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1926对步法的三条提醒
2014-07-10 06:26:00.0
这个步法非常重要啊,基本功啊!有的说心法重要,心法重要在哪儿?体现在步法上,步法体现的是你的心法,你步法没有,有心法吗?乱弹琴。你的心体现在你的脚步上,你的心不在别处,不在你的心里边,你的脚步上要能体现才管用,体现不了不管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谬论,“啊,步法那么重要吗?”你们到时候就知道苦头啦,要闭关的时候那才苦呢!演萌给你们示现那什么叫苦,基本功不够,心法步态不够,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怎么样体现这个“定意法”呢?“定意法”要在步法里边的每一个细节上去定。其实我观察大家的步法,大家走得很辛苦,有三条没有掌握好。三条没有掌握好,那你就多付三倍的努力,得三分之一的功德。
第一条,就是说大家念佛的时候啊,还是掌握不好这个慢中带快,这个慢劲儿就体现你的心法呀,慢体现你什么样的心,体现什么样的定意呢?有把握呀,从容不迫呀,如如不动的心地呀,所以要慢。提起来要慢呐,你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从来你们唱不出这样的节奏,要往前赶。节奏唱慢了,心态才能稳呐,每一步才从容不迫呀。节奏唱不慢,这不行。它“慢”体现你的心法,你就慢不下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看,整个像个战斗机一样的,它不慢呐,它这个慢劲儿出不来。慢劲儿出来了,那才能体现从容不迫,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充分地受用。所以慢,抬起来要慢。你看,要慢呐,提起来,“阿—”。这个要用手来表现比较好一点啊,你们现在都是这样子,“阿弥陀佛(注:用手示范踏步)”,它没有慢,都只有快,只体现一个快字。这个应该是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就讲,这个像个打桩机一样,提起来,急啥,不要着急。放下来的时候自由落体,慢慢放,由慢到快,到底下,慢中带快,整个动作是慢的。那么快,什么时候快呢,接触地面,在这个节点——节奏之点,节点共振的时候才快,“阿-弥-陀-佛-”,这节点,节点来了再快,节点没来不要盲目快,盲目快就抢节奏,盲目快心就躁,心就急,这是心法。所以要慢中带快。哎,慢中带快你提起动作来游刃有余啊,你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慢了心才不慌呢,才不躁啊,才不浮啊,才不心浮气躁啊,所以要体现这个“慢”字。
你们就记住大力踏用力喊,“阿-弥-陀-佛-(示范错误的步法)”,还有的这样子,“阿-弥-陀-佛-、阿-弥-陀(示范错误的步法)”,可别把我这个摄像拍出去给你们学了啊,这个是不对的。不要搞的作意这么重,好像抬起一块大石头,然后再砸下去。“阿-弥-陀-(示范错误的步法)”,这个发狠呢,不需要这样。步法它不是有一个标准要做成一个什么姿势、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力度,它只是一个辅助的,帮助你平衡身体、平衡身心,身心共融共振,念佛的一个方便而已。所以要慢啊,慢中带快,慢体现一种定,快也体现一种定。慢体现的是人身的这种处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心。快体现得是什么?是在节点、节奏点找到的时候,果断地、快速地共振,那叫快。啊,慢中带快。
快中又带慢,就是说,在接触地面瞬间的这一刹那儿,四两拨千斤,顺带的快一点,“阿-”,不是“阿--”,你这不是顺带的快,你这是声嘶力竭。哎,快中又带慢,快中不是死命快,“阿!”,不是这样子的,是“阿”,诶,四两拨千斤,落下地面的瞬间,这是身体重力的一种自然地转换,没有另外的力。脚另外用力就不对了,腿另外用力也不对,心另外用力也不对,没有别的力,就是把这个身体的重心移过来,移到这个脚上,“阿-弥-陀-佛-”,你看了吧,换句话说,只在那个重力点上有一个借力打力的味道。
“举重若轻、稳如泰山”八个字,提起脚步的时候“举重若轻”,悠哉游哉,你看“阿-弥-陀-佛-”;踏下去的时候“稳如泰山”,如泰山压顶,“唰”,“阿-弥-陀-佛-”。哎,这个轻和重的关系、快和慢的关系,充分地体现了你的心法,体现了你的定意,体现了你的定啊。这样把快和慢处理好了,共振和共振的准备工作处理好了,那这是一点。这点非常重要,这点掌握好了,所谓作意的轻和重就体现在这里。作意自然了,作意自然而然毫不着力,你这个修行才入佳境,才能走起来不累,才能走起来享受。你们都普遍为什么累呀,作意两个极端,一是太重,先开始太重到后来就开始“阿-弥-陀-佛-”,懒了,嘴巴也懒了,腿也懒了。端心正念,它是修行啊,不是态度啊,始终你的心要端,念要正。端和正作为一个什么?作为一个修行的动词,不要作为一个名词“端正”。“端”是一个修行的行为,“正”是一个修行的行为,时时刻刻处处“端心正念”就是修行,甚大修行、细微的修行,也是最原始的修行、最根本的修行、最基础的修行、最重要的修行。“端心正念”、“端”、“正”,对静坐的人尤其如此,对经行的人也尤其如此。
那么,这是讲的什么呢,你第一个要点“慢中带快”、“快中带慢”、“轻中带重”、“重中带轻”,把这个火候掌握好了作意就对了。这一点呢大家都处理不好,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人甚至九十的人都没处理好,我都讲了N遍了大家一直不重视这个问题。那么你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你的心永远解放不了。
“踏”和“喊”是一个动词,是一个不稳定态,你光把这个老是作意在不稳定态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一个重作意态,是一个不稳定态,这个不稳定态修行怎么能……为什么我们这个般舟法能够这么风行天下呢?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要素在里边,能破昏沉,能破散乱,能破掉举。但是呢,破昏沉散乱掉举,不能一直是破啊,一直是破这怎么能得定呢,一直是破怎么能长久呢,心法上是不完善的。
那么只有这样把慢和快、轻和重结合起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就这样会累吗,有份量吗,是不是举重若轻啊?哎,走一晚上,走90天都不会累。身如鸿毛啊,轻如鸿毛啊,轻柔,所以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当下体现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起来柔软的连一点骨头都没有,但其实呢,它这个很有骨气,在那个刹那之间,“阿”,这个爆发音。那其中有一个要点大家要掌握着,爆发音“阿”,它不是“阿~~”,它是“阿、阿、阿”,你仔细体会这种妙处,那个“阿~~”,这身体共振共鸣不了。或者是一种没有点位的共振“阿—”。你“阿、阿”,你体会全身共振那种感觉。“阿”,身体很爽快,很过瘾,它很放松,我不知道怎么说这个状态,它是一种特定的一种有活力的状态,“阿”,画龙点睛的一种状态,“阿-弥-陀-佛-”,这是一点。这个慢和快的心法你掌握不好,你这个修行啊打一半的折扣。所以慢中带快啊,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注意啊,很多人你发现,你们这个……我说燃灯寺是个宝地,为什么宝地,这个台阶你不要去痛恨这个台阶,这个台阶帮你大忙了。帮你大忙在哪儿?我告诉你啊,提气!身体要提起来跟节奏,你不跟节奏上下台阶累死你,你跟节奏如履平地。提气,提起来。世间人为什么堕落呢?你看啊,第一挺肚子,第二拖尸,就是这样走。是不是啊?你去观察所有的人,肚子都不收的,尤其是现在肥胖的人比较多,所以肥胖的人就是拖尸鬼啊,拖着尸体走啊。拖尸鬼,你体会这个“拖”字,提起来还拖不拖啦?这是你要对付这个拖字你就要提起来。
但提起来怎样才能提得妙呢?如果你呼吸不配合啊,那就不妙,呼吸一配合,你看(示范),看了吧,这个腹部收进去,但是不要(示范:过分刻意去收腹),没必要,知道吧。腹部微收,“阿-弥-陀-”,腹部微收非常重要。腹部一微收身体在一个平面上了,知道吧,腹部不收身体是个什么型啊,弓字型是吧,挺着个肚子嘛不是弓字型嘛,是不是啊?腹部不收就变成弓字型了啊。那么这个拖尸,一个是拖,一个是弓,分两个特点。你呀,始终顺遂了堕落的力量,因为地球万有引力,把你往里边吸对不对,是不是往里边吸呀,它吸的方向是什么?垂直的。有没有弯着吸呀?没有,垂直的。
所以你要对付这个堕落,怎么样不轮回不堕落啊?往起提。提怎么提呀?直着提。怎么能直呀?收了腹就直了,不收腹人是弯的,收了腹的人是正的,知道了吧?就端心正念。所以收腹的动作非常重要。哎,收腹了,“阿-弥-陀-佛-”,要收腹。这样你的步法改进了,身轻如燕呢。那么这是你这个身体平衡了,中正了,在一个平面上了,你心才有定啊,意才有定呢,然后你才是享受呐。否则的话,你身体都不平衡,你们都“阿(示范:摸着腰)”,有的这样“阿-弥-陀-佛-(示范:抱着膀子)”,这个不行的。身体要解放心才能解放啊,你心解放了身体要解放,两个是相辅相成啊,对不对?事可以带理呀。所以为什么声法步法很重要,一定要搞对,搞对了你这个就能平衡自己的心,端正自己的心。
你比如节奏,你唱慢一点人人不会急,你唱快一点能把人心唱得跳到嗓子眼上去。这讲这个快和慢,心法呀,所以你看这个步法无一不体会体现的是你的心啊,千万重视步法,不要认为步法没关系,不紧要。然后你把这个基本功搞对了,作意又不那么重,作意自然而然三条,但作意体现在这个动作上,然后你去念佛是享受啊受用。
“阿-弥-陀-佛-”,看了吧这个步法踏下去,看的是这个步法的内核,在接触地面的瞬间,有一个细微细微的加速度,加速度的来源来自于自己体内的重力,重力的来源来自于你收腹提气、呼吸提起来。“阿”只是提起来而已,不需要提多深也不需要提多高,知道吧。有作意又没作意,有作意把它提起来了,没作意,有的时候提起来都看不见。你看我在这儿站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只是呼吸上下,提起来放下提起来放下而已,“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提起来的时候特别注意啊,两个腿的脚跟同时提起来,身体平稳的提起来,不要提一侧,“阿-弥-陀-佛-”,“阿”这是提一侧。哎,提整体,“阿-弥-陀-佛-”,这个细节问题注意呀,这体现定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