们心性当中的魔性,降伏他们的烦恼习气,来成就众生的佛身,让你发现你本来的心性的光明,还住涅槃。还住涅槃,你把这些杂碎的都去掉,不再念着这个五欲六尘了,不再念着这个平等不平等啦,不再去思想这个受累不受累了,还住涅槃。清醒了就还住到涅槃的境界里边,不生不灭的境界里边去。
何为涅槃啊?《般若般罗密多心经》讲的,我们可以换一个层次来讲,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是为究竟涅槃。心不再挂碍了,什么都挂不住你了,什么都无思无想了。无有恐怖,不担心,不怕发生任何事儿了。远离颠倒梦想,一切的妄想自然不生了。只剩下是心是佛,即心即佛了。在这个安静的、寂灭的境界里边儿,只剩下一呼一吸,一吸一呼,一呼一吸,一吸一呼,呼就是阿弥陀佛,吸也是阿弥陀佛,呼吸都是阿弥陀佛,全部的世界,全部的声音,全部的节奏,一切的一切,都是阿弥陀佛,「还住涅槃,毕竟平等无所不至。」
『是故如来。今日住如意宝珠王三摩地。』
说如来佛今天长住在这个如意宝珠王三摩地。
『说是清净平等理趣深义法要究竟宝印。』
就今天如来跟你们解析这个《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讲这个成佛的道理,说这个法要,讲一个法印,宝印,究竟的宝印,「清净平等理趣深义」。就是今天要讲这个法,开始要讲了啊,概括归类,首先是清净,其次是平等,第三是理趣。理就是我们讲的理行般舟,心行般舟,知见上的拔乱反正。因为刚才讲心性光明,心性何以不见光明哪?是因为心性被你的知见所欺骗。
本来人家对你好,你认为人家对你不好;本来你可以成就,你对自己的成就没有信心;本来你可以成为一个人物,可是你认为……哎,你不作如是想等等,这都是你心地的知见,心不到位,事儿就不能到位,修就不能到位。信不到位,信心的信,信不到位,修就不能到位,心就不能到位,克服困难就不能到位,这是一个理行般舟。所以「清净平等理趣深义法要究竟宝印」,今天我来跟你们揭示这个甚深的法要,究竟的宝印,成佛陀罗尼。
『尔时如来说是法时。』
这个时候,这个时间,释迦牟尼佛说这个《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的时候。
『一切大众证得无生甚深法忍。并证如意宝珠光明三昧。同等无有次位差别。犹如乳水。』
释迦牟尼佛讲完这个经典之后啊,说来参加大会的一切大众,所有来听法的大众都证得了无生甚深法忍。那么一会儿我们讲完经典以后来回忆一下看看你有没有证得,至少暂时地证得,或者明白无生甚深法忍。不要笑,不是开玩笑的,如果真明白其中的道理啊,在你内心深处,就生出无生甚深法忍的影子,这就是一个宝珠,如意宝珠。它一长大,一坚固,变成金刚般的坚固,变成金刚宝珠,你就修成了,证得了无生法忍。这一切大众,就是说有形无形的大众,任何一个大众听完这个法以后,闻得这个法之后,就证得了无生法忍呐,这个层次很高。
何为无生法忍?上品上生,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到那儿花才开,花开才见佛,见佛才悟无生法忍。倾刻之间飞行十方历事诸佛,得佛授记,还至本国,得无生法忍。上品上升之后,才得无生法忍心啊。那你现在听了这个法以后,就「一切大众证得无生甚深法忍。并证如意宝珠光明三昧。」就「并证如意宝珠光明三昧」,就是舍利子三昧,舍利子光明三昧。
说这些大众怎么样了?「同等无有次位差别。犹如乳水。」水乳交融啊,水和乳交在一起,哪是水,哪是乳,哪是乳,哪是水啊?乳中有水,水中有乳,是一体啊。证得无生法忍,证得宝珠光明三昧。我们大家天天在绕着舍利子坛城在转啊,不知道有没有受用,有没有信心,这个非常重要。如果大家今天能听懂这部经,今后在围着舍利子坛城绕佛的时候,会增加很多的功德力。
『尔时金刚手菩萨。以伽陀赞曰。』
作了个偈子,称赞:
『善哉善哉大导师。』
说佛啊是善哉善哉大导师啊,
『放光利益诸有情。』
首先讲法之前,普放无量光明照触十方有情世界。
『善哉善哉大调御 雨宝利益诸有情。』
光明当中像下雨一样,涌现各种宝珠,各种七宝,广利一切有情大众。
『善哉善哉大丈夫 演说秘密利群生。善哉善哉大师子 啖食一切诸恶魔。善哉世尊大龙王 起大云雨润世间。唯愿大日遍照尊 开示般若入阿字。』
这些都好理解。
『尔时金刚手菩萨说是偈已。右手所持五峰金刚掷于空中还住手中。归住本座而观佛意。目不暂舍。尔时佛告金刚手及虚空藏等大菩萨言。一切有情与诸如来同俱一法平等法身。更无别体。亦无别心。事理平等犹如虚空。常住一相无有差别。』
就是金刚手菩萨说这个偈子以后,金刚手菩萨手里拿着个五峰金刚——它是一个宝贝、一个宝器,掷于空中,扔到空中里边儿,再还到自己的手中,归住本座而观佛意,目不暂舍。在那静静地等着。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金刚藏菩萨及虚空藏等大菩萨,就说一切有情与诸如来啊,说一切有情相上来看:这个是蚂蚁,那个是大象,那个是狮子,那个是人,那个是蛇,那个是天人,那个是声闻,那个是缘觉,它那身体的相不一样,但是他的心性的光明,内在的佛性和如来的智慧德相是一样的,与诸如来同俱一法。就说他们和如来,这个法界当中啊,有一个共有的真理,就是佛法,这是一真法界。我们讲的心性的光明是个抽象的东西,何种心性的光明?它是同俱一法,就说这个法,依据的是一个法,一个法要,这个法要体现的是什么?就是你现在看得到的法的文字,如来跟你讲的法。什么是法,大家有感觉吧?有感觉。什么是心?有感觉吗?就不知道心在哪里?心无形无相,对不对,那什么是法?大家知道了,你找不到心相,你可以找到法相,同俱一法,一切有情诸趣同俱一法。法性的光明是一样的,同俱一法,依据这同一法,都可以成佛。
就像现在我问大家,我们讲的般舟一法,能成就,能不能成就啊?你能不能克服懈怠懒惰?这个声音不大,你要能克服了,你就能成就,克服不了就不能成就,是不是啊?这个法是一样的,这个法如果能够究竟圆满,彻证三昧,你就能成就。所以我们和如来依据的一个法,这是一。何种心啊?那个心相看不到,法相看得到、想得到。但问题是你的法相立得起来立不起来?立不起来。如来说愿我当得干渴肌肤,散骨消髓,你能不能干渴肌肤,散骨消髓?能,一痛了就不能了是不是,一困了也不能了,一饿了也不能了。这法不一样,跟法不相应啊。如来又说终无暂时懈怠懒惰。你说怎么还不让我们放香?怎么还不让我们休息一下?这又跟法不相应了,对吧。而不听闻微妙胜法,我们讲了那么多法你都没听,来了以后,理直气状:师父,你这么多法让我听哪个?哎呀,我说满院的金子你去抓不抓啊?你恨不得全部搬到你的家里,别人都别动啊,别动,这是我的,你不会嫌少啊,是不是?听法你嫌多了,这么多法让我听哪个,从哪儿听起?这都是而不听闻微妙胜法。复无舍它不为宣说。一个有法的人啊,他有瘾,见了人就要给人家讲,只要这个人有一点成就的可能,给他讲就没完。不是说这个人有多可爱,是因为他太爱这个法了,知道吧,这是恭敬于法。他恭敬法,热爱这个法才能得这个法,才能得到这个法的圆满的功德。所以同俱一法,平等法身。就是说,你和如来的心看不见,如来的法看得见看不见?看得见,知道不知道?知道,所以要入佛知见,要和佛的知见一样。
为什么让你们以戒为师啊,戒也就是佛的知见。经,经是什么呀?佛经给你讲好多道理。告诉你,贪嗔痴要不得,要好好修炼,少欲知足,八大人觉,八正道。给你讲四谛等等,讲了一大堆。是告诉你啊,你那个知见不可靠,要清理你的知见。所以你找如来的心找不到,你就找如来的法。如来的法找到了,你呀就要老老实实地去做,老老实实地去行,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绝不含糊,绝无遗漏,绝无拖欠,绝无折扣去执行。你执行了这个法之后,你把这个法完全跟自己融为一体了,你跟如来就是同俱一法,平等法身,同一法身。
这个法,法身会共振。你们想想看啊,说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万佛也拥护。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释迦牟尼佛一成佛,你以为那五百阿罗汉都是吃素的啊?都是吃素长大的啊?那好多都是古佛再来示现的,是不是?你看那佛有没有我啊?释迦牟尼佛传法,我就帮释迦牟尼佛来传,示现什么相有什么关系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长的,短的,好的,坏的,有关系没关系啊?没有关系啊,要名吗?不要。要利吗?更加不要。财色名食睡要不要?都不要,都不需要,都是杂碎,都是多余的东西。所以我们讲啊,同俱一法,平等法身,更无别体,亦无别心,就是一个东西。你们要好好学法,透彻地学法,深入地学法,细致地学法,反复无厌,不厌其烦地学习,不厌其烦地体证,不厌其烦地让自己融进去,水乳交融,没有我,只有如来的法。那这个时候呢,你找不到如来,就去找如来的法,就对了,知道吧。找到了法就找到了如来,那么「十方如来。一切如来?同俱一法。平等法身。更无别体。亦无别心。事理平等犹如虚空。常住一相无有差别。」
『然诸众生深着邪见。因缘诸法不舍妄念起分别相。』
说众生啊深着邪见,你和如来不是同俱一法,你跟如来的法不一样就是邪见。不要不服气,你说我见解很高明啊,你就是深着邪见。你说我休息一下再搞,这人哪能一下子搞定呢,是不是邪见啊?不敢吭声!就是深着邪见,真是邪见。因为我们内心有欲有求,有恐惧,有欢喜,有爱,有恨,有七情六欲,有讨厌的,有回避的,有喜欢的,有热烈喜欢的,都是五欲六尘的东西。这些五欲六尘的东西都能污染我们的心,都能让我们的心迷惑颠倒,跟着它跑。深着邪见,见地不清净,我们的心就没有清净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跟着这个见地跑了,深着邪见。
刘丽红给我们示现得很清楚,见地邪了,受用的就邪了。然后整个的情绪世界、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就都是邪的。虽然身体好了,心还困惑颠倒,这就是深着邪见。然后深着邪见还不说,因缘诸法,再随着我们学了这个法,学了那个法,不舍妄念,你那个邪见又不舍它,起分别想,就是起了各种各样分别相了。你对我好了,她不应该这样了,你不应该这样了,起码应该这样了,起码你应该那样了,你怎么能这样呢,我怎么能那样呢,这个怎么这么难呢,简直也太难了,等等,因缘诸法不舍妄念,起分别相啊。
你说这个般舟一晚上,你啥也不想,就想念佛,就在那儿一合相念佛。昨天晚上我很高兴啊,很多人节点共融共振做得不错。哎呀,我恨不得、巴不得马上干脆一切停掉接着念,因为大家走得太好了。开始我还想记记人,后来我看这个也不错,那个也不错,都不错,我说灵,挺好。那么你想想看,这个尤其是我告诉大家,你们要练一种叫微(踏),微细的微啊。你们现在的踏,叫大力踏,或者叫方便踏,随意踏。这个踏分几种:一种阿-弥--陀-佛,大力踏;现在我说你用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劲儿,阿-弥--陀-佛,这就是,我们讲随意踏,方便踏,这叫踏。
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圆觉,昨天,穿着个披风在前边领队,是不是?你的脚不是踏,你是往前挪,你体会挪和踏的不同。她往前平着挪,她不是踏。踏得时候下去有动劲儿,你看,是有这个劲儿啊,微微的再小也是有一个这个劲儿,知道吧。你看人的身体重心是往下沉的,你的是重心往前飘的,重心往前一飘,身上用不上劲儿。很多人,昨天我说奇怪啊,这么大德为什么就改不了,踏不下去呢?我观察一下,我知道了,你们的重心是往前飘的,不是下沉的。在接触地面的时候要踏下去,“阿”,再小,“阿”,“阿”,你看见么,气往下一沉,气往下一沉,“阿”,它就来了,是不是?你不沉,就“阿-弥”,就是这个气,你们是往前飘的,是挪脚的,重心不下沉的。重心下沉,还要有加速度,你的区别就在哪儿?你的脚平平的摆在那儿,一点加速度也没有,不一定要你非得要多大的加速度,但是你要加速加一下,“阿”,知道了吧,“阿”,这个才能起到妙用。没有加速度,这个脚共融共振就没振,你就不叫振,你这叫飘,共飘,共飞,不是共振,这个细节注意一下。
再一个就是什么呢,你现在就是什么呢?你们现在学的是啥,你们现在学的,你们现在的最高境界,你们是方便踏,自然踏,随意踏。阿-弥-陀-佛-阿,你很方便,很随意,是不是啊?这个境界还不最高,你们现在想想看,微踏,微踏你就站在这儿,阿-弥-陀-佛。你想想看,和地面的时候,想想你这个身体将离将不离,若即若离,离而不离,不离而离,若即若离,离而不离,不离而离。这讲话什么意思呐,你们不是老想偷懒吗?今天告诉你们一个偷懒的办法,就是这个脚不要起来。说不起来又有起来,说起来又看不见,说看不见又有一丝起来。若即若离,若离若即。离而不离,不离而离,阿-弥-陀-佛。你们回头找个地方,自己站在这儿别动,尽量不动。动而不动,不动而动,你微微动一下,我们装没看见,没关系的啊。你尽量不动,就是意思你不用照顾往前走,也不用照顾往后跑。你也不用照顾起来不起来,全部解放。你把气提起来,带起来就带起来了,没带起来就没带起来。“阿-弥-陀-佛”,就这样,脚上有动作,叫微踏,就微妙的微啊。然后你每提起来的时候,就好像找平衡一样,这样提,“嘎”,这样是平衡的。这样提,“嘎”,这样下来是平衡的,如水入口冷暖自知啊。你起来一点点,微微不平衡,是不是啊,你下去一点点,刚好找到平衡,“阿”,明白了吗,微平衡。你去找微平衡,找到微平衡就找到微动了。
你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做到什么?你每踏一步就通体周泰,整个身体啊,哎呀,舒服啊,温暖啊,自然啊,“阿”,爽啊,知道吧。不要,“阿”,哎呀,这边歪了,哎哟,那边酸了,不是这样的感觉。哎,轻轻微微一踏,“阿”,身体很平衡,很温暖,整个气脉都贯通了,上下气脉,内外气脉都打通。“阿”,就微动啊,微动。
那么,你找到微动的境界以后啊,你站在那儿,晚上念一晚上佛,那不用走路多好,是不是啊?又不用提起来,这微踏。还有一个,微踏之外,还有一个什么?气踏。这个气提起来放下,“阿”,“阿”,你看了吧,这气提起来,“阿”,气沉下去,“阿-弥-陀-佛”。找这种微妙的感觉,这种微妙的感觉找着了以后啊,就把身体全部调动了,叫微踏。来看看啊,你就在这里,你开始的时候要动这个脑筋,到最后没有这个脑筋,踏下去都是平衡的,起来,气提起来,顺便带一带,不需要任何多余的动作。“阿-弥-陀-佛……”不慌不忙,是不是啊,这找平衡嘛,对不对,不起分别,你最后就变成个啥呢?在这儿呼吸,“阿”一呼一吸,一吸一呼。提起来,放下。放下,提起来。提起来,放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其实你只要把这个佛字唱好了,定海神针就不会困。这个佛,这个声音啊它就往下沉,有底气的,你看,“佛”,看到吗?阿-弥-陀-佛,“佛”“佛”“佛”(示范:边念边跺)是立体声的,看到了吗,把这个气吞下去,顶出来,“佛”“佛”。就能消融昏沉,消融业障,你在那儿,“佛”(示范:不踏,头上扬)这上边归上边,下边归下边,里边儿归里边儿,都不灵,不是一合相。阿弥陀佛……里边用劲儿了,用吃奶的劲儿一样,是不是啊,用劲儿,全劲儿,往里边用劲儿,要用全劲儿啊。阿-弥-陀-佛,不是不用劲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飘的声音,是不是啊,不是往下,“佛”(用力往下一踏)。这个你们都会的啊,你看哼,哼-哼--“佛”“佛”,都出来了,往下用劲儿。然后,沉着这个劲儿,有底气的这个劲儿。
所以「因缘诸法不舍妄念起分别相」众生起分别相了。所以最后这分别相,哎呀,这个感受谁谁谁如何了,谁谁谁如何了,这个脚如何了,腰如何了,人家如何了,境界如何了,累不累?啊,是不是累啊,啊?在梦里边儿,梦醒以后自己笑不笑啊,梦醒了就笑,在里面紧忙活,忙活啥啊,紧张得够呛,是不是?原来是一个梦,刚才还紧张得不行,醒了一看,笑了,是一个梦。你其实,你们在困难的时候你们就笑一笑,你说不就是白日梦嘛,般舟不就是个梦吗,是不是啊?就是在做梦啊,跟着妄想在跑。你看啊,说「然诸众生深着邪见。因缘诸法不舍妄念起分别相。」一切分别相都因我们妄念而生起。
如果你没有身体、受相,你能坚固地树立一个不入受的概念,不管感受的概念,你自由不自由啊。我们现在很多人就生活在感受的世界里,感受在境界里边。然后一会儿境界里,人家这个你了,人家那个你了。或者是你在感受正美呢,人家来拉你一下,拖你一下。护法甚至过来教你练练步法。或者有人让你归归队,往前靠一靠。其实这是很小的一件事儿,但是引起人的感受就不小了。你可能说这个人咋这么烦哪,没看我这么投入?是不是,都会因种种妄念起分别相。昨天你们看到了,“什么护法,护法护什么法?啊,我不需要你护法,护法你就不要管,你把门看好就行了。(注:某行法人说)”这就是妄念。你想想看,她能听护法的吗?她这是妄念起分别相,因缘诸法不舍妄念就起了分别相。分别相一起来,你惨了,跟着分别跑了。我们般舟里如果能够舍除一切妄念,不起分别相,不著邪见。这次男众就提了,“师父啊,我们好奇怪啊,我们都没有境界相啊。你们说,这境界,那境界,我们怎么一个都没有境界?哎,我说没境界就对了,你以为有境界是什么好事儿,妄想多境界才多,对不对?
我问你,我们讲相上见佛,心上见佛,法上见佛。相上见佛,难不难啊?难!对不对?当然看佛像也不难,是不是啊,那不是相上见佛了吗,就是你把佛念到跟前儿也是相上见佛,是吧,相上见佛难。心上见佛,法上见佛难不难啊?不难,那么你跟佛在没在一起啊?在一起还找什么,骑驴找驴嘛,是不是?那如来说你见到我的相了给你加十分,不见我的相给你减十分儿,有没有这一说啊?没有。所以你知道这没有分别,你已经见了佛了,连见佛想也不做,是不是啊?因为你已经相信我是心即是佛,是心是佛,即心即佛,不得不佛,必定成佛,信不信啊?不需要再做任何的解释,不需要再做任何的祈盼,我念着佛必定成佛,是不是啊?我念着佛我不担心了,是不是啊,那还有什么妄想?没有了。法上无妄想,相上无妄想。没有恐惧,没有求,没有欲,没有想,无生法忍,哪有境界,有没有?没有境界。所以,我们反过来就说我们众生深着邪见,不舍妄念起分别相。都是因为我们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昨天有位大德给我讲,“师父啊,不能怪我们退心啊,怎么这么难啊?啊,说我们本来的意思就是说差不多就行了,这个猛拼几天就见三昧,证三昧,见了佛就成了,哪儿想到这么难,这没完没了的。”哎呀,我说大德呀,我说就算念一声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以为你的罪,你从现在开始念,念到最后死那一天,你的罪灭完灭不完?能不能灭完哪?啊,方便说也灭不完。你去数吧,八十亿劫,八十亿劫,八十亿劫,没完没了哇,知道吧,为什么?普贤菩萨讲,我们所犯罪业,说“千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啊。如果这个罪业有形有相的话,怎么样?尽虚空遍法界不能容纳啊。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是不是啊?那你多少业,多少罪啊?你说你这辈子起了多少心,动了多少念?
说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一个禅房里有那么几十个禅师在打坐修行,一个漂亮女孩子来供养鞋,供养鞋还不说,要给每一位禅师把鞋穿上。哪个禅师都盯着她看几眼,结果穿完鞋子了要走,老禅师把这个香板儿一举“哪里走”。你说你让我们这么多禅师,二十多个禅师都动心了,你说怎么算?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啊。这道人心,这道人都在那儿,这几百天都没见过女人。这女人还来给穿鞋子,穿袜子,你想想,这时候都动了凡心了。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以后你就二十辈子轮回,给这二十个禅师,一个禅师做一任老婆,了这个孽缘;要不你现在吊死,给它了了。她说那行吧,那我就吊死吧。你看这一念,一念的因果啊,一念的因果。
那你想想看,你这一辈子,动了多少心思啊?所以你要知道你这个业障是了不了的,多的不得了。业障了不了,你的心可以了,是不是啊?造业的心可以了,了的是你造业的心,不是业障。造业的心了了,还有没有业了?就没有了,知道吧,这别搞错了。所以讲我们那么多的业障,就是要消除业障不容易啊!消除我们的心,看紧我们的心,那个不老实的心。不老实修行的心就是我们的业障。
这都是邪见啊,师父啊,我给你发了愿,代众生受苦、受难、受业、受报。现在我才发现我代不了,现在又发现我当时也发愿彻证三昧,彻证什么啊?碰到困难两年以后我就退心了。我现在发现当年发的愿不是彻证三昧,是随喜三昧,随喜三昧。所以这个都是「深着邪见。不舍妄念起分别相」。如果把这个邪见去掉,妄念去掉,分别相去掉,你这般舟行法太殊胜了。
『然诸众生深着邪见。因缘诸法不舍妄念起分别相。不知如来万德光明坚固舍利。常住有情一念心中。』
说你们不知道哇,如来佛啊,如来佛有一个舍利子,这个舍利子叫什么呢?叫万德光明坚固舍利。万德是讲这个舍利子的功德具足圆满,万德是讲一个数量的概念,是讲一切的德行、一切的功德力都具备,一切的功德力都具备叫万德。不仅是万德,这功德力都达到了光明相、光明藏、光明海,达到了光明世界,所以叫万德光明。不仅是光明世界,而且,这个光明非常坚固,永不退转,密密麻麻,绵绵密密。万德光明坚固,坚固到什么程度呢?坚固到舍利子的程度。舍利子何许物质啊?科学家发现舍利子比金刚石还要坚硬N多倍,舍利子非常厉害,它的坚固程度超越金刚石,是这个世界最坚固的物质。
老般舟都知道,我们有一位老朋友叫郭老,郭老往生了。郭老有一个舍利子---燃灯佛的肩胛骨舍利。这个舍利子拿来做研究探测,用那个光谱分析仪来分析。这个光谱分析仪啊,分析这个舍利子的寿命、时间,就像我们一杆秤,这个秤总是有限的,是不是啊?这个光谱仪最多能光谱出一百万年、还是四百万年我忘记了。我们就少说说,一百万年吧,这光谱仪就能测出一百万年,一百万年以上就测不出来了。结果测这个舍利子的年限,把光谱仪打爆了,测不出它有多长的时间。用所谓的坚固金刚这个标准来研究舍利子也不行。
国外科学家又研究表明人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浑身会放光,浑身会积聚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超越平时八位、十倍。
「不知如来万德光明坚固舍利。常住有情一念心中。」如来为什么留下来这个舍利子啊?如来为什么涅槃呢?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长住世多少年啊?死的时候多少岁啊?啊,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住了七八十年,没住长久。那天义辩师来请法,说这个阿难尊者当时听到释迦牟尼佛要涅槃,就顾着哭了,没顾着请法。本来释迦牟佛不想走的,这个魔王波旬来请法说,“释迦佛你该度的人也度完了,连南无佛(有一个人,远古时期有一个人被老虎追屁股,爬到树上,老虎在底下晃着不走,他从来不信佛,紧急当中说了一句‘南无佛’),就这么一个佛缘的人都度了。说你该度的人都度完了,你法也讲完了,现在我请你长住涅槃吧。你不是如来佛满众生所愿吗,我魔王波旬也是一个众生啊,你满我的愿吧。”释迦佛说好吧,满你的愿,几天之后我将入涅槃,释迦佛就走了。释迦佛为什么要走呢?释迦佛当年也讲了,佛法奥妙啊,我给你讲了这么多法,我也讲完了,你们也不重视。整天跟着佛跑,整天迷着我这个相,所以既然你们迷着这个相,就把这个相破了,你们就得光明相了,所以释迦佛就走了,就长住涅槃去了。那么涅槃了,为什么留下舍利子呢?众生有相,所以佛就把身体留下舍利,供后人瞻仰。让后人留个念想,所以留下这个舍利子。这舍利子是佛的身,法身的一个显现。坚固舍利,把这舍利子留下来,跟大家感应道交,那么这就是释迦佛舍利的由来。
这个舍利是佛的能量的一个代表,是法界能量的一个代表,是万德光明坚固舍利。那么这个舍利在哪儿呢?万德光明坚固舍利,从形象上来看是什么?是舍利子。内涵上看是什么?我们讲的是,刚才讲同俱一法,平等法身啊,法舍利,那是法舍利。这个说的坚固舍利是指人的色身所形成的舍利。「同俱一法,平等法身,更无别体。亦无别心。」
那么我们讲啊,这个舍利,肉身的舍利,牙舍利也好,头顶舍利也好,骨舍利也好,这些表的什么法啊?它表的内涵是以有形有相的舍利的形式来表,表的是什么?表的是佛的法,表的是佛的心,是不是?表的是佛的法、佛的心。我问你佛的法有能量没有?佛的心有能量没有?佛的法、佛的心、佛的舍利是不是一合相?它是一合相,都是有能量的表现。就好比我说啊,你拿一根儿头发下来。现在科学可以测定你的各类基因。你拔一块头皮下来,现在科学通过你这个头皮可以鉴定你全部的基因。你滴一滴血出来,怎么样?也可以检测你全身的状况,是不是?同样道理,法、心、舍利都是同体的,都是相连的,都是贯通的,都是一如的。
那么「不知如来万德光明坚固舍利。常住有情一念心中。」我问你啊,如来的这个法、如来的这个心,如来对你的关心,如来对你的慈悲,如来对你的期待在哪里啊?在哪里?在极乐世界,在遥远的天空,深深的海洋,无所不在,是不是无所不在啊?我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无线信号在哪里?无线的信号在哪里?无所不在,是不是?那个电磁波都能无所不在,那佛的心、佛的念、佛的法当然也无所不在了,是不是?那么有没有在你心里边啊,心里面有没有啊?「常住有情一念心中」啊,如来佛恨不得把你的心掰开了,揉碎了,捏合捏合,给它捏成一个佛的心啊。就是你里边的杂质老去不掉,是不是?五欲六尘的杂质去不掉,所以捏不成。只能你自己发心,你发了心,你前面发心,后来如来就把你捏成了,都不用你动手,只要你发心。可是你常常心也发不起来。所以如来大慈大悲愍众生啊,常住有情心念中啊,有没有在你心里边住着。你啥时候觉悟,他啥时候来,你啥时候求助,他啥时候帮你,对不对啊,有没有帮你啊?在帮你啊,他帮的是你的法身慧命,不是你的贪嗔痴。你说我要皇宫,这如来不给,为什么不给我啊?他不帮你这个,是不是啊?所以「常住有情一念心中」,如来关心的是你的法身慧命,不是你的色身,不是你的五欲六尘。当然了,那个舍利是一个物质的表现形式,其实我们讲如来有色身舍利,有光舍利,有法身舍利。那个法舍利、那个光舍利、那个念舍利在不在你心里边啊?所以「不知如来万德光明坚固舍利」这个舍利也是统称,不是指单称肉身舍利,「常住有情一念心中」就住在你心里边,还不是悉在前立,跟你的心同在,你心在的地方,它就在,对不对?
『清净白莲犹如满月。』
犹如满月那样究竟圆满,犹如白莲那样清净无染,出淤泥而不染。不管你多坏啊,不管你信不信佛啊,不管你埋不埋怨啊,不管你怀不怀疑啦,他都一样的守护,一样的慈悲,一样的等待,等你千百万亿年照样等待,是不是?
『故常生六趣贫穷下贱。不亲善友不近智人。造作恶业漂流生死。不得悉地无有出期。』
就是说,你们众生啊,不知道如来光明住在你心里边儿,而「深着邪见。因缘诸法不舍妄念起分别相。常生六趣贫穷下贱。」常在六道里边轮回不堪,贫穷下贱。然后在这里边,这个深深染着,这个烦恼无尽,这个纠缠不休,「不亲善友」,被五欲六尘所感染,所染着,不能亲近善友,不能接近智人,造作无穷无尽的恶业,漂流于生死苦海,不能到达这个宝悉地,不能成就如来法身,在六道轮回当中遥遥无期,苦苦轮回,没有出期。
『是故我今为度彼有情故。』
所以今天啊,为了度你们这些有情的众生,为了让你们出离生死苦海,说此
『说大宝陀罗尼名曰法身驮都如意宝珠甘露药王金刚精进常住真如宝王大印。』
他给这个经起了个名字,说「大宝陀罗尼」,说这个大宝陀罗尼,跟你们说一个大宝陀罗尼,这宝悉地成佛陀罗尼嘛,说一个这个经,这个经叫什么呢?「名曰法身驮都如意宝珠甘露药王」。我们见不到佛的心,可以见到佛的法,我们感受不到我们和佛心的差距,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和佛的法的差距。依佛的法,依教奉行,然后以佛的戒,以戒为师,约束自己,改造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修正自己。我们就能达到在法身上和佛「同俱一法。同一法身」,就能达到这个「如意宝珠甘露药王」。这个「如意宝珠甘露药王」,「如意宝珠」前面解释了,「甘露药王」,世间人贫穷下贱,身体很差,各种疾病,所以大家都拜药师佛,希望能够得到身体的康复,所以「甘露药王」。
「金刚精进」,你看,这里边儿又把这个「精进」给拉进来了,又把这个「精进」加上两个字叫「金刚精进」。阿弥陀佛接你的时候会说一句话“汝勇猛精进故,我来接你”。所以大雄,大力,大勇,大猛,大势至,这个金刚精进很重要。没有金刚精进啊成就不了、圆满不了、坚固不了、不退不了。「常住真如」常住在实相当中,常住在一真法界当中,常住在真如当中,如如不动的内在的那个心性宝王当中。「常住真如宝王大印」我就会说,今天跟你们说是个法门。
『则末法世中于南阎浮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说,我今天给你们说这个经了,说在我们现在的世界当中,在末法的时候,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说得到佛舍利,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
『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信受受持。』
得了佛舍利,哪怕是一粒,分散一分,就这一粒,它这个舍利,讲信受受持,啊,信受受持。你拿到佛舍利以后,你首先非常宝贵它,非常很相信它,非常接受它,如法受持它,接受它的加持。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受受持」受持一粒这个舍利子。此舍利子
『即是法身释迦牟尼如来常住之体。』
说这个人呐,能拿到一粒佛舍利的人,他信受受持,他就是释迦牟尼佛如来法身的常住之体。
『是人即名大毗卢遮那。』
说这个人呐,信受受持佛舍利「即是法身释迦牟尼如来常住之体。此人即名大毗卢遮那。」信受受持佛舍利,你的心是心是佛,即心即佛,同俱一法,同一法身。你和佛的名字不一样,你和佛的内涵是一样的,你和佛的名字不一样,你和大毗卢遮那佛的内涵也是一样的。所以「是人即是法身释迦牟尼如来常住之体。是人即名大毗卢遮那佛。」这个人就是大毗卢遮那。
『亦名救世大阿阇梨耶。』
也叫救世大阿阇梨,就说是个来救世的人。那么
『持佛舍利诵此真言。即得如是名号。』
持佛舍利者“诵此真言”,就是刚才我们讲的这个啊。你要相信,你得到佛舍利,你信受受持佛舍利,原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信受受持。当知是人是佛舍利真是佛子。即是法身释迦牟尼如来常住之体。是人即名大毗卢遮那。亦名救世大阿阇梨耶。持佛舍利诵此真言。即得如是名号。」
『即名大智慧。善巧萨埵。』
这就是一句真言啊,什么真言呢?「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信受受持」,受持这一粒佛舍利,「当知是人是佛舍利真是佛子。即是法身释迦牟尼如来常住之体。是人即名大毗卢遮那。亦名救世大阿阇梨耶。持佛舍利诵此真言。即得如是名号。即名大智慧。善巧萨埵。」这佛经上讲的啊,那么你就讲啊,执佛舍利的那么多人,怎么没有看到有几个是救世大阿阇梨呐?是不是?这佛舍利一直有人拿着,是不是?怎么没看到有几个救世的人呢?何以故啊?啊?他拿着舍利子没有信受受持,要信受受持,得到佛舍利信受受持,这是一个整体,此人即是「真是佛子。亦是法身释迦牟尼如来常住之体。是人即名大毗卢遮那。亦名救世大阿阇梨耶。」
『若有人天一切大众。若持此咒思惟佛性礼敬舍利者。』
说「若有人天一切大众。若持此咒思惟佛性礼敬舍利者。」你这样如是思惟礼敬诸佛,礼敬舍利的人,你拿着这个舍利子,你恭敬它,礼拜它,亲近它,顶礼它,心存敬意,心存随喜,有什么样的功德力呢?
『消灭一切四重五逆谤法等。一切重罪一时消灭。』
「一切四重五逆谤法等一切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这些重罪一时消灭。你只要拜一下舍利子啊,你所犯的那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这一切重罪一时消灭,知道了没有。现在很多人呐,有很多疑惑。按照佛的说法来讲啊,受过五戒的人或受过十戒的人,如果犯了邪淫这个业,这就是等于是残花败柳,不堪重用,就没用了,就不能得受用了。
大悲寺很严格,有一位大德在那儿呆了一年半,考察合格,准备剃度出家。回家办离婚手续,手续办完了,要回大悲寺了。老婆说,我们夫妻一场,要走了,是不是?我们毕竟是夫妻嘛,最后走的时候呆一晚上。回去了,大悲寺的人就来审查,说回家跟老婆离婚了没有?说离了,哪天离的?3号离的。离婚以后有没有跟老婆在一起?4号在一起了。完了,你回去吧,不能剃度。说你法体已破啊,头天是你老婆,第二天就不是了。3号离婚了,就不是老婆了。不是老婆了,你跟她有关系就是邪淫,就不要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啊,那很多人都不能出家,都不能得法。但这个给你找到依据了啊,「若思惟佛性礼敬舍利者。消灭一切四重五逆谤法等一切重罪。一切重罪一时消灭。」不要念业障了啊。
『一切吉祥悉多成办。』
那好事儿一个一个都办成了,「一切吉祥悉多成办」。
『若有善男子及以女人。信心勇猛不懈怠。心思念佛性观察理趣消业成善。常忆讽诵持念。咒咀短寿怨害一时断灭。』
就是你说的所谓的短寿,所谓的业障,一时全部都能断灭。
『犹如劫火焚烧干草无有遗余。』
说你所谓的罪障啊,所谓的业障啊,一时断灭,断灭到什么程度啦?就像坏劫之火,地球分成、住、坏、空,坏劫之火,你们说坏劫之火,这个坏劫之火烧起来的时候,地上的草会不会烧啊?这坏劫之火要把地球都烧毁了,草能不能烧坏啊?你看释迦佛的文字多好啊!他说你这个业障消除到什么程度啊?「犹如劫火焚烧干草无有遗余。」犹如坏劫之火,那个火,大火烧起来了,把地球都要烧坏的大火,这么一场大火能不能把干草烧坏啊?「犹如劫火焚烧干草无有遗余。」当然了,是不是这样?你们人丢进去,人都烧死了,头发烧坏了没有,头发肯定烧坏了,是不是,一样的道理啊。
『若有众生悭贪业故』
他因为是悭贪的业
『生贫乏家。』
『多病痟衰造罪背善。应随地狱及诸难处。』
说如果有一个众生啊,他这个命特别不好,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又很多病,又很多业,然后他又造好多罪,又什么善事儿都不做,将来一定能到地狱、饿鬼、畜牲各种险处去轮回,说这种人呐,
『是人忏悔先世恶业。归依三宝敬信驮都。』
这个人忏悔过往的恶业,皈依三宝,信佛、信法、信僧。
『皈命本觉宝珠舍利。』
礼敬这个佛舍利。
『即作方便庄严道场。』
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方便的庄严的道场。
『劝请十方诸佛如来金刚藏身。不散全身碎身化身一切舍利。办备香花消罪生福。何况依法结印诵咒观念自性。心中常住如来大威德舍利。一切悉地即得成就。』
刚才我讲啊,就是说这就讲这个消除罪业,自然能消除一切罪业,消除到什么程度呢?像坏劫之火焚烧干草那样没有遗余,没有遗憾,没有遗留下任何的东西。所有的业力、所有的业障一时焚烧殆尽,焚烧殆尽。说这个业障深重的人呐,来依法,皈依三宝,皈命佛舍利,顶礼佛舍利,劝请十方诸佛如来舍利光临坛场,灌顶加被,「一切悉地即得成就」。说
『虽不入大曼陀罗灌顶坛场。得入福智平等三昧耶。受得诸佛许可法门甚深秘密大灌顶法。即时证得佛性智海大龙王印。』
这个舍利子,我礼拜一下的功德力就这么大,这是礼拜佛舍利的功德力,能灭业障,能灭重罪。一切重罪一时消灭。一切吉祥悉多成办。一切业力一时断灭。犹如劫火焚烧干草无有遗余。
『复告金刚手言。』
佛祖说。
『未来世中于南阎浮提。』
接着听啊,在我们这个世界。
『所有极重恶人』
极重恶人,犯五逆十恶的恶人
『及以恶畜。』
恶人或者恶畜,畜牲。
『于命终时』
在他命终的时候。
『遇得有大度量深智上慧。具大慈悲救世大智菩萨。救世大智尊者。』
遇到一个好人,什么人?有「大度量深智上慧。有大慈悲救世大智」。那么这个尊者
『急取舍利所在之处』
这个尊者拿了一个道具,什么道具呢,取这个佛舍利所在之处
『殿堂塔下之土。』
就是舍利塔塔下的土,把这个土取过来,
『汲于净水洗此净土。』
用水把这个土洗净,「洗此净土」,把这个土洗干净以后,实际上剩下的是沙子,我们所说的金光明沙,就是这类东西,你把这个舍利塔底下的土洗干净,用这个净土。
『灌其恶人等类口中及洒顶上。』
就是说我们把这个土啊,洗好的这个土,灌到这个恶人或者恶畜的嘴巴里边儿,或者洒到他的头顶上边,就灌其口中及洒其顶上。
『其人临命终时。』
这个人临命终的时候啊,
『恼乱皆息善住正念。渐生惭愧弃舍生死。发往生意当得往生。速证法身之位。』
你看,这个舍利子塔下的土有这个妙用,知道了没有?把这个土抓一把,洗干净,塞到他嘴里边,洒到他头顶上去,「此等恶人及恶畜即能临命终时恼乱皆息善住正念。渐生惭愧弃舍生死。发往生意当得往生。」因为佛舍利能量,佛舍利加持舍利塔下的土,这个土啊也有了能量,这个土的能量有多大呢?能够让这个恶人及恶畜安住正念,恼乱皆息,渐生惭愧,弃舍生死。惭愧心自然生出来了,自然能够超越生死,自然能够发往生意,并能当得往生。往生了还不说,能速证法身之位,好不好啊?舍利子功德大不大?这个佛经上它先讲外围,再讲中间。先讲外围的,「速证法身之位」。
『若有比丘及四辈弟子。于末法中法欲灭时。一切有情欲得成就大悉地法。依前法要造作塔婆。其量大小随力所办。』
说你们四众弟子,你们闻到这个《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之后啊,你想成就这个法要,你要造一个塔,造一个什么塔?舍利塔。舍利塔怎么造呢?「其量大小」这个塔的大小「随力所办」,随你自己的能力。
『金银水精及土木安置佛骨。』
金的、银的、水精的、或者没有钱——土的、木头的都可以,来安置这个佛舍利。
『若薄福者不得舍利者。』
这个人没有福,得不到佛舍利,怎么办呢?「若薄福者不得舍利者」。
『以金银铜铁摩尼海宝。』
弄块金子,弄块银子,弄块铜,弄块铁片子,摩尼海宝。
『牛王鹿王珍珠玛瑙。灵石奇木如芥子许。』
你实在找不到好的了,你到河里边儿捡一块河卵蛋子,这河里边捡一块好石头,灵石奇木,灵石,找块好木头,多大呢?「如芥子许」,就这么丁点儿。
『号曰驮都安置塔婆及宝箧箱。』
就是舍利塔,然后「如芥子许」的灵石奇木、珍珠玛瑙、金银水精都可以。你找不到舍利子怎么办呢?你就找这个灵石奇木,珍珠玛瑙,多少粒呢?
『其数六粒乃至七粒以为最上数。乃至一粒以为最下数。礼拜供养顿雨七宝如雨盛降。四种大法三种悉地一时圆满。』
就是说什么意思呢?这个人穷,可怜巴巴,得不到佛舍利,你就弄一块石头,你实在穷得没法了,你就到地里找一块灵石,奇木,「如芥子许」。你要是有本事,你就搞块金子,银子,玛瑙,珍珠都可以。然后「其数六粒乃至七粒以为最上数,一粒为最下数。」然后你把这个当佛舍利,放在塔里边儿供养。那么「礼拜供养顿雨七宝如雨盛降。四种大法三种悉地一时圆满。」就能成就供养舍利的妙德。
『善男子等汝等当知如来舍利即是无上世间难有。诸菩萨等亦难值遇。』
碰到舍利子非常困难。
『何况世间诸凡夫类。』
何况世间的凡夫欲子呢,诸菩萨都难值难遇,世间的凡夫俗子又有几个人能碰到佛舍利呢?
『此佛舍利即是无相摩尼。即是真性如意宝珠。即是秘密大精进也。十方佛土所有庄严之宝。如意幢幡摩尼璎珞。珠帘玉床真珠天盖。七宝屏风众彩卧具。如是妙物等类。最胜珍宝不能为价。亦复无器得置。是故此经中说。用团圆之物。可置舍利。』
就是说你要怎么样去装这个舍利子呢?当然了,你可以取「十方佛所所有庄严之宝。如意幢幡摩尼璎珞。珠帘玉床真珠天盖。七宝屏风众彩卧具。」所有妙物,「最胜珍宝」你买不到,实际上这讲什么呢?「用团圆之物。可置舍利。」
『如汝心形如佛心形。』
这句话非常重要啊。
『汝心佛心互相置故。汝体佛体相互融故。既相互融性即非二佛身。舍利可如是持。』
怎么样去持佛舍利呢?用一个团圆之物就可以放置佛舍利。如果你得不到佛舍利,你就找灵石,奇木,你的种种宝贝,最珍贵的宝贝来代替,当做是佛舍利来供养。那么舍利子最好放在哪里呢?最好放在你的心上,那么这句话非常重要,「如汝心形如佛心形。汝心佛心互相置故」。我问你啊,你的心在不在佛的心里边?佛大慈大悲,悲悯众生,你的心都在他的心里边,对不对?他的心在不在你的心里边?所以「汝心佛心互相置故。汝体佛体相互融故。」有没有相互融通啊,有没有?说你的心和佛的心相互置,你的体和佛的体相互融故,「即相互融故,性即非二」本自一体,本自一心,本是一家,是心本是佛,即心本即佛,只是我们迷恋得太久太久。舍利子离我们远不远啊?关键是心上持佛舍利,不是相上持佛舍利,知道吧。相上持佛舍利,那你就要去找佛舍利,就要拜佛舍利。心上持佛舍利,把佛舍利放到你的心上。
我们现在呢,舍利子坛城建起来了,唯一缺的是什么呢?给舍利子坛城设一个屏障,这屏障设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把舍利子放进去,几千粒,上万粒舍利子,非常殊胜。那么你到了那个名山大川,哪个川,哪个山,它也不见得有上万粒舍利子。所以我们围绕这个舍利坛城,这个舍利子能不能放到你心上啊?所以「汝心佛心相互置故。汝体佛体相互融故。即相互融性即非二。」本是一家,本自同体,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心本是佛,即心当即佛。安住当下,只管念佛,好不好?再往下看啊。
『亦可安置五轮塔中。亦可安置多宝塔中。亦可安置三股塔中。亦可安置五股塔中。亦可安置独股塔中。同前置物互融。不异证位平等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众等。得受持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常行恭敬常带者。』
就是说这个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常行恭敬常带者。」带着这个佛舍利的人,你的心上可不可以带上它,心带上也一样的啊。
『此人所到之处。』
你所在所到之处啊,
『悉成金刚界大曼陀罗。』
就是你所到之处皆是金刚坛城,
『所亲近一切之物。』
所到之处就是金刚坛城,「所亲近一切之物。」
『皆成四种法身之体。若近男近女若近牛若近马。若近狗若近猫。若近一切飞鸟禽走兽虫蛛畜生等有情类。』
说这个佩带佛舍利之人啊,也包括你们心上持佛舍利之人,要信受受持啊,跟他同心同愿,同一法身,俱同一法,同一法身,知道了吗?这才叫持佛舍利。你老想着五欲六尘,贪嗔痴慢那就不行。那么「此人所近男所近女」,你所接近的男人,你所接近的女人,你所接近的牛,你所接近的马,你所接近的狗,你所接近的猫,你所接近的一切飞鸟走兽,你所接触的一切的虫子,一切的蜘蛛,一切的畜牲等有情类,就是因为接近你的缘故啊。
『悉令当生即入菩提初门。令得菩萨初位。』
好不好?这些因为接近你的缘故,他当生即能进入菩提初门,得菩萨初位,好不好啊?蚂蚁,臭虫,一切有情都会得到这个东西。
有一天,我们带着一万粒舍利子,从北京回宝峰寺。北京到宝峰寺只有600公里啊。600公里,正常开车6个小时,高速上足够了,是吧。这一天,比较劳累,我们坐在车上,北京一位老总开车,我们两个坐在车上,然后寻思他开车,6个小时,5、6个小时就到家了,在车上打打坐,这一坐进入角色。大概过了四、五个小时,我就问这个车到哪儿了?一看导航,离宝峰寺还有六百公里,还有六百公里,说离石家庄还有三百公里,我说这啥地方?路上一个车都没有,路可宽,灯可明,隧道什么路都有。然后好家伙,这就不知道到哪儿转了四个小时,不是说上了高速走错道儿了,它走错道了不越走越远,是不是。四个小时走错道不越走越远嘛,它应该六百公里,走了四个小时,走了三百公里,六百加三百应该九百公里,对不对?他没走错道,他不知道在哪儿走了?就在那儿开车开了四个小时。后来我们又开车往回赶。结果走着走着,又迷迷瞪瞪,又走错路。反正我估计啊,这个鬼神啊,哪个地方的鬼神都高兴这舍利子,这边儿截一下,那边儿截一下。到处转一圈儿,你看看,结果本来六个小时可以到宝峰寺,我们走了十二个小时。所以你看看,这个它们都截这个东西啊。那你想想舍利子所到之处,众生皆欢喜,你看这儿讲「若近男若近女。若近牛若近马。若近狗若近猫。若近一切飞留鸟禽兽虫蛛畜牲等有情类。悉令当生进入菩提门。令得菩萨初位。」就因为接近你一下的缘故,就能入菩萨初位。
尔时世尊就说了一个咒,咱们不学这个咒啊。这怎么诵咒就不讲了。
『若得佛舍利者。不论净秽随身供养。』
就是说,你拿着这个佛舍利啊,「不论净秽」,净是清净的净,秽是污秽的秽,「随身供养」带在身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去,然后你供养这个舍利子的清净心不变。
『不离臆胸诃栗多妙莲华间。』
就说不离开你的身体,
『常念佛德昼夜不息。』
若得到佛舍利的这个人,佩带佛舍利的这个人,「常念佛德昼夜不息」,不论净秽随处、随身都带着个舍利子,那此种人啊。
『现身证得佛清净身住金刚顶。』
说这个人就能「现身证得佛清净身住金刚顶」。
『是人名曰持佛身者持金刚者持宝法者。是大菩萨摩诃萨。』
如果我们把这个般舟僧团看作是一个整体,大家在舍利子坛城,昼夜不息,绕佛不断,随时供养,那么我们就「现身证得佛清净身住金刚顶。名曰持佛身者。名曰持金刚者。名曰持宝法者。」名曰大菩萨摩诃萨,好不好啊?所以这个舍利子非常殊胜啊。你看看你就带着舍利子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常念佛德,昼夜不息,现身必能证得佛的清净之身,能够住在金刚之顶。不仅证得佛的清净身,住在金刚之顶,还可以名副其实地叫做「持佛身者」。持是坚持的持,佛身就是佛的身体,「持佛身者」。「持金刚者」,就是说你呐,持金刚。「持宝法者」。「是大菩萨摩诃萨」,就给你授记了,是什么?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里边的大菩萨。菩萨摩诃萨就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菩萨就是菩萨,菩萨摩诃萨就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大菩萨摩诃萨」就是大大的一生补处的大菩萨。
那么祝愿我们的僧团,我们大家一体都成为大菩萨摩诃萨,好不好?所以你们要昼夜绕佛不断,知道了吧。「常念佛德昼夜不息」好不好?排除万难啊。
『佛复告言。善男子等。假使世间若有愚童有情愚夫有情。愚惑有情老耄妇女愚痴僧尼。如是有情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及与舍利所置之物。』
说如果碰到一个非常愚痴的人,或者是一个愚痴的童年,或者愚痴的僧尼,老衰的妇女。这种人得到佛舍利,一粒,或者一粒当中分散一分,「及与舍利所置之物」,或者没得到舍利子,得到了装舍利子的东西,或者是包舍利子的那块布,或者是装舍利子的那块铜铁之物,带于身上,她就把那个装舍利子的那个东西,或者包舍利子的那块布,带在身上,不论昼夜。
『于身上不论昼夜。若净若不净。若触若不触。不离其身常可带之。』
就这个人呐,最愚痴的愚童,把这个东西带在身上,「不论昼夜。若净若不净。若触若不触。不离其身常可带之。」
『所获功德无有所计比量。』带在哪里呢?
『若顶上若颈上。』头顶上,脖子上,
『若心前若背后。若两胁若腰间带舍利者。譬如世间犀牛之角。若人带之离水六尺。带舍利者亦复如是。』
你看啊,带舍利子的功德是什么?包括你带舍利子的那块布,那块铁皮,这个人有多大的功德呢?
『离一切罪业恶业恶趣不能染着。』
离一切罪业,一切罪都离了,一切恶业也离开了,三恶道也不去了,「一切罪业恶业恶趣不能染着」。
『善根渐生恶障渐离。』
善根啊,一天一天滋长,恶障一天一天渐离。
『善人自遇恶人自去。』
善人自然就都来了,恶人自然都跑了。
『所作事业皆同佛行。』
你所做的事儿都是佛所做的事儿,「所作事业皆同佛行」。
『同释迦牟尼如来故。其身即是世间应化故。』
他的身体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应化身,是来世间示现的,是来应化的,是人「其身即是世间应化故」。
『即是清净法身大毗卢遮那佛。其人必入大涅槃位。』
这个人毕竟要进入大涅槃位,
『于现身中证得无相法身大精进峰。』
现身就证得无相的法身大精进峰,证入了大精进的最高山峰,最高峰顶的位置。那么佩带舍利或者佩带跟这个舍利有关的东西的这些人,「即能离一切罪业恶业恶趣不能染着。善根渐生恶障渐离。善人自遇恶人自去。所做事业皆同佛行。」同到什么程度啊?同释迦牟尼佛一样,一样到什么程度啊?说他的身即是释迦牟尼佛的应化身,他就是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这个人必定能够进入大涅槃位,于现身中证得无相法身大精进峰。
当年啊,我看到《贤护经》上讲啊,「障消愿满。随所愿欲。如意即成。」我看到这高兴得不行,我就生了个调皮的心,我说「随所愿欲。如意即成。」我说这么好玩儿,我说这太好了。当时是正月初五,我上海的一个徒弟回家过年去了。那个徒弟很得力,行法非常精进。然后我说随所愿欲,如意即成,我说让他来,初五让他来。初五最后一天不可能来的,说完了我就后悔,我说这不是开玩笑吗,是不是。结果当天晚上行法的时候,他真来了,真的就在跟前儿,真真切切的,哎呀,我说我信了,我服了,可不能开玩笑了。这个事儿也能成,「随所愿欲。如意即成。」真是这样。这个“善人自来恶人自去”,也是这样。
你看看所到之处皆是金刚曼陀罗坛城啊,都是金刚坛城。说句实在话,咱们般舟啊历遇坎坷曲折,但你们说遇到的坏人多还是好人多啊,都是好人多啊,是不是好人多啊?我们所在之处虽然遇到困难,但是哪一步我们没有走对啊,都走对了,哪一步都度众生了,哪一步都入金刚曼陀罗坛城啊,真是这样。
『是故当知十二大天金刚天等。一切灵祇常当守护。』
一切灵祇常当守护我们啊。
『寿命延长见百秋已。』
看似大家活个一百岁都没问题了。
『命终决定上生都史多天宫闻法爱乐。更随志愿亦得往生十方净土。』
你看你佩带个佛舍利的布,佩带个佛舍利的铁片儿,佩带佛舍利,那你就能“命终决定上天受乐,更随志愿往生十方净土”,想到哪去就到那儿去。
『见佛闻法证不退地。若有众生即身成佛欲度有情。结有情与诸佛平等一相妙智大印。』
这讲结印的,这不讲了。即说咒曰,这不讲了啊。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十方一切如来真身化身。舍利菩萨摩诃萨。十方佛刹金刚萨埵菩萨摩诃萨。金刚王金刚爱菩萨等。一切金刚族眷属夜叉大将诸忿怒众。曼殊师利观自在虚空藏宝积宝幢等诸大菩萨。莲华眼莲华族等诸大士。梵释护世十二大天。持明轮仙魔王人王。大海主娑竭罗龙王。无热恼池龙王善如龙王女等。一切大众闻持秘法。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部经典很短,讲了舍利子的功德力。佩带佛舍利及佩带佛舍利的布,佩带佛舍利,安置佛舍利的物等,或者心放佛舍利。等于这个《佛说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这部经典讲完了以后,一切大众得无生法忍。
大家想想看,这个也可以说,舍利子的安排是佛走了以后,佛涅槃以后给我们的一项安排。以舍利之物来接引众生,以舍利子的装置舍利之物和舍利塔下之土来广度有情众生,跟我们结缘。那么你们想想看,我们有缘能够结缘到上万粒的舍利子,这个各种舍利。那么大家想想看,大家有福没福啊?然后你们又天天绕着舍利子,转圈儿念佛有没有福啊?太大的福报了,是不是?那么装置佛舍利之物,这舍利坛城舍利子放在这儿,整个坛城是一个整体,整个念佛堂是一个整体,你们的衣服,你们的人,都是包装佛舍利之物,对不对?别笑,对不对啊?跟佛舍利都融为一体了嘛,是不是啊?「汝心佛心相互置故。汝体佛体相互融故。」有没有相互置,有没有相互融啊?本是一家,本自一体,是心是佛,即心即佛,天天跟佛的真身舍利在一起,天天跟这个宇宙法界当中最高的能量体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观音菩萨的肚子里边(注:念佛堂在一个高大庄严的观音菩萨像下面),是不是观音菩萨的肚子里边,在观音大士的肚子里边。你们天天在里边转啊转啊,转啊转,能量都让你们具足了,一律都跑不出去。
你们能不能得无生法忍啊?还想别的事儿吧,还想回家不?想五欲六尘不?就不想了,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真的不想五欲六尘了,真的觉悟了,真的得佛的能量的加持了,真的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清除邪见,俱同一法,同一法身,你法上见佛,心上见佛,抛弃一切相,破一切相,是心是佛,即心即佛,得佛舍利能量加持。是人所到之处皆是金刚曼陀罗坛城。其人所近男、所近女、所近猫、所近狗、所近虫蚁皆得菩萨初位。这个用舍利塔下的土来灌恶人的嘴或者洒其顶上,其人临死之时必能恼乱皆息,安住正念,生惭愧心,弃舍生死,发往生意,当得往生。然后,佩带佛舍利及舍利之物者,一切业障皆能消除。如劫火——坏劫之火烧遍干草,无有遗余。一切业障皆得消除,一切吉祥自得成办,一切圆满皆得究竟,好不好?(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