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302037答疑:行法喜欢闭眼,挂碍护法管理

2014-06-30 07:37:00.0

弟子:师父,我请问一下,就是说在般舟行法过程中说是不能有挂碍,但是我有一个挂碍就是有时候我行法的时候,我就喜欢闭着眼睛,但是心里是很清楚的,想闭着眼睛来闭目养神、来念佛。这样的话就是护法可能就以为我在睡觉,老是来管,这就引起我的烦恼。这个事情……,请师父开示。
  师父:挂碍呢都是自己的心,挂碍都是自己的心。你比如说你刚才讲的,你喜欢闭着眼睛。这里边注意啊,这喜欢闭着眼睛,是一个小小的偷心。你们现在就是什么呢?要更喜欢睁着眼睛,更喜欢把功夫做的更扎实一点。你比方说吧,这个念佛的时候啊,你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这么小的动作,是……你比如说有一种劲是不能省的,身体提起来的劲不能省,一定要把身体提起来,不要这样,“阿弥陀佛”,这个非常麻烦。你省这个劲……我告诉你啊,你不省劲,这一段的积累形成后一段的基础,知道吧。只有在你精神好的时候,能够一板一眼的走,才能足够消融你的昏沉或者消融你的妄想,然后进入甚深境地。前段的修行都是后段的基础,基础是真实不虚的。你看,音声是佛事,你音声基础够了,不会昏沉。当然不会昏沉,不意味着不会有昏沉的感觉。其实昏沉的感觉其实很好调整,你比如说你大声说一句话或者是就端心正念想一个问题等等方法,总而言之很多,就是说解决这个昏沉感觉,驱赶昏沉感觉的方法。或者最多你打盹二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就可以过,过这个问题。但是呢,就是说我跟你讲,一定要有……像你的问题在哪里?就在喜欢闭眼睛、喜欢找点感觉、喜欢省点劲。你们很多人共同的毛病都是这样,喜欢找感觉、喜欢省劲,感觉和省劲恰恰是造成你本功德力不具足的原因。而且还有一条,你们要掌握界线。严格意义上来讲,比如说拖着腿走,“阿—弥—陀—佛—”,可以拖一拖,也是可以的,不是说完全不可以,包括你闭眼睛也是可以闭一闭,但是要做到放而不逸、懈而不怠很难,问题就在于你做不到放而不逸、懈而不怠、懒而不散。你比如说你规定自己闭眼睛可以,不能超过一圈。养个神,你三圈四圈里面只能养一圈,你只要控制住这一圈,你就不会把昏沉养出来。可是呢,你认为闭眼睛舒服啊,恨不得眼睛永远都不睁开,这一是贪心,第二把昏沉就养出来了,知道吧?然后呢,还有一点,最不能省劲的就一定要把身体提起来,身体提起来,落下去,落下去的时候那个轻中带重、重中带轻要带出来。这个力道的掌握,“阿—弥—陀—佛—”,一定要不慌不忙。然后做这个要严肃认真,提起来这个劲不能省,踏下去这个劲不能省,喊出来这个劲不能省,这仨劲不能省。你能够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再多一点,那你很容易得甚深功德力,得甚深功德藏。有甚深功德力和功德藏的人,后边才好处理,才能过关。没有甚深功德力和功德藏的人,不会真正的生定心,不会有真正的功德的惯性。只有真正的功德力、功德藏的惯性,不断的前行,才能导致你后面的问题解决的非常简单。你看,你烧过牌位,第一张牌位烧的很难,最后一张牌位很容易就烧掉,还烧手。同等的业力在不同的功德藏、功德力的状态下,所需要的心力和精力完全不同。如果你这个牌位一直烧,烧的很红火、很热,你丢一张牌位,你丢十张牌位都很简单就化解掉了。如果你这没有功德力,不是热乎的是冷的,多丢一张牌位就把这火砸熄灭了,是这个道理啊。所以一定要提的劲不能省,踏的劲不能省,喊的劲不能省。还有睁眼睛的劲不能省。睁眼睛,尽量睁眼睛,然后呢可以缓冲。但是一定要懈而不怠、放而不逸。可以拖腿,但一定要控制时间极其有限。比如拖腿不要超过五句,甚至不要超过一圈,千万别没限制的。你要控制不能把懒惰、不能把贪心给养出来。如果把贪心和懒惰养出来,你再去处理他,养虎为患,可难了!你是有的时候很在状态,但是常常就是你做到放而有逸,懈而有怠,最后把自己拖垮了,好吧。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