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0819打开昏沉关的心窍
2014-11-13 18:19:00.0
生命在于改变自己,这是非常普通的一句话。生命在于改变自己。你想想看啊,比如说,我们念佛,你看,“阿弥陀佛”,一种念法;“阿弥陀佛”,一种念法;“阿弥陀佛”,一种念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念法不一样,感觉一样不一样啊?(众:不一样)极其不一样。你比如说,你坐在这儿听讲困了,是不是啊?你站起来困不困啊?只要你肯站起来,你就能听得好,对不对?其实呢,关键在自己的心。说句实在话啊,站着和坐着有多大的分别呢?没有吗?有。坐着舒服呀,我坐在那儿,哎呀,就感觉这凳子舒服,坐在那儿和站着不一样,站久了坐在那儿肯定舒服嘛。但是呢,坐,开始的时候,神智是清醒的,越坐到后来神智就不清醒了,就犯困、犯糊。但是呢,你坐在那儿的时候,坐有坐法,坐有清醒的坐法,有糊涂的坐法。如果你是一个放逸心、懈怠心坐下来,就会越来越懒,就会越来越糊涂;如果你是清净心、精进心坐下来,只要提醒自己及时,还是可以保持清醒的。但其实呢,要把坐当做一个辅助的手段,坐一下,缓解个两三分钟马上站起来,那是最好的。我就讲,生命在于改变自己。就在坐的地方,不动和动都在改变自己,站和坐,动一动都会改变自己。你坐在这儿,攥一下拳头,深呼吸,“阿弥陀佛”(即字诀),精神状态马上就不一样。知道吧?生命在于改造自己啊,改变自己。
念佛,你看你们很多人,只要你念出声音的人,都是得极大利益的人。音声是佛事,关键在你的音声上。那么刚才讲呢,声音喊的频率不一样,带来的状态也不一样。你们自己要去试验,自己没事站在湖边,就中午吃完饭以后去喊一喊,你体会一下不同频率所带来的变化。其实,你困得不行了,哎呀,非睡觉不可了,你强迫自己走两圈看看,走了两圈之后就不困了,不那么累了。知道吧?所以,生命在于改造自己,只要改造一下自己就可以。
我们这个十二岁的小菩萨来给大家分享,说第一天困得不行,坚决想回去睡觉,可是师父告诉她要超度那些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她如果回家了,那些小朋友就不能得度。还记得吧?这一念心性改变,她说困得不行了,想睡觉,是不是真的?她那个困的感觉是真的,但是那个感觉是可以改变的,她一念定心念下去,就坚持下来了。其实,我跟你讲,我们很多状况下,都属于这个小朋友的这种状况,就是不强迫自己,不改造自己。是不是啊?你真强迫自己,改造自己,有没有那么难啊?就没有那么难了。
我们好多时候呢,不强迫自己,不改造自己,都是将就自己。痛了,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赶紧歇会儿;饿了,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赶紧吃点东西;困了,第一个反应是什么?赶紧坐下睡会儿。是不是啊?如果讲训练的话,你们从来没有过训练,饿了想吃,困了想睡,累了想坐,对不对?遇到困难就想退。是不是啊?你想得到什么?般舟三昧;你想得到什么?出离六道轮回,永离三界,圆成佛道,一切圆满。是不是啊?你有什么资本来实现这个东西?你能战胜自己的惰性吗?你能改造自己吗?当你的习性现前的时候,你努力了吗?我们往往没有努力,“哎呀,我困死了,困得受不了啦,简直受不了。”你怎么受不了了?你撞人了没有?你撞墙了没有?你撞地了没有?你要死要活了没有?连一丁点儿都没有。可是,你已经“受不了,绝对受不了了”。有的人就讲啊,“人不吃饭可以,人干活行,不睡觉哪儿行?这绝对不行。”你看看,对这个睡觉的反应就是“那绝对不行”。是不是绝对不行啊?都被自己的知见骗了,知道吧?都被自己的心量限制了。所以我们说,人要改造自己,是不是啊?你说,“饿得受不了了”,不给你吃,你看受得了受不了。
你们说这个世间戒毒难不难啊?吸毒的人。戒毒的人很难戒掉毒啊!他的秉性,他的习气。但是,有一种百分之百能让戒毒人戒毒成功的办法,是什么?(众:念般舟)不是念般舟,般舟当然也可以。世间有一个方法,我告诉你,什么方法?啊?绑上?也差不多。那个毒贩子给抓到看守所里面去,没有一个戒毒不成功的。毒贩子一到派出所,“叭”,关进去,吸毒,没有,是不是啊?喝水,有一桶。他也没办法,被关死了,就不想了。所以在那里面关一个月,全部戒毒完成,血管也长出来了,肉也长出来了。那些吸毒的人啊,这个肉都是细的,不说麻杆儿,比麻杆儿强不了多少。他们一长出肉来,高兴啊,“咦,你看看,我这肉长出来了。”出来又吸,没有错。我们就说这个戒毒啊,你说难不难?其实也不难,你一个月不吸毒就好了,是不是啊?“啊,难受得不行!”那你看,在看守所里就行,就是那骨头犯贱,踢上两脚,打上两巴掌就行,是不是啊?否则就不行,是不是这个道理啊。那么,从这个经历来看,他能不能改造自己啊?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没有问题,是不是啊?没什么难的。好多事情啊,你们好好体会这十个字,“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他吸毒,为什么呀?他贪求那个虚幻的享受,是不是啊?他好吃懒做,这个心性,养成了毒瘾,是吧?如果改变一下心性,这个毒就能改,这个吸毒都能改。那你们说,般舟里有没有难事呀?其实,只要你肯去做就行了,对不对?只要你肯做就行了。好像难来难去,难在你肯不肯做上面去了,笑话不笑话?真的,你肯做就能做到,你不肯做就做不到。
好多人问家庭的事,刘丽红给你们提供一个案例,是不是啊?刘丽红是一个极其的典型,对得上号吧?刘丽红是个极其的典型:家里不同意,父母不同意,孩子也不同意,最后结果怎么样?父母、孩子全被她转了。你有定性,你去改造自己,就能改造家庭,就能改造一切,所以关键是做起来。那么,回到道场修行上来,关键是不退心。明白了没有?一定要采取办法,不要没采取办法就退了。你们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你们什么时候生的退心?你退得有没有有点早啊?简直太早了,是不是啊?所以没有拼到最后。你有拼死的决心,能不能成啊?绝对能成。所以还是个心性问题:你有拼死的决心,一定能成;可是,你要有照顾自己的心,那就一定不成。你看看啊,一个拼死的心,一个照顾自已的心,两个产生的能量一样不一样啊?(众:不一样)天壤之别,明白了没有?天壤之别。
昨天,有两个成都来的老菩萨:一个叫圆实,实在的“实”,男的;女的圆是,“是”是“如是我闻”的“是”。一个圆实,决心大。头上脑梗,左边脑梗,右边脑梗,身上到处是疾病。他坚定啊,不退。本来元月份的时候都考虑过不了春节,现在活蹦乱跳的,至少年轻了25岁,是吧?这就是一念决心,一念决定,一念不退。脑火啊,他说头上也痛,背上也痛,腰上也痛,脊椎也痛,腿也痛,脚也痛,膝盖也痛,没有不痛的地方,人要死过去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你一定要经历绝境,绝处逢生。你看这个老人家,都要不行了,已经病到极至了,是不是啊?你要病到极至,大乱也要大治,没有经历一个痛苦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不可能的。一定有接纳这个脱胎换骨的心量,你才能成就啊,我们很多人就没有这个心量。别说全部都痛,有一点点痛就跑了,就退了,就休息了,是不是啊?所以,这一念不退的心,一念坚持的心,非常重要。哎,到圆是,“如是我闻”的“是”。她就,“哎,我就这样平着走吧。”你看,这一个是顿派,立地成佛,有点这个味道,是吧?这是六祖慧能大师(注:指着圆实菩萨);这是渐派,神秀大师(注:指着圆是菩萨),是不是啊?“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那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性不一样。这个圆是呢,虽然是渐派,也成就了。可是呢,有的人呢,既不是顿派,也不是渐派,他是什么派啊?他是休息派、退转派,一碰到问题,“哎呀,不行,我得歇会儿”,“哎呀,我不是这块材料”,“哎呀,我不是这个根器”,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了。是不是啊?成功在于自己的心性啊!
昨天,那个老人家叫什么名字呢?八十几岁,闻到般舟以后,从床上爬起来,扶着这个桌子走了七天七夜那个老人家,叫啥?是不是给她取名叫圆本啊?这个圆本老人家,那是本来面目。你们谁的身体有这个八十几岁的老太太差啊?她躺在地上,她都起不来,是不是啊?她一念信受,爬起来,然后顽强的心性,走了七天七夜,结果变成一个健康活泼的老太太,“小太太”,是不是啊?“嘚儿”转一圈。就是一念心性啊!其实般舟你说难,难都是你自己找的,都是给自已约束的。
我第一次碰到一个坚强的人。我老家有一个人,这个锁骨这儿有四个肿瘤,然后呢,她家族遗传就是这个肿瘤。她有个亲戚,这个肿瘤转到脑子上,脑子里边有四个大肿瘤,小肿瘤不计其数,最大的一个,大概相当于鹌鹑蛋蛋黄那么大,脑子里,根本没法治,不治身亡,很可惜的,很可怜的。这个人在床上,每天躺在床上,也会起来。晚上八点钟就睡觉,睡到早晨八九点钟,起来吃个早饭,早饭吃完了,再躺着,到中午的时候起来吃个午饭,午饭吃完了,再躺着,又等着,也许动两下,然后又接着到晚饭,搞了四十几年躺在床上几乎没起来。得了癌症了。后来我说,“行般舟”。有的人有坚强的个性,我说三天四夜,我就给打气,她说,“三天四夜能行吗?”我说,“能行”。就走啊。我们是鼓励她行啊,谁能相信她能行下来啊?一般,这个女同志,你没有办法的,这女同志身见重啊。这老太太可厉害呀,至少有十次要掉地下,真走不动!怎么掉地下?就像那个雪人,你堆过雪人吧?那个雪人,雪一化,“啪”,掉地下,那种感觉,真走不动。但这老太太心劲就强,我一看,要掉地下了,我说,“阿弥陀佛”,她就“阿弥陀佛”,就站起来了。我就带着队,“阿弥陀佛”,我到了跟前,看她不行了,我就“阿弥陀佛”(高声念),这老太太就“阿弥陀佛”。就这样,一分钟不落,一步不落,走完了全程。走完了全程一摸,肿瘤就不见了,立杆见影啊!高兴得呀,“哎呀,师父,我肿瘤不见了!”那个老太太心有多狠,你知道吧?你看,一边走,一边说啊,“过去世伤害的、有意伤害的、无意伤害的、不小心伤害的,这些冤亲债主、孤魂野鬼、堕胎婴灵,你们都来找我吧,不要落下了,知道吧?我一分一毫全还给你们,坚决不赖。我每一声佛号、每一份功德,全部给你都(武安话啊),全部给你们,我一点不剩,我一定把你们全部送到极乐世界。你们在那儿等着我,我到那儿跟你们相会。”你看,人家有没有考虑自己呀?那个心老实不老实啊?你看啊:“一分一毫的功德全部给你都,你只要跟我粘点边儿的,不粘边儿的,你都来找我,都来找我要,我全部给你,全部回向给你们。”没有丝毫的懈怠懒惰,没有一丝一毫替自己着想,没有一丝一毫恐惧的心、后退的心,三天四夜真走成了,真走成了!所以大家养成一个习惯,别给自己找任何的理由。所以,我说,心行般舟,改造自己的知见,把这个“受不了”、“我不行啦”、“我不是这个根器”这个词儿抹掉,好不好?(众:好)好不好?(众:好,掌声)所以你千万行般舟不要来找“师父,我好痛”、“师父,我好累”,这个不要问,问了不回答,不回答就是回答,就是告诉你,别想这个事,这事儿想了没用,越想越完蛋,是不是啊?
就像刘丽红来找我,每次说,好了,“不准你跟我谈,任何你苦痛的事情不要谈。”嗯,她记住了。因为,“叭”,坚决止住了,没得谈了,没得谈了就不谈了,不谈了就开始过关了,知道吧?只有不关注你的痛,接受你的痛,才能过关。别人听你的痛,只能增加你的痛苦,缓解没有用的。所以我就讲啊,一定要,人要想办法改造自已,改造自已。
你比如说,我就讲啊,你们特别重要的一点,“踏下去,喊出来”,你做得怎么样?问问自已。那么,刚才讲的“喊”,是不同的频段。其实,最重要的一个频段是什么?你先念高音。昨天晚上开始,我跟着那个录音念,念得念得不过瘾了,那个录音毕竟它有一个频道,我们有一个频道,是不是啊?我就示意演骄师关掉,关掉可以了,可以高音喊了,高音喊不动了,你降半格,那个是最佳状态。昨天,不是高音喊了一会儿,就回来降半格。一降半格,念得来劲了,不想停了。他们后来早上给我写个条子,他们说,“到点吃饭了”。我才不管你们吃饭不吃饭,我接着念,我想这就念到八点钟给大家讲课。念得正起劲呢,他们上海一帮菩萨要回家了,说见个面,就在那儿见了见面。念得不想停啊,这太过瘾了!哎呀,这个念得就是美的啊!又不困,又不累。哎,就是这个声音是最好的,这个声音,你模仿也模仿不出来,找也找不见。什么时候才能找见呢?你高音念完了,快板念完了念高音,高音念完了以后,降半格,找这个。就是说,它会自动地就找到了这个声音,就好像苦尽甘来啊,你高音念得已经念得念不动了,降下来了,降下来这个声音是个好的声音。
那天我们这儿有位法师,好久没念这个法器了,我们在燃灯寺有个接待,一上来,“炉—”(高音唱),嗓子念了半天念不下去,“香—乍—热—”(降调唱),哎,唱出来了。后边这个才,唱得不累才是对的,知道吧?唱得很高,唱不上去,或者唱不全,那个是不能持久的。哎,再降半格,那个找到了以后,那这个念佛念得很起劲。
哎哟,我一看,你真在定中念佛带大家的时候,大家都会非常欢喜跟,那个佛号都不乱,很有劲。而且呢,一定要把步子踏起来,踏起来这人,哎呀,美啊!你千万别这样啊(示范:不踏疲惫相),这越搞越累,知道吗?成功在于改造自已,你就不要这样(示范:抱着手不踏),这纯粹一上来就是个“无赖相”。不是有意的无赖啊,不是讲道德品质的问题,这是讲修行。就是说,就是一个准备对付了,这就是准备对付的相。一定就是说什么呢?当下这一步能踏起来,飘起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是你模仿这个声调不行,一模仿这个声调还是累。所以为什么要有时间,你知道吧?时间,先开始念正板,再念中板,再念快板,快板念够了,再念超长板,再念高音板,“哗——”全搞过去了。这厚积薄发啊,“哒哒哒哒”,这个砖头一块一块垒的,一块一块垒,“哒哒哒……”垒好啦,开始啦,来了,来感觉了,“阿弥陀佛”。哎,这时候来劲了,知道吧?哎,这时候念多久……佛念得是念得越久越不累,知道吧?就怕你念得半生不熟就累,般舟也一样。这个般舟,圆实告诉你们实相了:冲过去,一下就成功;圆是呢,告诉你半个实相:只要你死命坚持,还是可以过关的。那别人是什么呢?你要生退转心了,那完蛋了,那就是真得变成苦行。为啥呢?你弄了个“夹生饭”,永远做不熟。知道吧?
今天,有一位菩萨跟我讲,“师父,我老出汗。”长治有一个菩萨,来行般舟,挺喜欢的。一行般舟没有一个小时,身上汗都出透了。哎呀,吓得够呛,就不走了,回家。回家呢,汗出得多了,路上风一吹,完蛋,“夹生饭”出来了。人家说,你这‘夹生饭’,还继续走。第二次又来行,行了两次,哎呀,还是累得不行,又弄个“夹生饭”,回家啦。第三次,又死命坚持,又弄个“夹生饭”。这不行啊,这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这样熬怎么行呢?不行。后来,我们长治的居士有办法,说,“今天,我们三个护法看着你,不准你回家。”这一个晚上给看住,死活不让回家,至少出了十几身汗,一日一夜走下来,好啦,全部好了。我跟她说,“你排汗也是排毒的一种。身上排汗,汗排够了、排透了,就好了。”所以大家切记啊,第一,修行中遇到痛苦的感受,遇到障缘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冲过去。冲过去,才不白坚持,知道吧。如果冲不过去,就变成“夹生饭”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
哎呀,你们那个走般舟偷懒的人是最倒霉。你能偷多少懒?偷那么一丁点儿而已。可是呢,功德打的折扣太大啦,一点点都不圆满,知道吧?我经常看到大家说那个慈悯啊,原来我不明白,这个“悯众生”这个“悯”字啊?怜悯的“悯”,现在非常有这种感受。我是走过来的,大概我跟你说,我最多没有超过三年的时间,也可能就是两年多一点,就是两年左右吧,行般舟我就从第一个台阶爬到了一千万个台阶,这是实实在在的啊,就上来了。我看着大家,在这儿挣扎,在这个“夹生饭”里挣扎,搞过来搞过去,搞过去搞过来,这个痛啊,你不知道!你本来可以很扬眉吐气的。你像咱们那个圆本,这老人家八十几岁了,倒在地上,躺着都起不来,人家搞了个七天七夜。现在神气不神气啊?神气啊。堂堂正正做一回人,那以前是跟做鬼也差不多啊!人和鬼都在你自己的选择,我们行般舟的人也一样,只要你心能舍,有勇气。为什么要勇猛精进啊?难舍能舍,能舍!舍得身体的感受,舍得了命,然后呢,还得了债。没关系啊,最多自己碎为微尘,还债,是不是啊?行不行啊?就是说,你说你碎为微尘还债,还了没有?还得了还不了?还得了的,真还得了的。杀人不过头点地啊,你肯碎为微尘来还债,这债还还不了?还得了,知道吧?债是还得了的。那么,这念心地非常重要。
为什么要金刚心?你要有金刚般的心地。走般舟如果有金刚般的心地,你必定成就,不信佛都会变成信佛的,就是一个心地。如果走般舟,你这个心地不坚定啊,不是金刚般的心地……什么叫“信、愿、行”呢?那个“信、愿、行”的核心的实质,就是这个金刚般的心地、不退转的心地,那才叫“信”啊!一碰到问题就转向了,那叫“信”吗?那叫“愿”吗?那叫“行”吗?对不对?所以这个金刚般的心地非常重要。而这个金刚般的心地就体现在你这每一步、每一声相续不断上,做得精益求精上。我特意示范一下,因为呢,我们常年辛苦,坐在凳子上是非常容易睡着,非常容易疲劳的。我们甚至都不敢坐凳子,因为坐了凳子自己不作主,知道吧?后来我就特意训练了一下,坐在凳子上不困,不让它困,能够不困,这还是有方法的,还是有方法的。但是,最好的方法你还是别坐,就不用想那么多方法了。你看,站着讲多好,痛快!哎,站着讲,就是说,这个气势也不一样。你坐在这儿,“同志们好,大家好”,这个不行,是个憋屈的劲儿,知道吧?是这样。
我们就讲啊,最主要的是一个绵绵不绝的劲儿。今天,有人叫我起法名,我说这个“绵”字不错。可是这要叫“圆绵”,人家说这个人“软绵绵”的,不好听啊,是不是啊?但是修行需要的是这个绵绵不绝的、这个相续不断的劲儿。当然,“圆续”、“圆境”,这些名字都不错,可这些都有人叫了。我就想,绵绵不绝,不绝,绵绵不绝,这个“绵“字不错,叫“圆绵”。但是,一听这个词,这世间想不一样,说这人怎么“软绵绵”的?“圆绵”,他不做圣解,老做这个邪解啊。绵绵不绝的这个劲儿最厉害,火候就在这个劲儿上。你们好多老大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尤其男众啊,你们听着,解决不了的问题,演了师在吧?在的啊,就是这个“绵”字,“绵字诀”没掌握好。你看演了师,这个“绵字诀”,你要把它夯实了,用功用到位。用到位之后,你的难题就能解决。如果这个“绵字诀”解决不了,你每次行法到关键的时候都打折扣,都处于一个对付的状态,那就一辈子过不了关,很麻烦的,很麻烦的啊。所以,基本功非常重要。我仔细观察,尤其是很多男众有些难题,所有的难题都在这个“绵字诀”上。这个女众呢,有个好处,她认真,她细致。男众“马大哈”,马虎,“差不离儿,行了,我懂了”,其实不懂。女人会绣花,男人绣不来,就是要做这个“绵字诀”,做好。所以我就感慨啊,这个晚上念佛,如果做好“绵字诀”以后,太痛快了,都不想停啊!什么都不想要,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在乎了,念吧!你想想看,我这个电话、微信有多少事?前两天每天都看看,看看。这两天念佛念得起劲,都不想看了。后来,电话一扔,看都不想看了。经常每天有八九十个未接电话、上百条未接的短信,看都看不赢。有的时候就看了,有的时候就不看了,看不赢就不看了,算了,就有的时候耽误事啊。你们很多老般舟知道,我们有一位大德叫郭老。郭老前段时间一直给我打电话,往生前给我打电话。他不是有个燃灯佛肩胛骨舍利嘛。结果老人家往生了,找我没找见。我就没看电话啊,他不知道我新的电话。因为老的电话有五千个,每天你要接电话啊,你就基本上啥事都不能干。没有办法,后来,搞了个新的电话。那老的电话看看短信,有的时候看看未接短信、未接电话是哪些人、哪些人,就这样子处理一下。哎,所以说,这个就放下了啊。你看看,像我们这样是电话、微信最不容易放下,因为这是连接的通道嘛。现在一念佛,念了以后,都不想看这个了,都没有想看的心啦。以前,你看我就经常抱着个手机拿过来放在这儿。你看现在,我手机都不拿了,往屋里一扔。现在在这里给我搞个办公室,不错,基本上就不用回家了,挺好。这个特有劲。所以就是这个“绵字诀”啊,用好功以后,特别有劲。就关键这个“绵”这一个点上用功,要用到位。哎,这里边火候很多啊,很多。我先讲行法,讲完行法以后,会在这个具体细节上,会进行训练,会进行调整,这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好,这是昨天晚上有感悟,给大家交流一下。“人要改造自己”。你看,刚才我坐在那儿,只要你提醒自己及时,就不会昏倒;只要你一懈怠懒惰,提醒自己不及时,往后一靠,往下一沉,那就完蛋了,人没睡着,心已经昏了,糊了,讲什么,听不见,讲了什么,忘了。人家讲完了,“啊?”头脑一片空白。但是,只要你提醒自己提醒得及时,少坐点儿,少欲知足,然后呢,心还可以保持清醒。我就想,坐在那儿和站在这儿,站在这儿更清醒。其实来讲的话呢,我们就知道人想坐是贪心,不坐也就不坐了,也是可以的,也没有什么问题。破掉这个分别相,很有意思。
好,我们今天来回顾一个主题啊。昨天讲了苦痛关,我们把苦痛关提炼了一下。打开我们的心量,我们归纳总结一下:第一,我们要打开的心量,要认识到苦痛是一件正能量,不是负能量。是不是正能量?通经络嘛,是不是啊?让你脱胎换骨嘛,这个是必经的过程啊,这是第一,“苦痛”。第二呢,我们要找痛,乐受痛,找痛,怕不痛。
今天,我给上海的菩萨提了一个建议,我说,“以后你们搞个往生团”,他们就笑了。这个人呢,有了病都求好,是不是啊?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有病就求往生好不好啊?(众:好,掌声)可是,很多世间人不懂。如果你们回去把这个思想宣传出去呀,不知道利益多少人。有病就求往生,把每一次病都当做往生的一次排练,都当做是往生的一次考试。你把每一次生病都当做是往生的考验、往生的排练、往生的预演,太占便宜了!因为,如果你该死了,你做好了往生的准备,一心念佛,能不能往生啊?(众:能)这才能往生。如果你没做好准备,不能往生,是不是啊?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心,那你就始终准备着往生,始终往生的心理条件是具足的,是圆满的,是不是?你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你有十足的承受能力,你有不动如山的定力,定慧现前——定力和智慧现前,只有你有不动如山的定慧现前,如如不动的心地,你才能念好佛,才能圆满功德,才能具足往生的资粮。是不是?所以有病就求往生,有病不能求病好,这是修行的角度来讲啊。我们不是讲世间人,别劝人家说,“常善法师告诉我们,有病就求往生。”完了,人家说这个是邪法,邪教,不让人看病。我们不是不让人看病,我们只是讲对我们修行人而言啊。对于世间人哪,“有病赶紧去看,赶紧打针,赶紧吃药”,好安你的心;要不,你的心不安哪,是不是?世间法是世间法,出世间法是出世间法,两回事,不一样。我们不主张所有的人有病都干啥,但是我们主张修行人有病就求往生,不求病好。这个太好了。你想想,如果我们将来啊,搞个般舟养老康复训练,其中有一个条件,我们就测试他,有病求往生,能求往生吗?能求往生的人进来,不求往生的人出去。如果搞上两百个求往生的人来啊,不管什么症,死了几个,没关系,送到极乐世界去了,剩下的全部都活了,好不好啊?(众:好,掌声)哎,你有一个考评机制,通过侧面考评出来这个人是求往生的,心决不决。如果能够把这个有病求往生的念深入人心,你搞上五百个人,不管是癌症、肿瘤,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没关系,要死要活的都没关系,七老八十、九十、一百都没关系。哎,你搞过来,保证往生送得漂亮,那个癌症恢复得漂亮,都是奇迹。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好不好?(众:好,掌声)。
我给上海菩萨讲,我说你们回去整个往生团,有病求往生,那这个效果不得了。因为好在哪儿呢?有病求往生,就没有任何政治风险,知道吧?因为这个社会呢,就怕死人。死了人,就说不过去了,是不是啊?那医院死不死人哪?医院也死人哪,对不对?我们只是说,为这些病人,提供康复的援助,献一个爱心,献一个关心。我们又不需要他打针,又不需要他吃药,又不需要他付费,也不需要他磕头,什么都不需要,是不是啊?只需要他有一个决定求往生的心和深深信念,信愿阿弥陀佛的心,就需要这个。那也是他自已的事,是不是啊?跟我们也没关系。他只要有这个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他。要不帮助他完成往生的大业,要不帮助他完成康复的小事,两件事都好。是不是啊?(掌声)
有病要求往生,对修行人而言非常重要。你求往生的心立了,心念才是正的,心气才是顺的,才是和的,才是平的,才是定的,才是柔的,柔、顺、平、和、定。柔、顺、平、和、定,这个气才能做妙用。不是柔,是刚;不是顺,是逆、是乱;不是平,是反反复复;不是和,是纠结一团;不是定,是散乱纷纷。那个气啊,是个什么状态?你们就想清楚了,那非常糟糕,没病也得生病,是不是啊?你有决定的意志、决定的信心,柔、顺、平、和、定你的气,那再坏的身体啊,也有可能康复,也有可能恢复,是这样一个情况啊。
好,接下来我们就讲这个“苦痛关”呢,要找不自在,要打开自已的心,要知道苦痛对我来讲,确实是好事,不是假想为好事,是不是啊?不是对别人是好事。苦痛对冤亲债主是好事,对自己是好事,对法界是好事,确确实实是好事,是不是啊?这个心念转了,苦痛关就能过了。再者说,这个还不算过,最重要的过是什么?认为业报身,业报身受痛是正常的。痛和不痛是没有分别的。没痛的时候啊,你也不用找痛,对不对。有痛的时候,你也不用怕痛,对不对?都能安住,都能念佛。如果你能确立这样的心地,你就过关了。好,祝愿我们大家真正过苦痛关,心地过关!所以,这是第一次全面、深入、系统、深刻地一个揭示“苦痛关”啊。
今天我们再讲很多人最关心的昏沉关。昏沉怎么过关?我们刚才讲,苦痛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啊,因为相续它才存在,它不相续就不能存在。怎么样让它不相续呢?第一,你有决心,你想别的事,它就不存在;第二,你啊,关键一条念佛,你能系心于佛号,念佛念得多了,自然就好了。尤其是,你能系心于佛号,绝对管用。我告诉你们一个绝招,方便的啊:苦痛关来临的时候,有话筒,拿着话筒唱;没话筒,假想着拿着话筒唱。我们以前他们就是这样子,弄一个纸,把它卷一个筒(注:弄成话筒的样子),他就这样,“阿弥陀佛”,这也管用。我告诉你,真管用,它这个有效果的。你拿着个筒对着人耳朵,“阿弥陀”,它还很响嘞,很响呢。就是说,你要能模拟话筒,这个人拿到话筒和不拿话筒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敲引磬、敲木鱼都管用。
最早啊,我记得有一个处长,来行般舟啦,他挺高兴的,行、行、行,他一开始一直没有痛,他挺高兴。结果在天津行般舟行得这个脚痛得呀,他说,哎呀,好像铁板烧一样,好像刀割的一样。他说,完了,完了,完了,师父,我今天没开车,要开车,我肯定现在就跑了。我一看,我也没法跟她说呀,我就拿个话筒,就这样,阿弥陀佛。我就给他。他也不好意思不唱,他就唱了。唱了两分钟不到,哎,他说,师父,奇怪,我脚怎么不痛了?一点儿都不痛了。你只要能专心念在佛号上,脚马上就不痛,这般舟里的奇迹很多。
以前有一个女孩子叫孟晶,孟子的孟,三个日,摞起来那个晶,晶体的晶。先天性心脏病,那个人估计最多有个80来斤,瘦弱得不得了,个头也不高,眼睛偏偏大,又大又亮,像个洋娃娃一样。然后在这儿来,先天性心脏病,连倒垃圾桶都没倒过。后来,就念佛。念得心脏病出来了,就变成这样(示范:捂着肚子,弯着腰),哎呀,你看看她,哈着腰,哎哟,那个脸上那个汗珠啊,一粒一粒往外掉,黄豆一样的汗珠,黄豆粒那么大的汗珠啊,“嘣”“嘣”,就这么严重。我以前都是没办法,都是一个人嘛,又领众,又护法,我就“阿弥陀佛”,就给她(注:话筒给她)。哎呀,大家一般都比较给师父面子,她就唱,结果唱着唱着以后,唱出来了。我就知道,关键时刻来了,我说,“善晶,自己唱。”话筒给她了,她一口气领了三个多小时。念完了,好了,心脏病好了。后来,到什么情况,知道吧?她说,“师父,现在我变了。”我说,“你变成啥了?”她说,“第一,我变成大饭桶;第二,我变成大力士。”什么叫大饭桶呢?能吃啦,家里舍不得啊,所有剩菜一个人全包了,就变成大饭桶了,人也长胖了,人变成大力士了。以前没有劲嘛,现在吃了饭有劲了,拎水、烧菜、做饭,家里脏活累活一个人全干。你看,从一个洋娃娃变成一个大饭桶,变成一个大力士,变得非常精进,真是这样。就这个话筒起作用了,话筒起作用。
你能够专注在音声上,是过一切难关最好的方法,而音声要专注,必须配合步法,“阿”。你不要,你在这儿,“阿、阿、阿、阿(示范:不配合步法)”,这个用不上劲。“阿”,你看,“阿弥陀佛”,这一定要搭上节拍,那就过瘾了,是不是啊?全部身心共振了。要搭上节拍,不搭节拍不行。所以音声的根在哪儿啊?在脚上,在脚上。那么,音声和呼吸是什么关系呢?呼吸要做功,“阿弥”,这呼吸呀,要调顺了。所以脚步、呼吸、音声是一合相、一家子,知道吧?你说,师父说得这么难,难什么难?我问你啊,你会不会咳嗽啊?“咳”,咳嗽是不是一合相?你咳嗽的时候,一合相了没有啊?呼吸往下动,“咳、咳”,是不是?里里外外都动了,是吧?那咳嗽就是高音,你要念不了阿弥陀佛,你就“阿弥陀佛”(示范:咳嗽的气念)。你瞌睡了你就念咳嗽,你看管不管用?你在这儿坐着困了,你就在这儿“咳,咳”,你看,身上就都动了,就有活力了。咳嗽,也是一合相。打哈欠,是不是一合相?“哈呼”,全身动了没?动了。下次你困得不行了,你说,我给你放个风啊,叫你打五个哈欠,它解乏的。你就“阿弥陀”,“哈呼”,来一下,它这个又增加肺活量,又是一合相。还有,你坐在那儿难受了怎么样?会哼啊。“嗯—,嗯—,嗯—”是不是一合相?其实,你天生都会,知道了没有?哎,这个感觉你就出来了。只不过,咱们般舟不是被动的“嗯—(示范:难受的样子)”,也不是突然的“咳”,不是这样的。咱们有主动,有准备,有预谋,系统地安排,“阿弥陀佛”。你看,有没有咳嗽的要素?有没有?“阿弥陀佛”,是不是有咳嗽的动向啊?(大众掌声)。然后,再看你们有没有哼的动向,哼啊,“阿弥陀佛”,是不是?哼,那个是被动的,这个是主动的。是不是?你把这个劲喊出来,那你就可以了啊。
好,我接着来讲啊,就是刚才总结这个“苦痛关”,这边再发挥一下。我们今天接着讲“昏沉关”。苦痛是一个感受,昏沉是不是一个感受啊?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昏沉的感受中断,这是过昏沉关的方便法。一切方便法都围绕着让昏沉的感受中断。
好,我来讲啊,第一方便,你念这个佛号念昏沉了,换一个佛号就不昏沉了。知道吧?换个佛号,你比如说你念即字诀,“阿弥陀佛”,这是即字诀,念昏了,你就改一个,那个平字诀或定字诀“阿弥陀佛”,这个气是一口气唱的,知道吧?短气变成长气,不拐弯变成拐弯了。哎,你又困了,“阿弥陀佛(随闲小调)”,这个“弥陀佛”,这就有拐弯了,是不是啊?还有升调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随闲小调)”。哎,它是个呼吸体操,看到了没有?“阿弥陀佛”,“阿—佛—佛—佛—”,哎,你要喊啊,这一喊,气就顺了。包括唱那个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大悲十二音)”,它这个有轻有重,该重的地方就使劲重,轻重一换,就不昏沉了,这也是这个。你再唱那个“小小竹排”,“阿弥陀佛(注:依小小竹排的旋律念佛)”,它这个有这个韵味,再加上这个长呼吸,它也是可以转换。还有一个转换的方式,是什么呢?我一直很少给你们采取超慢板,这个超慢板,那是破昏沉最有效了。你呀,昏得不行了,你开始念了啊,“阿——弥——陀——(超慢板)”。那个时候啊,没别的心思,你赶紧练长的吧,太丢人了,人家那么长,我就这么短,是不是?然后,这个气一喊通了以后,自然就不困了,知道吧?这个也是改变感受的方法。
还有一个方法,非常简单,你要改变感受,很简单。他这样念着,你就不念了,你用心念,这也能改变感受。过去我跟我一个徒弟讲,“你昏沉了吗?”“昏沉了。”他说,“师父,困了,想睡觉”。我说,“好,你给我认认真真念两分钟。念好了,我让你睡觉。”“真的?”我说,“真的,念吧。”“那我念了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父,我不困了。”(大众掌声)因为呢,你的精神已经专注在那个昏沉的感受上,所以你染著在昏沉上,你就困了,知道吧?你在这儿困得不行了,人家说,“地震了,快跑”。你跑不跑?你保证不昏沉,跑掉了,是吧?人家说,“老虎来了”。你跑得比老虎还快。上次还有个好玩,他们老喜欢我给他们写纸条。老写纸条没意思,我就写了一个最绝的,给他们一看就笑了。知道写了个啥?“阿弥陀佛”。他一看,“阿弥陀佛”,就笑了。其实,昏沉的时候,你只要转变你的感受,转变的花样非常多。刚才讲了,端心正念,一心念佛念一分钟,念两分钟,就能把那个昏沉的感受破掉。
踏,“阿弥陀佛”。你们训练的时候,今天晚上啊,你们念佛的时候,自己每个人训练能找着这个感受,共振的感受。你找一个晚上共振共融,就踩点踩对,把这个点踩对。你们念佛的时候,你的任务就是把这点踩对,踩上点,共融共振上,“阿弥陀佛”。它这个踩上点了以后,这个人身体像个手风琴,像个音箱一样,“阿—佛—佛—”。你要踩不上点,“佛~佛~阿弥陀佛~(示范:无力)”,它这个没有后劲,没有那个立体声。你看,“佛—佛—佛—”,是不是?它是立体声,而且它这个全身心的。你体会这个感觉,“佛—”。你在这儿坐着也可以,“佛—佛—佛—佛—佛—”,像不像打气筒?(大众掌声)这就把身心的力量调动起来。你不要在那儿,“佛~佛~佛~(示范:无力)”,这个用不上劲儿。“佛—佛—佛—”,这个胸腔共鸣的声音就出来了,用这个共鸣的声音来念佛啊。晚上音声训练,你们要训练自己,把这个共鸣的感觉找出来。然后你昏沉的时候,你就来让它共鸣一下,知道吧?
还有一个,昏沉的时候啊,很简单。你在队伍里走的,你出来走一下,马上就不昏了。我护法,我经常是这样,我看到谁昏了,我也顾不上说话,我就把他领子一拉,“噔儿”,拉过来。他往那儿一站,不好意思,就回去了,就不昏了,是不是啊?我就讲啊,昏沉值多少钱一斤?就这么点儿。我就讲了,饿,值多少钱一斤?一碗米饭、一碗汤,一喝不饿了,是不是啊?所以,那个感受这个东西最不值钱,最容易满足它,是不是?是不是这样?所以不要把它当回事,战略上藐视敌人,好不好?阿弥陀佛!(众:好,掌声)
再有一个啊,你昏沉来临的时候,还有一个绝招,你啊,你也不用出来,你就什么呢?你就在原地走,你记住啊,念佛最高的境界,你们可以每天你要尝试一下,每天给自己几次机会,五次机会,每次走两三分钟。怎么走呢?就这样,走一步念一个阿弥陀佛,走一步是一个呼吸,把你的呼吸定义成阿弥陀佛,一呼就是阿弥陀佛,“呼”就是阿弥陀佛。你看,“哼(注:吸气)”就是阿弥陀佛,“呼(注:呼气)”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你看,“哼(阿弥陀佛)、哼、哼,哼”。你不用念,你要念了“阿”还要念“弥”,念了“弥”还要想“陀”,想了“陀”还要想“佛”,是不是啊?要不你就来个绝的,“阿弥陀佛(注:一口气快念)”,这还要往前赶,赶紧“阿”,“阿”完了还赶紧赶“弥”,“弥”完了赶紧赶“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赶哪,是不是啊?其实,“哼”就是阿弥陀佛,没有前,没有后,没有左,没有右(大众掌声),就一念阿弥陀佛。你定义成你的呼吸就是阿弥陀佛,你关注自己的呼吸就是在念佛。然后呢,你在里边走,你就“哼(阿弥陀佛)……”,这叫心与气合。知道吧?
哎呀,这个感觉太好了!以前有一天,大家念得很起劲,我说我就试验一下。我就围着大家走,倒着走,我想怎么走怎么走,我走一步就是阿弥陀佛,走一步就是阿弥陀佛,“哼(阿弥陀佛)……”,走一步就是一念,一念就是阿弥陀佛。我也不念佛,我就不用去念那个名号,不去念那个阿弥陀佛,知道吧?就想阿弥陀佛。我就一念就是阿弥陀佛,“哼(阿弥陀佛)……”,哎哟,这个自在啊,到哪儿都是阿弥陀佛,走哪儿都是阿弥陀佛,一呼一吸都是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不管别人我全是阿弥陀佛,别人任何人障碍不了我。你能障碍我走路吗?你能障碍我呼吸吗?你任何的节奏能强过我的呼吸的节奏吗?是不是啊?我全是阿弥陀佛。你们现在每天要规定自己按照这种走法,每次至少走两分钟,每天至少走五次。好不好啊?(众:好,掌声)
然后呢,你困得不行了,你就来一个这个,打个醉拳,“哼(阿弥陀佛)……(注:走醉汉步)”,是不是啊?你要不好意思啊,在边上有空地方,你就出来打个醉拳得了,好不好?(众:好,掌声)不过,每一次要记住念阿弥陀佛,不要喝醉酒了,好不好?阿弥陀佛!这是中断。是不是啊?这个人要将就自已的感受啊,必定成为感受的奴隶。
在唐山有一个大德跟我讲,“师父啊,我是不是有附体啦?”我说,“什么附体啊?”她说,“饿鬼。”我说,“怎么饿鬼了?”她说,“我就怕饿,肯定是饿鬼附体了。”我说,“你怕到什么程度啊?”她说,“早晨起来,我拼命吃饭,吃饭比别人中午饭吃的都多,就怕上午饿。可是到了九点钟,十点钟,我饿得不行,心慌气短,简直要没命,我得再吃一顿。到了中午十一点了,我又吃一顿。一个上午吃三顿饭!”她说,“你看,我不是饿鬼附体吗?”我说,“真的?”“真的”。我说,“你想往生吗?”“想。”我说,“怎么往生知道吧?”“不知道。”我说,“念着佛死了就往生了。知道吧?”“哦。”我说,“明天你就可以往生了。”她说,“为什么?”“你不是要饿死了吗?”我说,“那个饿,要死的时候,你念着佛就走了,不用念饭,念佛就行了。”她说,“有道理。”第二天饿得不行了,就念“阿弥陀佛……”,哎,念过去了,不饿啦。从那儿开始,就把那个感受破掉了。
其实我告诉你啊,人,要能战胜自已的感受,能战胜自已的感受。我们都是被自己的感受所欺骗,是不是?都是被感受所欺骗哪!你所有的感受,都骗你了。不去详细讲这个事了。昏沉也是一种感受。第一,我要告诉你,你要转换感觉。知道吧?你昏沉的感觉,只要不相续,它就不能存在。今天讲了一个主题,生命在于改变自己,改造自己。你要去改,就能改,明白了没有?(弟子:明白了)你要去改就能改。那么,昏沉也在于改造自己昏沉的感受。不管你昏成啥样,只要你肯改,就有办法。这是第一啊。
刚才讲了这个昏沉的很多的办法。我们最早在宝峰寺的时候啊,我们那个柱子底下呢,是刻的那个莲花,石头做的,不是有棱有角的吗?后来,我说,“你谁昏沉了,教你一个绝招,脚丫子光了,把鞋子脱了,抱这个石莲花。”你想想看,昏沉的时候,你踩上去,痛不痛啊?痛啊。转三圈,转三圈下来就不痛了,等等啊。当然,破昏沉有很多……昏沉是一种感受,你让这种感受不相续,它就没问题了。我们经常,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坐汽车上困啊,睡觉睡得正香,困死了,哎呀,哎哟,困,困死了,困得不行了,不行了。哎呀,困得昏天黑地啦,这要找个床睡一下多好啊。下汽车了,下车了走两步,人家跟你说事,一说,诶,精神了,不困了。是不是啊?那个当下的那个感受,是缘于当下的昏沉的那个感受所决定的那个心,其实是一个妄心,是一个妄心,没有那么厉害,知道吧?远远没有那么厉害。
我们人总容易很快就退,生退心,很容易决定撤退的动作。其实呢,可以说没付任何代价,就撤退。可是呢,结果怎么样?付了一辈子的代价。就好比说你们写字,写字你就要写得“横”平“竖”直,认认真真写。练字的时候啊,用点功夫,付的是一时的代价,然后,得到的果报是一世的果报,是不是啊?每次写字都写得好,天天写字写得好。可是,你练写字的时候,不好好练,是不是付一辈子的代价啊?一辈子的字都写得歪歪扭扭不好看。是不是啊?所以,我们要肯付代价,不要付一辈子的代价。昏沉来临的时候呢,我们要肯付代价,不要一困就回去睡觉,不要一困就喊受不了,不要一困就生疑惑心,“这人哪能不睡觉呢?”这都是障碍。
好,讲了这些方便、善巧之后,当然,昏沉还有善巧。在九十天昏沉的时候,那非常昏沉怎么办呢?人,手拉着手,转圈念佛。然后,肩搭着肩,像过江龙一样过江,你搭着我,我搭着你,“阿弥陀佛……”。它变换一下方式,就可以战胜昏沉啊,都是可以,就是念佛把佛念起来就行了。那么,这还是讲的这个感受的事。
那么,突破昏沉关,第一个心窍,是要知道我们可以改造自己的昏沉。昏沉并不能太难为我们,我们不要一昏沉来,就投降。在昏沉面前,我们可以有所作为,不是无所作为,我们有很多招可以度过昏沉的关。它来了,我们可以再过,再来了,我们可以再过,不厌其烦地过。不要指望它不来,知道来了怎么过,不厌其烦地过就可以了。这是第一点心窍。
第二个心窍,是什么呢?要知道啊,昏沉也是业障,昏沉也是业障。这个业障怎么形成的?一会儿再说啊。昏沉也是业障,解决这个业障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下这一步,当下这一声。你这一步,这一声,把它分解一下啊。这一步,这一声,如果你这样念,“阿弥陀佛(示范:闭眼无力在那晃)”,第一,你没有解决存量的问题,存量昏沉的问题没解决;第二,增量的问题也没解决;第三,没有留下任何功德;第四,你在养昏沉。这一步就全错了。知道吧?因为你这样,你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示范几种昏沉的样子)”,就是一个赖相,死赖、耍赖的相,是不是?不是一个精进相。这个都在养昏沉,这个也不能消融昏沉,既不能把旧账给清了,也不能把新账给了了,也不能有储蓄的资本将来还账,都没有。而你这样念,“阿弥陀佛”,你看到了吧,这个念法,既还了老账,也给还新账储蓄了资本,具足了活力。知道吧?就是这一个单元你要够本,这是你的本钱。你没有本钱,你想要破昏沉,门儿也没有。破昏沉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呼吸一个佛号,然后呢,声声不落,步步真诚,相续不断,没有丝毫侥幸心。这个相续不断所产生的功德力,自然把昏沉就盖掉了。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怎么破昏沉的?善金菩萨,这个孩子呢,有偷心,但是,这个孩子呢,还是尊重师父。这个孩子特别认真,每行般舟的时候啊,都是一板一眼的,“阿弥陀佛”,她每次都很认真,从来不偷懒。可是,时间长了,哎呀,每天这样踩,踩得累啊,就不想来。我就叫她来。她师父的面子,她不好意思不来。这次来了,来一个软的。师父叫我来,我还不能不来,来了也不想踏,不想踏还不能装个样子。她说,我就装样子吧。就在那儿,我也不大声,你看我也是“阿弥陀佛……”,她就这样。她也闭着眼睛,她说,我想美一美,在这儿。她也不是美一美,我也偷一点懒,‘阿弥陀佛’,反正我也不管昏沉,昏沉我也念,不昏沉我也念,反正我就对付,对付过去算了。就这个心。然后,她不像别人,别人昏沉就不念了,“阿弥陀佛”,就开始这样子了,就不及格了,知道吧?二三十分了。她可以发声,“阿弥陀佛”。她以前,“阿弥陀佛”,她以前是这样子的。她现在偷懒了,变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听听啊,这个气还是对的,明白了没有,声音就是收敛了一点,她就这样昏。结果昏到早晨四五点钟的时候,本来是昏的,昏得不行,就这样“阿弥陀佛”,头上像带个帽子样,“阿弥”,一边蒙一边念,“陀佛”,“阿弥陀佛”。哎,突然,这个盖子没有了,就消融昏沉。知道吧?就是每一步都有功德,这个功德积累以后啊,就起效果了。
打比方说,大家玩过凸透镜,镜子啊,凸透镜。这一个纸,这个凸透镜放着,太阳光照在这个纸上。这个纸开始的时候,会不会燃烧啊?不会。再过来,还不会燃烧。时间一久了以后,这个纸先变成一个黑点,黑点不断扩大,不断加深,不断扩大,不断加深,“呼”,着了。这是个时间累积效应。是不是啊?那念般舟也一样,破昏沉,功夫在哪里啊?在平时,在你不昏沉的时候,能把这个功德累积下来,能把这个保证金存够了。保证金存够了,昏沉来了还账,昏沉来了还账,就没事了。然后,你保证金没有,都是亏空,完蛋了。所以,突破昏沉的关键在消融昏沉,消融昏沉的关键在每一步每一声都不打折扣。你们仔细分析分析,自己打不打折扣?打了多少折扣?打了多久的折扣?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是第二个心窍。
第三个心窍在哪里?你有一个讨厌昏沉的心,回避昏沉的心。有没有?这个心对不对?这个心不对。要知道,(有人说:感恩昏沉)感恩昏沉?那可别介,正常对待啊。这个昏沉,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昏沉百分之六十的原因是因为你讨厌昏沉、回避昏沉、烦燥昏沉。你在昏沉来临的时候,你讨厌它、回避它、烦燥它,结局怎么样?(有人说:更昏沉)对头,那你就昏得不像样了,就是更加昏沉。因为昏沉的时候,最无奈的事情是什么?抗拒昏沉,抗拒又抗拒不了。是不是啊?是这样。所以我们要破除讨厌昏沉、回避昏沉的心。这个心破了以后,才能够消融昏沉,在昏沉当中,你才能有个安住的心,才能有一个系心不乱的心,念佛。是系心不乱的心、念佛的那个心、不管昏沉的心。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昏沉的时候能不能念佛啊?(众:能)你只要不管昏沉,能不能系心在佛号上?那么我再问你,昏沉的时候系心不乱和不昏沉的时候系心不乱有什么不同啊?有没有不同?有极大的不同。什么不同啊?不昏沉的时候,你是散乱心;昏沉的时候,你是昏沉的心。不昏沉的时候,你散乱心,一会儿功夫冒出好多念头出来,是不是个乱心啊?昏沉的时候,你是一心,要不一心想睡觉,是不是一心想睡觉啊?那个一心想睡觉的程度乱不乱?不乱。如果你把这个一心想睡觉的那个心啊……你看吧,人有一个状态,就是我们现在的脑子妄想纷飞,看着你在念佛,“阿弥陀佛”,想的不知道有十万八千里,想的不知道有多少事,脑子里乱哪,是不是?是一个乱心。而昏沉的时候,是个一心,是个一心,它不是乱心。那么,昏沉的时候这个一心,如果能够不管昏沉,放在佛号上,它就是个佛号。知道吧?
我说你平时想的时候,你比如说,你想你妈妈,妈妈形相会不会现在跟前?不会。你睡觉你想妈妈,妈妈会不会现在跟前啊?妈妈的形相就到跟前了。你那睡觉的心,那个现场也是个一心,知道吧?睡觉的心也是一心,睡觉的心都是一心。一心能起到什么妙用啊?三维世界,三维空间。你想妈妈,妈妈现前,想吃炒菜,炒菜现前。是不是啊?想啥啥来,真这样。我们那天有一个演创,断食七天七夜。到了第七天,他说,“师父,完蛋了”。我说,“怎么了?”“我满世界全是炒菜!”一想可以吃饭了。他说,我开始炒土豆丝儿,什么什么醋溜辣椒,什么菜都全来了。还有啊,在昏沉念佛的时候,是一心。这个一心,如果你用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如果你不用来念佛,你打闲岔,也会乱的。就是说,它当下不乱,它到处乱窜。我就有经历,这个昏沉的时候来了,念念念念,想上厕所,突然厕所就到跟前了,就是跟你想像的那个厕所是一样一样的,三维世界,立体世界。好了,进去就袍子一撩,就准备上厕所了。这一撩袍子,突然意识到,突然惊醒了,哎哟,这是念佛堂,不是厕所。哎呀,你念般舟念多了,你就知道,就会有体验了。想吃东西了,“呗儿”,到跟前了,色香味俱全,都是这个昏沉意识所导致的,知道吧?都是昏沉意识导致的。还有,那个小姑娘,十二岁那个小姑娘讲,她说,我坐凳子,最后看到凳子看得比妈都亲,满世界都是凳子。大家听到了,真是这样。
我们再讲一个笑话,我有一个徒弟,是广西的某一个地方人事局的局长。他说师父讲境界相。他那个人是非常偷懒的心,走走走走,累了,这儿要有个拜垫坐坐多好啊。突然地上有个大拜垫,他说,“师父讲境界相,骗人的。”摸摸,“噔噔噔”,噢,摸到地上。“嗯,幸好,我警惕性高,要不然坐地下去了,‘阿弥陀佛’”。嗯,又来一个,这不行,再看看,一摸,不对,又是骗人的。“还好,我有警惕性,‘阿弥陀佛’”。嗯,又来一个,“这次肯定是真的,绝对是真的。你看这个拜垫这么大,这么厚,这么暖和,坐吧,保证没错。”“咚”,坐地下了。哎呀,这美呀,“呼呼呼”睡着了。睡醒了,哎,我刚才忘了摸这个拜垫是真的假的。这个拜垫这么舒服,我看看怎么样。一看,坐在地上,坐在地上,境界相。就是说,他这个意识啊,你想啥来啥,知道吧?跟真的一样,比真的还真。这就是这个昏沉的意识,和平常的意识不一样。
那么,你要想训练一心念佛,昏沉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的好时机,但是不能欢喜昏沉啊,不能欢喜昏沉。感恩昏沉说对了一半。昏沉能够训练你的这个一心念佛的意识,但是不能喜欢昏沉。有的人说,“哎呀,师父讲,我喜欢昏沉念佛,昏沉念佛感觉多好啊,昏昏沉沉的,不知不觉就一天一夜过去了,一边昏一边念,一边昏一边念。”这有喜欢的心是不对的。你是被迫昏沉,这个有功德。知道吧?你喜欢昏沉,一边昏一边念,那你是个偷心,知道吧?就是有漏的功德。所以不能喜欢昏沉,也不能说感恩昏沉。那么,昏沉来了,你就老实念佛,培养自己一心念佛的功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昏沉的时候,那个念佛的功德力更大。为什么?它是无漏的心。因为你不管昏沉只管念,而这个时候念头是一念。知道了吧?平时你这念头是乱窜的,不是一念,而且它变。昏沉的时候,这个人不敏感,这个意识变得比较慢,所以他一个意识可以演化很长的时间,而在不昏沉的时候,你特别活跃,刹那之间,你都有不知道多少个念头在产生,是不是?就这样。
你说你昏沉的时候不会念佛,你就是一个不会念佛的人。明白了没有?我们讲的念佛,那是难念能念,难行能行。昏沉能念,情绪不好的时候能念,体力衰竭的时候能念,心慌气短的时候能念,死的时候能念,环境乱的时候能念,业障现前的时候能念,各种痛苦感受的时候能念,一切时空、一切难题当中、一切难行当中、一切难念当中,都能念,这叫真实念佛。如果你会这个念佛了,往生有没有把握?(众:有)就绝对有把握了。是不是啊?如果你只是睁大眼睛,吃饱了,喝足了,外面什么人都没有,你一个人会念,这绝对没把握,知道吧?这绝对没有把握。
还有一条,念佛要念到自己念完了就受用,直接就受用,不等着念出感觉才受用。你们很多人念,“哎呀,我念得好殊胜啊,我念得好舒服啊,我念得好不可思议”。你在念感觉,不是念佛,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讲,要学会昏沉的时候念佛,不要讨厌昏沉,不要回避昏沉,不要拒绝昏沉,也不要欢喜昏沉。在昏沉当中,用平静心,用系心不乱的心,一心来念这个佛号,这个昏沉念佛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不要讨厌昏沉,不要回避昏沉,这样心窍就打开了。知道吧?昏沉当中要训练自己,昏沉当中要消融昏沉,消除业力,积累功德,知道吧?要让佛号相续。昏沉的时候,你佛号能够相续,你整个佛号才能打成一片。是不是啊?你昏沉了佛号就断了,那这个功夫能成片吗?成不了片了。所以昏沉念佛是重要的一个训练的环节,这个昏沉念佛是重要的训练的环节,所以要能够在昏沉当中学会用功。
再其次,你昏沉念佛的标准和清醒念佛的标准不一样。我问你啊,你说,昏沉得严重,你前面念佛,“阿弥陀”,睡着了,比如说昏沉了,“阿弥陀佛”,你还能跟着节拍,你身体现昏沉相,“阿弥,阿弥,阿弥陀佛,阿,阿弥陀(示范:昏沉状,时断时续念佛)”。这就是,你一心系在佛号上,节奏还不太乱,这就是念佛,这个也是一百分。知道了吧?因为,你这个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一直在念。你开始学般舟的时候,不可能没有昏沉啊。是不是啊?你昏沉的时候会念佛,在念佛,就能消融昏沉,就是一百分。但是,你又想,“哎,师父讲了,反正是一百分,我就一边睡一睡,一边念一念。”完了,你是有漏之心,有偷心。没有偷心的时候,这样是一百分,有偷心就不是一百分。这就是说,要有一个没有回避昏沉的心、没有讨厌昏沉的心、在昏沉当中顽强地训练自已的心、在昏沉当中坚持念佛的心,就是这样。然后呢,功夫在平时。
还有一条,打开自己的心窍,最后一个层面的东西,就是说,你不要怕撞人,不要怕撞墙,不要怕撞地。昏沉昏得厉害了,第一步,撞人。走着走着,昏沉的时候,“呯”,就把人给碰了。是不是啊?第二步,昏的时候不看路,走到柱子跟前,“梆”一下,撞柱子。第三步,昏得昏头昏脑的,身体歪歪的,“咚”,栽地下去了。是不是啊?那么,你只要把握一个你一心系念佛,昏沉的状态不管,那你撞了人醒没醒?肯定醒了吧。是不是啊?醒了接着念;你撞了墙醒了吧?醒了接着念;撞了地醒了吧?醒了接着念。你要有撞到地上的心理准备,撞到地上都不退转。知道吧?你如果说撞到地上,我起来接着念,你这佛能不能念下去啊?绝对就能念下去了。是不是啊?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就能念下去。你也别指望自己不昏沉,你也别指望自己不摔跟头,你摔了跟头就起来念就对了,那这就能过关,坚持下去,就能过关。就像一个老太太说的,“我前两天昏得昏天黑地的,到了第三天,突然,‘嘣儿’,精神了,不昏沉了。”真是这样。昏沉也有极限,熬过极限之后那才爽,那就消融昏沉了,所以对过昏沉关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认为,我昏得不行了,去睡觉。睡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睡觉只是把昏沉暂时逃避一下,未来将面临更大的昏沉。
这是讲的这个打开昏沉的心窍,基本上就这些东西。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