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42019各种诀、各种板
2013-03-04 06:19:00.0
般舟念佛分快板、慢板、中板、变板、超慢板等等等等,还有一个唱板就是唱歌的那个板。节奏的变换能够对治配合身体的不同状态,然后得到身心的一合相来念佛,就能顺利过关。
我们会专门训练步法的时候训练快板,以及快板之后的转板。那么快板呢是这样,逐渐加快,“阿弥陀佛…”。快板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板“阿弥陀佛…”。转板的时候要变成一个字两板,因为你开始快板走得非常快,突然一下子“阿——”,有的人变成,他不会调,变成阿弥陀(昏沉)正好睡觉。昏沉的时候变成他也不唱。你这样步子迈起来,“阿弥陀佛”,踏上,它就配上了。跟快板的时候有一个法则:必须所有人唱快板的时候,都不能有任何境界相,全部跟快板。所有的人都不能去休息,任何其他的动作都不能有,你快板不唱,你就打2/3的折扣,“叭”,六折七折给你折掉了。你想想看,你这身体的能量不经过快板这样一个梳理的过程。快板梳理的过程是一个无为而治的过程,是一个自发调节的过程,是一个没有我的完全节奏共振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你就得慢慢地消化,尤其是苦痛关必须跑快板,你快板跑完啦,基本上没有苦通关,所以快板必须去跟。有的老太太说我跟不上怎么办?你就两字跟一步,“阿弥陀佛…”,两个字跟一下或者你四个字跟一下,“阿弥陀佛…”,但是你要沉浸在节奏当中。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步子要小。你念佛的时候步子要小,但平常都是粗心粗于念头,“阿弥陀佛…”,这个步伐太大,步伐太大能量没法转换。这步子要1/4、1/5,这步子你挪一点点,身体重心往前移一点就非常从容不迫,正好踏下去。可是如果你脚弯,如果你步大就变成,“阿-弥-陀-”,就是步子一大以后重心移不过来,然后力量就没法转换,所以步子一定要小。步子要小才能够解决问题,才能慢,才能够从容不迫,领队的一定要领得慢。但是你一天这样两天这样,最后你就觉得这个好烦,老是小步老是小步。怎么办呢?到时候就变成大步流星,不踏只走,“阿-弥-陀-佛-…”,这样快走一样可以解决问题。变就是消除你的昏沉继续你的精神。到时候就大步走豁出去来走,大步流星啊,大步流星板这样一个板啊,也可以消除你那个昏沉啊。
还有一个板就是你追我赶板,然后你就人跟着人就,“阿弥陀佛…”,一个跟一个。我们在宝峰寺原来,这是一个柱子啊,“阿弥陀佛…”,一个人跟着一个转圈。因为要转圈,因为后面有人追你,所以你不敢有半点含糊。人追人哪,尤其是女众追女众,男众追男众,追以后不得了,脑袋汗一冒出来啊,妄心也没了,痛也没了,全部都没有了。你追我赶,确实管用。
还有一个板,唱板。因为你老是这样,这不念嘛,念到后来可以补充一下唱板。到深夜很困了,困的不行了,阿弥陀佛(五星红旗),你再拍上巴掌,一下子就没什么困意,就不困了。还可以唱这个,阿弥陀佛(打靶归来),唱抒情板。还可以唱阿弥陀佛(学习雷锋),然后一唱你就笑了,然后你就不昏沉了,唱板也可以调剂一下。那还可以唱滑稽板,阿弥陀佛(济公)。
还有一个板,自然板,我叫随闲小调,随闲板。随闲板,我是走到甚深境界以后,我就喜欢自己唱。随闲板是应该在非常淡定的环境当中,一边走一边唱,阿弥陀佛(随闲小调),唱起来没完没了。它这个什么原理呢?平时你都是一字一板,“阿弥陀佛阿弥-”一字一板,“陀佛”两个字变成一板,“阿”又一板,“阿弥陀佛”中间两字又一板。你随便,你想变长板就变长板,想变慢板就变慢板,然后你想快点就快点,想慢点就慢点。然后你想由轻到重就由轻到重,逐渐加重。你想由重到轻就由重到轻,逐渐加轻。然后轻重长短缓急,一字一拍,一字两拍,两字一拍随意组合,然后你在里边可以有无穷的变换,根据你的心态,你想快点就快点,总而言之这个时候保持你身心完全的一合相,节拍完全的一合相,音色完全的一合相,这个时候呢,你可以变成一字一板,也可以变成两字一板没有任何障碍、自然而然、没有作意,这个非常感人的。这个因为他随时跟着节奏,然后他唱得特别非常动情,然后稍一不留神节奏踏不上,然后只要你脚跟着走就可以了,不论怎么变,脚跟着走就可以,脚跟着踩上节拍就可以了。这个叫变板变节奏,由快到慢,慢到快,由轻到重,由重到轻,由缓到急,由急到缓,然后就是变,变了以后完全身心一合相。
这个般舟念佛和别的念佛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个我说的养字诀。本来是“阿弥陀佛”一字一顿或者“阿弥陀佛”,每一个字都换喘气。“阿弥-陀佛-”,他这里有区别。“阿”这是短的,“弥”长的,“陀”又是短的,“佛”又是长的。他一长一短有变化,一问一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像问答一样。有长有短有缓有急,他整个唱法有很多设计在里面。这个般舟里边唱的板法有几种,一种是“阿-弥-陀-佛-”完全的这样一字一顿的。第二个就变成什么呢?我把这养字诀完全唱出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一字一顿的一种,就是不拐弯的一种,等节奏的一种。第二种是全拐弯的一种“阿弥陀佛…”,你看这个全拐弯了。弥和佛是长音,阿和陀是短音。第一个转弯的时候,阿又变成长音了“阿弥陀佛…”。这个地方非常重要,这个“佛-阿”这个“佛-”要连得很长,很重。他把这个“佛”和“阿”连起来了,就像挂钩一样。你把这个“佛”一带就把“阿”带出来了,“阿”一带出来以后,“弥陀佛”全连上了,就解决了佛号的相续性问题。这个长“佛-阿”能够减缓你的疲劳增加你的乐趣,最主要能够把这佛号相续起来,就是念佛最难解决的是相续性问题。
我们这个念佛方法有两种根本的解决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强调节奏念佛,你跟节奏就不得不相续,对不对?跟秒表一样,有第一秒就有第二秒就有第三秒,他循环下去的,所以跟节奏就必须要相续,通过节奏念佛促使你不得不相续。因为这个人呢,喜欢柔软柔和,不喜欢老不拐弯的,有的时候喜欢拐弯的怎么办呢?就设立个拐弯的给他应对,就是这个“阿弥陀佛…”,但是外边人听到就变成“佛阿弥陀”,听重音在“佛”上。“佛-阿”,因为要强调把这个连上,“佛”就变成重音了,变成“佛阿弥陀,佛阿弥陀…”。有的人就生烦恼了,这不念阿弥陀佛老念佛阿弥陀,他又听不懂佛阿弥陀,就变成这不是阿弥陀佛。在哪阿弥陀佛?他不会断句,老念成“佛阿弥陀…”,他就很生烦恼。这重庆人很聪明,这不写标语牌子吗,他就这边写一个“阿弥陀佛”,这边写一个“佛阿弥陀”。其实你把阿弥陀佛念成佛阿弥陀,阿弥陀佛会不会介意呀?一样的,知道吧。所以你要思想里要扫清障碍,阿弥陀佛和佛阿弥陀是一回事。都是佛乐嘛,都是一样。这是一个全转弯的,是这个特点。
那全转弯老转,前边老不转,都是两个极端,咱们来一个半转不转的,走中道,就变成“阿 弥 陀 佛…”这就是半转了,半转的重音在“阿”上,“阿”长“弥”短“陀”长“佛”短,这个“佛”像轻轻过去一样。这个半转弯特别容易得定,定字诀就是念这个就变成“阿弥陀佛…”。如果你一个从容不迫的心,不慌,不急不躁的心念这个调子,特别容易得定,然后集体念这个佛号就感觉到什么呢?在一个大船上摇船摇船啊,“阿弥陀佛…”,这边划一下,这边划一下,就像到极乐世界一样,很美的,你念佛真有这种感受。就像那个船一样,“阿弥陀佛…”,特别容易得定。
那平字诀是怎么回事呢?平均的平。就变成声音高,“阿弥陀佛…”,不急不慌的,唱得最慢,特别慢特别悠长,跟的人也特别慢特别悠长。他就是这样一对一唱,一对一唱。唱的平字诀,平平的,好像没有任何变化,心定定的,这最容易得定。还有一个超慢字诀。快板之后我们还有一个板,这个板很少用,但是这个板非常管用,大部队的时候不容易用他,个修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板,超慢板。怎么唱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快板)“阿—弥—陀—佛—”(超慢板)这样唱,唱得极慢极慢,慢到所有人都得把气用光,才能把这个调唱出来,然后慢得所有人都不敢分神,因为你唱得太快了丢人哪。“阿-”你在那看,人家在那唱,多丢人哪,所以大家就拼命唱,“阿(ou)—”,然后你把气用光了,然后不敢分一点点神,集中精力制心一处,最后昏沉也没了,苦痛也没了,境界也没了。超慢板很管用的。
还有一板是什么呀?乱喊。就“阿”,你就乱喊,你想喊多长喊多长,但一定把气用光,“阿弥陀佛…”(掌声),你就这样逼着自己唱出来了,就把境界忘了,就把苦痛忘了,就把昏沉也都忘了,这是给大家一个方便。
接下来就有一个疑虑了,师父,一会儿是不转弯儿,一会儿全转了,一会儿半转弯了。到底啥时候全转,啥时候半转,啥时候不转呢?搞得这么复杂,好多人会生烦恼的。
第一个烦恼处,“佛阿弥陀…”我怎么听怎么不对劲,明明阿弥陀佛怎么佛阿弥陀,听的实在不对劲,越喊越气,就生烦恼了。
我们这儿就有一位大德,所有的寺院全看过了,所有的地方全去过了,最后说唯能救我的还是般舟,就来了。开始的时候他就喜欢“阿弥陀佛”,就这个调。我们有的时候唱“佛阿弥陀”,他特别生烦恼,烦恼得不得了,烦恼的要跑掉。他那个嗓音特别好,唱起来地动山摇的,人个不高但特别瓷实,然后踏下来了很有威仪,“阿弥陀佛,阿-”。他一唱就身心俱震、身心俱燃,那叫唱的真好。我看一带队带了一天都没休息,这个唱的好鼓励一下,下午我就代他唱了。我说,唱了一天累了,我就来一个“阿弥陀佛-阿…”。这一下烦恼了,我唱的好好的,怎么给我改了调了,烦恼的不得了,最后就破了关就跑了。因为这个声调的事跑了,太生气了,不辞而别就跑掉了。回家过了一阵子觉得家里还不对劲,不如寺院好,就又回来了,回来我觉得也挺好,也欢迎,我还委以重任。我说,你好好培养当维那师啊,你看你唱的多好,节奏感又强。来了以后这次又念,这次倒有突破了,这个佛阿弥陀念了以后,怎么这么好听,太舒服了,就觉得就适应这“佛阿弥陀…”,这样转弯又不累,太好了,美得不行,这回不烦恼这个了。后来,“要精进咱来个狠的,咱不吃饭不喝水敢死队来个七天七夜。”,结果把所有人都忽悠起来了,最后搞了两天,他搞不下去了,然后又跑了,不过也成就了我们这些人。他走了,大家都继续练,结果成就了这些人。
就是因为烦恼这个“佛阿弥陀佛…”,这是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这里到底什么时候转弯呢?你要允许别人转弯,也允许自己转弯儿。别人爱转就转,你爱转就转,你要喜欢“佛阿弥陀…”,你一直念都可以。你喜欢那个调,你就一直唱。你喜欢半转的,你就一直半转;你喜欢全转的,你就一直全转;你喜欢不转的,你就一直不转。你不管别人唱什么调,你只跟节奏,就不会注意调门,就不会有烦恼,这是其一。其二,也很容易辨别,“阿弥陀佛”,这个“佛”不转呢,这个“阿”刚才就转弯了,对不对?然后你就会知道,“阿”这全转来了,“阿弥陀佛…”,你就跟着唱。这个“佛 阿弥陀佛”告你正好这一个佛号来了,“佛”就开始半转的来了,“阿弥陀佛…阿”,这一顿不转的来了,这很容易有信号了,不会乱。以前我就奇怪,我唱的时候瞎唱瞎唱,我想转弯就转,我想不转就不转,我自己高兴唱就唱,不唱就不唱,我看这班人跟的紧紧的。哎呀,我说,真服了你们。你们咋跟上的?我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转弯,你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转弯呢?可见转弯能跟上,不是跟不上,有信号。然后还有一个,你这段心情好啊,你就全转了多唱一点,反正你想多唱点就唱。
现在这个念佛有一个根本的缺陷,什么缺陷呢?这有问有答,一唱一和,中间有空档,你不是一直在佛号里边,一个真正意义的佛号的话应该是一直唱中间不要断。如果我老领唱,你们声音就出不来。
我的法则是只有一个麦克风,不能有两个麦克风。如果有两个麦克风必须唱一个声音,必须给大众留一个声音,大众才肯唱。如果两个麦克风,我唱一句,这个麦克风唱一句,下边都肯定没声音,因为声音高也高不过麦克风啊,大家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听不到大众和合的声音就不干了,这人的特点就这样。但有的时候会用两个麦克风,如果有人昏沉,特别昏沉,搞了三天四夜,这个人特别昏沉的时候,我会拿一个麦克风上去。我上去阿弥陀佛,就给你麦克风递一个。他嘴不肯张,你把麦克风一给他,他肯定张嘴,对不对?事实上是骗你张嘴的,不是你唱的好听,知道吧。不是谁好听给谁唱,谁昏沉给谁唱,谁有境界相给谁唱。有一天,小龙女就这样不唱,把她爸爸吓坏了,“师父,小龙女附体了,着魔了。”我说,“真的?”“真的”赶紧跑过来,我一看,我马上麦克风给她,“阿弥陀佛…”,没唱够十句,她活过来了。我说还有魔没有,有附体没有了?没了,好了!再后来人念到无意识的时候,发呆。这时候给她麦克风一唱就好了,所以这个麦克风有的时候挺好的,它还是一个护法工具,有的时候需要护法就这样护(掌声)。这是麦克风的使用法则。
还有一个就是大家跟这个录音,录音唱一句,你们唱一句,这录音主要是解决一个节奏问题,佛号引领,大众统一节奏,统一节奏就好办。而且录音能听到甚深境界、甚深微妙,我待会再说这个专题。这里有个根本缺陷在哪呢?我唱一句你唱一句,你唱完一句就等下一句,然后你再唱一句又等下一句。你就等着,这就麻烦了,你等的时候就会打妄想,然后你就会出境界,这佛号一丢就出境界,你佛号相续就不出境界。所以有的时候我在那会就会喜欢这样念,“阿弥陀佛…”是这样的,这个就是一直相续下去,不让你打妄想的机会。你唱的久了以后啊,你不喝水就容易出甘露水,我为什么讲那么久嗓子不会累不用喝水呢?是因为有甘露水的缘故。甘露就是入法界流,这个以后再讲。那么这样去唱连续不断,你越相续,最后边越没有境界相,越容易过各种关口,所以有的时候需要这样相续地来唱。
大众共修的时候容易犯一个毛病,他唱一句你唱一句他唱一句,这样一对唱挺舒服的挺热闹的也不昏沉,但是如果走的时间长了就你容易进入境界相。就这个等这个阿弥陀佛的功夫,你就会进入甚深境界,就会做个梦,就会演一部电影,你如果入境界相就听进去了,而且最后就变成,师父不在念佛了在讲故事,然后你就开始听故事了,听得还挺完整的,然后有的时候呢是这样。
这个念佛很容易出现某种他心通的影子,然后听到这声佛号,你就会听到他背后的声音。我念佛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整齐特别起劲儿,然后我有事出去一下马上全部散摊儿。有一天我们有个领众来领念佛,他领念佛的时候呢,大家都不爱听,他看到大家老有分别心,特别生嗔恨心、生怨恨心。你们这些人这么不给面子,这么不像话,他一边念佛一边想这个嗔恨的事。结果另外一个在境界里边的菩萨演捷,女演捷,听到这个,马上跑过去把话筒夺过来了,你怎么这么唱啊?你哪是念佛,你在嗔恨大家,你在埋怨大家,恨大家,你一个恨心怎么行啊?我来唱。她是真的听到他背后的心声知道吧,他心通的影子就这样。还有一次,有一个男众在领唱,他一边领唱一边想心事,结果就给另外一位菩萨听到了,一问结果差不多。所以这里有一个障碍,有的时候会显现他心通的影子,你就听到有人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境界,都会显示在前,这个时候你如果着到境界里边呢,你听到唱的没有佛号,全是说话的声音,全是那些声音,这也很可怕,就念不成佛了。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管你那些东西只管念佛,跟节奏非常重要。所以佛号一声接一声相续不断到后来你走得时间久了,境界相特别多,一会儿一个境界,一会儿一个境界。脑袋噔一下就来了一部电视剧,一集电视剧就演完了,然后你走的走的再来一下又一集电视剧,在里边编得起劲的不得了。人在电视剧里边的时候,他不困,他也不累,是这样子。而且呢,他编的故事特别圆,而且特别的有声有色。这个以后再讲,这就是告诉你:这个念佛要相续不断声声不断,再后来你要过渡到自己念佛,你不能老跟着师父的佛号念佛,师父引你念佛是一个方便,用音声来摄受你,但是最终过渡到你自己念佛,而且念出自己的佛号。就是说,你自己把佛号一声一声接下去,最后才能得到甚大利益。
我们有一次我就出差了,我就出了个绝招,我说这一次我不带你们了,你们自己带自己,自己唱出佛来。七个人让他们闭七天七夜,这几个人来劲了,自己拼命喊拼命唱,竟然感觉非常殊胜,因为自己念出来的就格外珍贵啊。
这就是讲这个念佛要特别注意这么一些重大的一些方面。还有一个就是什么呢?晚上比较困的时候会带快板,这个快板呢,就是转弯的板,“阿弥陀佛…”,有的时候会唱这种比较快的节奏,那你就不昏沉。这个快的节奏呢,就是想转多少弯就转多少转弯。他这个“佛阿弥陀…阿弥陀佛…”,这样一个劲赶,赶板。那么领众的,还有自己行法的时候,要注意你能把步伐走起来,队伍带起来,又不太快。原则上越慢越庄严,越慢越好,可是有的时候人多的时候,你太慢了,大家都走这样,“阿弥陀佛…”,他在原地晃,所以步伐太小了也不行,要把队伍带起来。你作为自己来讲的话,你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动起来,脚步起来,嘴巴唱起来。哪怕你没有地方,你也原地踏步,都可以原地踏步,一定要动起来。就怕你身体偷懒,一定要动起来,动起来就不会有昏沉,动起来就会让佛号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