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21607视师如佛 依教奉行

2013-07-12 03:07:00.0

他讲第一条“视师如佛”,这一条非常好。他拜《般舟三昧经》没有白拜,拜出“视师如佛”。那个修总比你福报好,她不是拜经得到的,她是看到我们两旁竖的字牌“视师如佛”,她说对呀,我为什么不把师父看做佛啊?把师父看做佛,视师如佛是修行,是受用,不是一个态度,知道吧。你把它当作一个态度就完了,当态度就完了,就不究竟不圆满了。你把视师是佛当作一种修行。《般舟三昧经》上确实讲的,般舟成就的第一妙诀是要视师如佛。不视师如佛,你得的都不是佛的受用,根本上就打了折扣,你都没有得佛的受用,能成佛吗?成不了。
  那么反过来,就是一个平常人,他只要来教你佛法,你能不能得佛的受用啊?你都可以。得不得受用在你,他是一个缘起而已。再说不好听的,我不过是你们一个道具而已,这个道具你用来得佛的受用,这叫“视师如佛”的本意。那么你能得佛的受用,你的受用都是佛的受用,才可能圆满成佛,是这个道理啊。当然,我讲法有一个特点,我都讲大实话,单刀直入,讲白话,不绕弯子,不引经据典,不找论据,知道吧。我就告诉你这样做就对了,你去做就有受用,因为没有时间跟你绕弯子。这是讲视师如佛,它是一种真实的受用的过程。
  “视师如佛”,首先一条你就不会思惟师父对和错,长和短。一般来讲的话,你们看师父都是一个分别心。首先,要把师父看成跟你想的一样,你觉得找到知己了,然后认同了,然后你才肯视师如佛。那就是说,你按照你的知见来框师父,这个就很影响你的信心,非常影响你的信心。你只有不思惟师父不测度师父的时候,只有视师如佛的过程当中,你才能得佛真实受用。何况师父传的是般舟之法,是正法的最典型的代表,行的是般舟三昧,你们都看在眼里,是不是啊?师父是身体力行,并不是说让你们玩,自己不玩,是不是啊?你们看到师父房间床也没有。然后呢,你们看到师父发愿代大家受苦、受难、受业、受报,师父是真干真修,真教导你们,没有其它任何的东西。然后你不理解的地方不要管,你只管……你想想看啊,你说如果阿弥陀佛来教我们般舟三昧会怎样教?(弟子:就像师父这样教)所以呀,如果你如是思惟,你就去这样想,如是思惟如是想,你就有个观成就,你把师父当阿弥陀佛,就有阿弥陀佛的受用。然后阿弥陀佛你经常看不到,但是师父你可以经常看得到,是不是啊?有形有相、有声有色,那么你就能真的得佛受用,所以这个直截了当。
  你看看,修总她就天然地有这种信心。她在房间里就跟我妹妹讲,师父说让我跳火坑,我就一定跳火坑,因为师父说的,这一定对,跳了火坑一定能得利益。她就这样想啊,脑袋就简单到这一点,所以你看她真的老实啊。她把这二十个老总搞过来,别人看像个疯子一样啊。你说二十个省市的业务,这老总都揪过来,还要求人家把电话都关上,都不准接电话,还不是一天,一来就四天四夜,这四天四夜不让接电话,就等于他们休克四天四夜,各个省的业务休克四天四夜,不是你一个人呢。所以她这个气魄,她这个胆量不得了!为啥?她说师父说的,三天四夜修行的时候不能接电话,不能发短信,不能喝水,不给他们喝水。你看,她就这样做的。但是,你们觉得这个女人就是机械教条,没有循序渐进,哪有一上来就让这二十来个人,毫无基础的人就过来,“你们跟我行吧,我能行了十天十一夜,你们三天四夜肯定没问题”。然后就把人都诓来了,那行得真困难哪,知道吧。你想这些人不是各个都能放得下的,是不是啊?但是,她这样做,最后成功没成功啊?圆满成功了!那些最苦的最磕头求饶的最后都感激她呀,最后都说这个好,行般舟行得确实好,非常好。后来他们一致:师父不管到哪个省,一定要给我们打电话,给我们机会,我们车子接接送送,每个县每个城市我们都有车子,都有接待的人员,就算我们不能亲自陪你,我们也会有人接待你。你看他们发自内心的这份恭敬,而且很多人发愿回去以后好好行。你说她成功不成功啊?要不是这个铁娘子把门,不知道跑走多少人,知道吧!所以她依教奉行,她真的得到了利益,得到大利益。
  那么师父,第一,比你爸爸关心你不?比你妈妈爱护你不?比你奶奶照顾你不?是设身处地替你着想不?是不是啊?你就这样去观,这样去想,然后你主动地接受这种管理,这一定是为你好,对不对?就像你那天讲的,师父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确实。那师父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依教奉行,做过了才知道。就像这个步法,要不做,你没有这么深的体会。你现在一做以后,你看看他,他虽然说话比较激动,但是一合相念佛的诀要、绝招他是得到了。他的发音他的动作和节奏都是对的,就是节奏快了一点,心不是太平,不是太和,不是太定,心平和淡定就更好了。所以要依教奉行,确实视师如佛依教奉行,你就能得受用,得真实的受用。然后呢,你就会把师父的话当话了。现在很多人很吃亏呀,绕了一大圈才知道:哎呀!师父讲的真对,原来这个师父早就讲了,为什么我不认真对待?为什么?就吃亏了。如果一上来他视师如佛,依教奉行,他不去辨别不去思惟,“师父讲的这样去做,不管想,那我就不要管它”,那他就是省了好多劲,你知道吧?
  你这个也是天才,痛也是阿弥陀佛,不痛也是阿弥陀佛。是也是阿弥陀佛,非也是阿弥陀佛。讲理也是阿弥陀佛,不讲理也是阿弥陀佛。苦也是、痛也是、睡也是,全部是阿弥陀佛。你这个咒子不错,你们记住了没有?它这个是这样的,你们在过关的时候,要过是非对错关。因为你这个关口不过啊,你这个分别心一直在起。你分别心在起的时候呢,你看谁都不对劲,看环境也不对劲,听声音也不对劲,然后你怎么思想怎么不对劲,心就是永远不平的,没有平,也没有定,也没有和,“平、定、和”三个字一个字都不占,你就在痛苦的煎熬当中,是不是啊?思想不平,心不平,身体能不能平啊?身体不平,会不会积累毛病啊?就积累各种各样的毛病啊。在这儿行,你也是不平静地行,那你跑到寮房就是更极端的,变成睡了,不是行了。那么最主要,他提供一个反面教材,回寮房能不能解决问题啊?(弟子:不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回寮房,所以锁寮房就对了。为什么你能回去?没锁上门,锁上门就不会有这问题。
  这个是讲的视师如佛啊,它是一个甚大的修行,能够从中得到最大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你看的是《佛说般舟三昧经》六千多字的这部经,讲视师如佛讲的还少,你要看《大集贤护经》那个六万多字的,那个经典里边讲视师如佛,那讲的就多了,更多了。这个要“如臣事主”,就是像大臣侍奉皇帝一样,如奴事主,如子事父等等,怎么做有一套行为的规范,它这个也都是在修行。就像你刚才讲的,用身体给师父礼拜,培养自己的恭敬心,身恭敬了心就能生出来,道理一样的。所以视师如佛确实是修行的一个诀窍。
  他拜了经,然后读了经之后,生出了这份心。生出这份心之后,然后去认真地体会身法、心法和声音之法。然后他亲身体证,那你说谁不会走路?谁不会想事?谁不会发声音啊?可是这里边有法,有无上微妙之法,他体会到了。体会到了以后,用这个无上微妙之法痛快地过了昏沉关、苦痛关和境界关,其实你还过了一个情绪的关、环境的关、是非的关等等关都过了,然后法喜充满。他用正念正行的方法达到这个效果,他不是外动,不是粗动,就好像你说他们扭他们跳,还是外动还是粗动,不是你这个内动,内在的一合相的这个动。内动以后确实解决问题,用一合相念佛的方法,体现这种共振念佛。因为以前我们专门讲过声音,专门讲过心法,专门讲过身法,今天就不重复这些问题,就是提醒大家这个问题的重要程度和重要性。
  那么这个心法,不看是非,不见是非,不思惟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非常重要。其实修总得到利益,她在这方面得到的利益非常大。她到了这儿,师父讲了不看是非不传是非,她就什么也不看。她很简单,她没有经过你这个逻辑,她不需要的,她直接受用,知道吧?你是想了半天才受了用,她是没想直接受用,所以人很傻。你就把师父当佛看,你就把佛说的话直接受用就好。但是我们人总是要想明白了才肯去做,但是往往想明白了也做不明白,其实做明白了自然就都明白了。佛法真的是做过才知道,师父给你们讲的般舟的行法,就是做过了你就都知道都明白了。
  我最近非常高兴,最近来了一位大德,出去买了很多东西,给大家送,给这些光头师父们送吃的,没有一个师父收他的东西。说我们过午不食,不吃零食,大家都不收他的东西。最后他说,这怎么办呢?我买了这么多东西,送不出去。他找了个有头发的给他送,这个人终于接受了他的东西,他高兴得不得了,有人接受他的东西。他说看样子,有头发的还是修行不够,没头发才好。就说明大家最近都进步了,不吃零食确实是修行的一个诀窍。
  你们看师父的《般舟文集》,包括最近我们贾总花了几万块钱,发心印了一部非常漂亮的《佛说般舟三昧经》,里边包括般舟经行的核心问题的一些选编。最近我们的演舟师编了一部《精华录》,就是把各个地方讲法的一些核心的观点提升出来,编得不错。太原法会东西也出来了,文字的东西逐渐就完善了,视频的资料演雨师也编了很多。我们最近在进唱戏机,直接可以看图像声音,将来视频资料的手段会越来越齐全,大家多看一看。那个听下来确实……你如果不思惟对错,不思惟道理,你只管去做,你去做就会得到非常大的受用。是这样,一定要去做,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