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71417境界相的种类

2013-03-27 01:17:00.0

境界相有几种。第一种呢,就是由恐惧心生起来的境界相。就是说你怕什么来什么,来什么样的境界啊,恐惧境界相;第二种呢,欢喜境界相。欢喜法、欢喜极乐圣境、欢喜禅定、欢喜念佛的感觉,都会出现各种各样欢喜相的境界相,这是第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呢,是分别相。就是说你喜欢法上的分别,分别这个、分别那个,分别这个长、分别那个短,分别这个是、分别那个非,然后是是非非、长长短短没完没了,这是一个分别心的境界相;第四类呢,就是你现在这一类,就是属于日常生活当中你发自内心身体的需要,想吃了、想喝了,吃饭、喝水、上厕所这些东西,坐、卧,这个会发生境界相。
  比如说有一天有一位大德就迷迷糊糊,然后呢他在境界当中就是人家叫他睡觉,然后他就趴到地下,然后人家给他的一个被窝,还给个枕头给他,睡的,好好睡了一觉。还有的境界相中给人讨价还价的。就是那个崔恩平你们还记得不?就给人家讲我把我们家房子给你,你叫我睡一觉。然后那个人说那你就睡吧,但是你得偷偷睡啊,我叫你起你得赶紧起啊。那我就睡了,躺倒地下就睡着了。突然到时候人家叫她了,她赶紧起来了。就这样境界相当中睡了一觉,睡了三个半小时。还给人家把房子讲交易讲条件。
  这都是围绕着你这个身体的需求啊。因为这个境界相特别像真实的一样,你也不会认为她是什么境界相,其实也是一种境界。就是说你这个意识也是独影意识一根筋意识导致的成果,只知道要吃了要喝了要上厕所了要睡觉了。这种境界相。
  还有一个比如演法师最近出现,非常严重的(境界相)。一直说自己没有境界相,我怎么没境界相啊?人家都有境界相,我怎么没境界相,好唻。你老念没境界相,你看你现在境界相深不深?大家公认你境界相深啊!又深又重!然后要护法,要去管人也好,要去教育人也好,要去护人也好,要去成就人也好啥也好,都是境界相跟着就跑过来了,很深很深啊。这属于法上的分别心所产生的境界相。
  反过来你想想看,你没有欢喜的境界相,也没有恐惧的境界相,也不念业障,也不念忏悔。最终来讲最后对这个嘴巴想吃了,想喝了,想睡了,想上厕所了,这种原始的本能,跟着这种本能跑了,这多可惜唻,是不是啊?(是)你这非常可惜!所以为什么叫不管受只管念。不管辨,思辨辨别分别。不管辨只管念,不管想只管念等等等等非常的重要。
  那么各种各样的境界相走完了以后,你才知道,“哦,我这心往这边一偏,出现境界。往那边一偏,出现境界。这儿一偏,一个境界,那儿一偏,一个境界……”只要你心有倾向性,有所求、有所欲、有所愿、有所想、有所思、有所念,它就会现境界,知道吧。那最后发现什么呢?就像刚才照智师讲的,确实是啊,他发火也有很大的能量。当然发火是为了法,不是为了自己的分别心,或者不是为了那个啥。如果为了自己的呢,那就是嗔恨心、嫉妒心、嗔恨心、仇恨心,那是情绪。如果为了法,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它这个都有能量体的,都有能量的这种传送。既然心和能是一体的,心和境是一体的,原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应观境界,种种的境界都是你心所现、你心所造,最后体会到我这个心、我这份心、这份有求的心、这个有念的心、这个有愿的心、这个有喜欢的心、这个有恐惧的心、这个有分别的心会产生各种,想吃饭、想喝水、想上厕所、想睡觉的心,想休息的心,都能演绎成种种不同的境界。这个时候你就体会“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所现、唯心所变。哎呀,我这心不想佛、不念佛,太亏了,知道吧。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那是在开悟啊。你如果真的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开悟了,你就不去想别的东西了,只想念佛了,你就跟此世界告别了,你就跟生命告别了,就跟娑婆世界全部告别了。然后你因为你只和彼世界对接,只念佛、只忆佛、只想佛、只有佛,是心是佛、即心即佛、不得不佛、汝当作佛,这是这个。境界关它真正的意义在这里,经历各种各样的境界的考验之后,你突然觉悟了,豁然开朗了,知道吧?“哦,我是心是佛,即心即佛”,就是这样的。我讲的东西都是非常实用非常直截了当,我不跟你绕弯子,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