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21546步法音声、念佛之心

2014-06-02 02:46:00.0

我最近听了一些人念佛,说句老实话,我就觉得这个念佛的差距呀,非常大。昨天我布置了一个题目叫音声是佛事,怎么样训练音声?
  首先第一步,要训练你这个音声呀,踏下去喊出来,声音要踏出来。演强,以后就训练,第一步就踏出声音出来。这个声音一定要踏出来,就半天时间,就搞十个八个教练盯着看,每一个人看,一定要养成习惯,声音是踏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风过铃响,铃是放松的,但是放松不等于铃不响,那两码事。不是你放松的自己不用铃了,那你这是走过头了。风过铃响,不是铃自己响,你们现在都是铃自己响,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所以第一步你要训练踏,把声音踏出来。
  然后你们要观察,就是唱的声音和脚踏的这个节奏有没有共振?如果共振了,要养成这个习惯,共振的声音。共振和什么共振呢?你就看他的脚和他的声音是不是共振,脚和声音是不是共振。那么脚踏起来这个,你要看身体提起来没有,身体提起来,再踏下来,这里面细节太多了。那么踏下来的时候你要看,他用劲的地方是脚在用劲,还是手在用劲,还是嘴巴在用劲。你们常常用劲的地方,有的是脚用劲,有的是膝盖用劲,有的是手用劲,有的是嘴巴用劲,这几个用劲的地方都不对。要身体提起来,然后放下去,自然放松,放下去之后,你还要看,他落下的那个……好多人他提起来的时候,他不敢提起来,他实际上没有提起来,没有一个势能,势能不充分,就转换不成动力,这要具体看。我就这样讲吧,第一步你要训练声音,踏出来。声音是要踏出来的,声音是要和节奏能共振,完全地共振,这要训练一下子。
  然后呢,这共振的这个声音,要找这个声音,你没听过这期报告,我专门讲《如何训练音声》?(弟子:还没听到呢)那我就想呀,所以群里边很多听得很起劲,听五遍、听十遍都听不够,你们现在在跟前……这都讲了,所以你这音声要好好训练一下。好比讲,我现在打比方说,你给我坐在车上给我唱,你不要嘴巴唱,要用丹田音来唱。丹田气,调动丹田气出来的声音叫丹田音。气和音是表现的形势不同而已,气是看不见的,音是听得到的。“阿,阿”,要把这声音,丹田音要提出来,你们一唱就用嗓音,“阿弥陀佛”。要把这个声音,第一要能把这个丹田气调动出来。第二那个声音一定要不慌不忙。我看你们所有的人都是在抢节拍,抢节拍,千万不要抢节拍,练习不抢节拍。大家都抢。其实呢,那念佛机的音声都偏快了。为什么呢?将就大家的声音。那天早晨我在那念,那是一个标准的音,大家都能降伏其心的一个念法,知道吧。但是平时呢,实在没办法,大家都念得这么快,怎么办呢?只能将就大家。虽然有点偏慢,但实际上来讲,是偏快的。
  要锻炼自己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心,就是说你每次念佛号的时候,我就发现,大家念佛号没有定心,“阿弥陀佛”,它那每一个音都很平,都很定,很平、很定、很深、很匀,“阿—弥—陀—佛—”,它很定的,但是一听你们的声音都在飘,都飘泊不定,都不匀。那个嘴巴不是个定心,定在哪,“佛—”。你是,“佛~~~(示范:声音起伏变化)”,没有定的人听不出变化,有定的人听到里边有十八种变化,知道吧?因为什么呢?因为你念佛的时候,你的心不是定心,你的心是散乱心。我能听出你这个里边心动了没有,知道吧?有散乱心在里边念的佛号和没有散乱心念的佛号是不一样的。
  而这个用丹田音,用这个深呼吸念出的声音,第一个他容易定,第二他没有妄想。没有妄想的音才是一个定音,有妄想的音绝对不是定音。然后呢,你只用嗓子的音,一定会带着妄想,用嗓子音就会是有妄想,你不用嗓子的音,用丹田音,用丹田气来调动这个音,它就不大会有妄想。但是这里大家注意一个习惯,因为你们对音声的分别相特别重,所以特别喜欢用嗓子,用嗓子把它念得清楚明白一点,这是一个错误的误区。其实修行的关键在于,你把气调动出来,把音发出来而已,至于发的清楚不清楚,没有关系,知道吧?发的清楚不清楚没有关系。因为阿弥陀佛最慈悲了。
  昨天我跟那干部讲,挺好玩的,我说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不管你要钱,又不需要你磕头,只有好处没坏处,干嘛不念?对呀,他说干嘛不念呀?我说你问题的关键你们老要说服自己,好像有道理才去念。念了就有好处,管它有道理没道理,你去念。你说服我有道理再去念。我说,可是你知道吧,你不念就没得好处呀,对不对?其实,我说这个世界呀,好多时候呀,你不需要去讲道理,可是我们人太爱讲道理了,非得要我把这理论搞清楚,把理由找清楚,我才信佛。我说,你信他你能有什么毛病呀?你能得什么坏处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为什么不干,对不对?跟着起哄就有好处,你就跟着起哄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呀?何况这么多人投入生命为代价,你老是想清楚再去干啥,这是一个误区。
  你们这也是一个误区:声音呀,你只要念出来就可以,阿弥陀佛就给一百分,只要你心想,只要你心念,就给一百分,知道吧?但是你为什么要想念清楚哩?念清楚给谁看呢?给谁听呢?是给自己听,还是给别人听,还是给阿弥陀佛听呢?知道吧。阿弥陀佛听的是你的心,不是你的音,你的音表现的是你的心,知道吧?你的音表现的是你的心的一种,是你的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明白吧?那个心,声音清楚也是你这颗心,声音不清楚也是你这颗心,声音大也是你这个心,声音小也是你那个心。你这个真心可以表现为大声,也可以表现为小声,可以表现为重的声音,也可以表现为轻的声音,可以表现为清晰的,也可以表现为不清晰的,其实这里边没有这个音声的分别相。阿弥陀佛听的是你的心,你的声音也传不到极乐世界去,有一种东西比光速更快,是什么你知道吧?(弟子:心念)心念。心一等念,周遍十方啊!心,知道吧?所以阿弥陀佛读的是你的心,感受的是你的心,不是你的那个声音,但是你那个声音可以表现出你那个心来,知道吧?所以要破除音声的分别相。因为你有声音的分别相,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唱的要唱得清楚,念的要念得明白。念得清楚,唱得明白,听得清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一个错误的误区,就说对我们来讲呀,不是对别人啊。有的人用这种纯粹的声音来摄心,它也是可以的,他靠“念得清楚,听得明白”也能摄住他的心,那是人家摄心的方法,知道吧?我们不靠这声音的办法来摄心。我们摄心的办法靠这个丹田气,把声音带出来就可以。我们用这个模糊法则来摄我们的心,人家是用明晰法则来摄心;我们用的是丹田音法则来摄心,人家用的是嗓子法则来摄心,各有各的因缘,知道了吧?各有各的因缘。
  那么我们把这个踏下去,喊出这个声音出来,不用管阿(ou)弥陀佛、阿(ou)弥陀(duo)佛(huo)、阿(a)弥陀佛,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人发的声音都不一样,关键你的心想的是什么?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要破除音声的分别相,所以“风过铃响”,铃响响而已,知道吧?你来多大风,我就响多大铃。我没有挂碍,知道吧,没有挂碍呀。就像镜子一样,镜子照一个人有没有挂碍呀?来一个人,把你照出来,走了,里边就没有了。那这镜子要把你留下来,可就麻烦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呀?“风过铃响”就是这样,你来,你这个风来了,我就这样响,那个风来了,我就那样响,响响而已呀,随它响而已呀,对不对?这个响声有没有分别相呀?它爱咋响咋响,没有关系。所以你被这个响声,被这个音声,给分别住,给挂碍住了,你老在判断它清楚不清楚,明白不明白,对我们来讲是一个累赘,累赘呀,所以我们不想想这个东西,知道吧。那么,这是讲这个呼吸,这个气。
  那么最主要是大家念的时候呢,心不定。还有一个音不定,他声音吧,声音忽大忽小,是个假嗓在唱一样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示范:不正确的念法)”,自己念着,还看看,“阿弥陀佛(示范:不正确的念法)”,自己在那打妄想,就会觉得不自在,是不是?不是一个从容,定的一个心,不是一个自信的心唱的这个佛号,很吃亏呀。其实这喊出来和不喊出来,差别很大,喊出来的时候有没有挂碍呀,非常重要。如果喊出来的时候有挂碍,你们喊出来的时候都是有挂碍,这个功德力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喊出来没有挂碍,才能及格,念佛才能及格,知道吧?你问问自己喊的时候有没有挂碍,你有挂碍就不及格,你没有挂碍才及格。真的没有挂碍啊,不是豁出去没有挂碍。哎,大家爱听不听,爱咋听咋听,那叫没有挂碍。没有挂碍的那个声音才合格,知道吧?
  还有就是什么呢?其实念佛念给谁?念给阿弥陀佛,念给自己,念佛是降服自己的心,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把自己的心和佛的心感应道交而已,这是内容,知道吧?那音声不是内容。音声的高低、长短、好坏不是内容,是这样。
  这是讲的这个音声,当然具体呀,这个音声是佛事,讲过一堂课,讲过好多堂课,你们去看,你们要自己去体会,要把这个功课完成,知道吧,要把这个功课很好地完成。师父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了一会,念了十八个调,是不是呀?你这个念不出来。这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那心都不定,那不行。要能念出这个声音出来,声音才能体现你的定性,你的定心啊。没有定性,没有定心,那还做什么功课呢?所以基本功不具足,你怎么闭关呢?闭关不行的。
  当然了,有的人就说了,师父我在你这念佛,又忙乎手、又忙乎脚、又忙乎声音、又忙乎气,我不知道在该忙乎啥。你忙乎过了,就不忙乎了,你忙乎到位了就不忙乎了。你没忙乎到位,你还是麻烦呢,知道吧?没到位是不行的。我就反过来问你呀?小的时候你为什么要学走路啊?你爬就行了嘛,你走路的时候麻烦不麻烦?你看学自行车的时候,为什么学自行车呀?左脚右脚用多大劲?手把怎么把?是不是一样的道理呀?你写字的时候麻烦不麻烦?你不都得学嘛,是不是?学会了就不麻烦了。是不是这样子呀?你现在就老想生个招我不学,不用学这个,那能行吗?那不行的。不用学,就变成,就没学了,是不是啊,是这个道理啊。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