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90720般舟步法、心法

2014-04-08 18:20:00.0

这个首先说这个般舟步法呢,非常的不可思议,这个般舟步法妙就妙在每一个细节处,作为我们每一个般舟之行,要把般舟步法要搞的非常的细。你比如说啊,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这个,首先一定要注意,身体一定要提起来,整个身体要提起来,你们自己去检查体会一下,身体还是提不起来。你看,“阿-”。我今天再特殊的提一下这个要点啊,呼吸把头带起来,把身体带起来,呼吸不是这样哈着腰往前吸气,挺肚子更谈不上吸气了,是不是啊。身体端心正念,你看,“阿-弥-陀-佛-”。不能这样啊,你这样,这样就是个懒招,“阿弥陀佛(演示:身体左右晃等)”。这个细节特别的重要啊。
  第一个细节我告诉你们一个绝招啊,用力的方式要对。第一个用力方式不对的地方在哪里?用脚提:“阿弥陀佛”,这个力量发自于脚,看到了吧?“阿弥陀”这个上面都很生硬,都不动,明白了吧?你要上下是一体的,丹田一吸气会不会把身体带起来?五脏六腑都带起来了,头顺便引起来,脚又顺便带起来,“阿-弥-陀-佛-”,看到吧。就是很自然的,很放松的,都毫不作力的,毫不作意的,作意的程度只有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知道了吧?连一半都不超过啊。
  你看,你们一个作意就是靠脚往起提,“阿”,脚绷得紧紧的就变成这样,“阿弥陀佛”,脚绷得不紧就变成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这个因为作意在脚上,一个膝盖会弯,另外这个脚下会发力,脚下发力身体稳不稳啊?“阿”,这上半身就不稳了,这是第二个方式。
  第三个方式是干啥呢?这个肩膀用力,“阿弥陀佛”,这浑身就用力,还有的是干啥的呢?还有的绝招,告诉人家这样,你看,“阿弥陀”,他这样身体不就飞起来了,这个都不对,这个用力方式都不对。要注意,一定要头往上拔,就像拉引体向上的时候,你们拉过引体向上吧?那么你们没有拉过引体向上,你够衣服,晒衣服的时候,对不对?是不是往上领,头往上先领啊。有没有晒衣服这样领的,底下这样用劲的?手用劲,是不是这样子?脚尖往起,头往起一领,就正常了嘛,轻松啊。“阿-弥-陀-”,这个就可以了。所以这个,发力的方式要对,发力的方式不对就很笨很累,知道了吧?
  还有的喜欢这样子,“阿弥陀佛”,这个手不要这么大动作,都喧宾夺主。那么这个身体像飘起来一样,你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身体呀,非常飘逸,就是轻轻地就带起来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再轻轻地去。轻轻的,你看,“阿-弥-陀-”。你要快点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一个啊。
  第二个,用劲的时候呢,大声喊悄悄话。你们看那个水,塘子深的时候啊,你们小的时候玩过那个石头吧,底下是个水塘子是不是啊?水浅的石头会怎么样?“叭-叭-叭-叭-叭-叭-叭-”跑过去。水深的怎么样?“扑通”就进去了,是不是啊。这就说什么呢?你说这个“突-突-突-突-”飞过去的这个劲儿大,还是这个“扑”掉下的劲儿大?你们要做那个暗的“扑”掉下去的,不要这样“突-突-突-突”,这样不行啊。你就这样你看,“阿-”,落下去深不见底,但是落下的瞬间加速度,知道了吧。
  发力,不是另外有一个力,记住,就是身体的重力,你要另外有作意,就不对了。你看,“阿-”这个脚另外用劲了,或者“阿-”这身体也用劲了,“阿-”这手也用劲了,都不对。不是另外再发力,你看“阿-”,就是身体落下去的时候,自然的重力,不多一点不少一点。重力多那么一丁点点儿,哪个一丁点点呢?就是这个力呀,在接触地面的瞬间,如果说文雅一点就是太极拳那个,你看,(示范)就是发暗劲儿,突然爆发力,它这个看着没有劲儿,突然发力这样(示范),突然爆发力,就有点这个劲啊。这个爆发力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就够了啊,就这个力的势,大势至的那个势,力的势是这样一个势。但是力的这个尽头不是(示范),不是这样,知道吧,只要这样,就可以了,知道吧。这是力的力度。力的性质是爆发力,力的程度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足够了。
  力的方式就是什么呢?稍带着,人家要往下落了,你来顺手拍了一下,知道了吧。顺手拍一下而已。你看“阿-弥-陀-佛-”,知道吧,外边看不太出来,只是一丁点一丁点的区别,就顺个手,顺手牵羊,顺手稍带一下而已,明白了没有?那个痛打落水狗,狗要下去的,跳下去的时候,你顺手推了一把,那你省劲不省劲啊?最省劲的一种方式。不需要把它推下去,它要跳下去的时候,你“噔”,落井下石,就这么个方式。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方式,你看,“阿-弥-陀-佛-”。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这个用力的方式是这个,声音的方式是什么呢?也是那个石头在那个深水塘里,“啪”淹没下去的那个声音,吼出这个声音出来,大声喊悄悄话,“阿-”,要留有余地,不是“阿--”,不是把全部声音都放出来,声音都咋呼呼的,声音是内含的“阿-”,不是“阿--”,不是这样啊。第二是非常短促的,不是很长的,“阿-”这是吼啊,不是“阿——”,不是这样。就好比一个皮球,或者我们说挤这个气,身体里边不是有气吗?是气满了挤出来一丁点“阿-”,不是把气全部挤光,“阿——弥——”不是这样啊。气挤光以后就累了,挤出一点点“阿-弥-陀-佛-”,明白了吧?非常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再一个就是,这个声音跟声音之间,它随便断多久都没关系,但是点和点之间不能断,就是踩节拍要踩准“阿-弥-陀-佛-”,这是一个。
  再一个呢,你们学一下“阿(ou)弥(mi)陀(duo)佛(huo),以后逐渐练,锻炼念这个音,阿(ou)弥陀(duo)佛(huo)。“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陀-佛-”,需要丹田音,这个体力的能量,丰富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跟你们讲,念阿(a)弥陀佛,阿(ou)弥陀佛,阿(ou)弥(mi)陀(duo)佛(huo),是一样的,没有分别心,是告诉你,你在你念这个佛号的瞬间,你的心是阿(a)弥陀佛就念阿(a)弥陀佛,你的心是阿(ou)弥陀佛就念阿(ou)弥陀佛,你的心是阿(ou)弥(mi)陀(duo)佛(huo)就念阿(ou)弥(mi)陀(duo)佛(huo)。你心里想的和念的是一致的,是指它的一合相。这个时候,如果你是阿(a)弥陀佛的心,硬念阿(ou)弥(mi)陀(duo)佛(huo),你念不来的;如果你是阿(ou)弥陀佛的心,你硬念阿(a)弥陀佛,都不是一合相,明白了吧?想的那个,念的那个才是一合相。但是此一合相和彼一合相也有分别,我没有分别心,但是是有分别的。因为“阿(a)弥陀佛”它是一个平调,它不是一个运动的调,不是一个行进的调,不能集合一种体能的状态。“阿(ou)弥陀佛”这个喊起来一样不一样?(众:不一样)。“阿(a)弥陀佛”,“阿(ou)弥陀佛”,你看这个“阿(ou)弥(mi)陀(duo)佛(huo)”,它这个是一个能量的分布的状态。所以大家呢,你们回家路上就一个劲儿哼,阿(ou)弥陀(duo)佛(huo)、阿(ou)弥陀(duo)佛(huo)……哎,逐渐适应了这个音以后啊,它这个音呢,更多的能够带动你身体的能量的状态,所以逐渐把这个音适应了。“陀(duo)佛(huo)”,“阿(ou)弥陀(duo)佛(huo)”,你记不住就……一朵朵莲花都是你的豁出去的劲头给换来的,要豁的出去,“豁”,方便说啊。“阿(ou)弥陀(duo)佛(huo)”你念的时候呢,你不要管声音对不对,你只管按着这个声音去念,念不对都没有关系,因为阿弥陀佛不会计较,是不是啊?你就只管去这样念,“阿(ou)弥陀(duo)佛(huo)、阿(ou)弥陀(duo)佛(huo)……”,这是“陀(duo)佛(huo)”。
  那么重要的就是什么呢?一定要身体飘起来,这个自然的带动起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下去的时候呢,重点你们注意啊,不在于脚的力度,也不在于共振的力度,也不在于共振的角度,重要的在于你的身心相合相融共振,体内的共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说力度要掌握到恰到好处,既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够,过犹不及都不对。很多时候你们行法,你们为什么坚持不长久?原因在于都过头了。你们不是不认真,知道吧。过头了,要不脚上用的力大了,要不手上用的力大了,要不嘴巴用的力大了,总而言之不是一合相,没有重视内在,重视了外在。重视内在,“阿-弥-陀-佛”,这是一个啊。
  昨天晚上我跟领导在那儿讲,他问我打坐怎么回事?我说首先一条,你注意,做对,做得要对,其次一条做得要相续,就两条。我说你们打坐为什么坐不下来,你们打坐都是错的,首先就没做对。我跟你讲啊,打坐这一条和我刚才讲行法这一条一样的道理,明白了吧!我刚才讲的这么多啊,发力的方式、用力的角度、用力的程度、用力的心态,和呼吸的配合,声音的配合,每一个细节要做得非常的真诚、非常的用心、非常的细致,一丝不苟,要做对!
  你们凡是我告诉你们,为什么般舟步法具足一切法?凡是你在闭关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都由这里的问题所产生,都会在这里找到根源。那么这个细致,我刚才讲了,讲了那么多细致的东西啊,因为开始的时候,跟你们讲这么细致你们听不进去,现在你们般舟这些都听得进去。要这样,做得要细、做得要严、做得要对,做对了之后,要求自己不断地相续,做得相续。
  打坐的人呢,也是一样道理。你看,坐在这儿了啊,当然你不用双盘,不是非要双盘,单盘、散盘也是可以的啊。坐在这儿最起码一条,你看啊,坐在这儿,你的腰要直起来,这个腹部要含进去,身体要非常端正。其实很简单,坐在这儿端端正正,会不会?谁都会。能不能一直端正下去?谁都不能。你要跟别人比的就是你一直端正,你要不端正坐着坐着就变成这样(腰塌下去了)。首先一个,腰就会(演示:腰塌下去)。这个腰,本来腰应该是直的嘛,你坐一久了,这很正常的现象是不是啊。然后呢,这还算最轻的,有的就不是这样子了,就往这边靠了(演示:身体左倾),有的就往后靠个凳子靠上了,有的往这边靠了(演示:身体右倾),还有的这样子了(演示:身体前倾),是不是啊?就是说你首先做对,做都做错了,这个心不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心。哎,要做对。尤其这个地方(注:师父手指腹部)要立起来。坐嘛,坐里面要立,什么立呀?这个腰要立起来。还有一条呢,坐的时候呢,你要拿一个毛巾。你看啊,把这个毛巾这样折一下,这样折一下,这样折一下,就是说,你琢磨着啊,你这个尾巴骨,尾骨啊,你坐这儿的时候,尾骨是不是离开地面了?然后这个东西呢就起一个把尾骨垫起来的一个作用,知道了吧?你就这样搞厚一点,说句难听一点,俗话,就像擦屁股一样的,你把它往底下一垫,垫不要垫到屁股底下,垫到尾巴骨这个地方。哎,一垫,这个地方一立起来,那就很舒服了,这个脊椎骨就正了。而且它底下有一个靠的地方吧,就靠住了。胸不要这样,含胸,哎,但是也不要这样,这就造作了,这样。
  这个手(胳臂)呢,这个地方(注:指腋窝)都像有气球一样的,不是这样(演示:胳臂和身体贴着)夹的紧紧的,也不是这样(演示:胳臂和身体离的远),就趴在这儿,是吧!这个地方就像搁着虚空一样搁着。或者手可以这样,结这个弥陀印,结啥印都行,放松自然。这样,深呼吸,这是做对了。做对了,关键是做相续,你每隔三秒钟、五秒钟、十秒钟,检查一下自己,如果你入定了,就不用检查了。然后呢,你不让自己懈怠,打坐训练自己不懈怠,不懒惰。一懈怠,懈怠的姿势你们比我会的还多,就不相续了,是不是?所以要求自己要严,做得对,做得相续。这个相续没有关系,两分钟也好,五分钟也好。你开始的时候就培养自己相续,做对,相续。然后呢,相续的时间越来越长,你把这个变成个正能量,知道了吧?你不要盲目的去坚持,盲目的坚持就变成这样子了(示范:各种错误坐相)。坚持不住啊,是不是?心要不急不忙,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淡定自若,从容不迫,要做对它,做对了就没有关系了。哦就这么个事,好。
  第一要做对,第二要做得相续。做得相续,相续的如何,就取决于你克服自己的懈怠和懒惰能有多少,要求自己有多严格。你这个方面走得越远,你将来的成就越有保障;这方面你老是马马虎虎的,那你就没有用,啊,没有用。这是一个啊。
  还有一个就是什么呢,大家注意,这个做得要相续,相续不断。你比如我们这个步法也一样,开始走得倒挺对的,到后来就变成这样,“阿弥陀佛、阿弥……”,这些都是懒招。你就注意一条,自己懒不懒最清楚,知道吧?不要让自己懒,这个懒才是真正害你法身慧命的罪魁祸首,知道吧,一切的根源都由你懒开始产生,你这个懒一产生,所有的懈怠懒惰,所有的后退的念头就从此就开始滋生了。
  我叫你们睡觉一觉醒,第二觉就给贪嗔痴睡了。第一觉是睡给自己的。那么有的人就问了第一觉为什么睡不醒?睡不醒的原因在你特别想睡。因为呢,你那个心没有调整过来。你要特别想睡,我跟你讲啊,你睡一觉醒,你醒了也装不醒,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你那个心啊,不是个少欲知足的心。因为少欲知足的心是一个因果的因,然后一觉醒很短的醒来那是果,因和果。你在那想:哎呀,我三天四夜不睡觉了,我赶紧美美地睡一觉,把觉全部给它补回来,一点也别拉下。那你这个心就是一个要睡觉的心,要睡觉的心。
  再其次没有关系,有的时候睡觉也是一种调整的方式,但是你不能以这个借口,“师父讲了睡觉也是调整的方式,我好好睡一睡”,这是偷心,啊,这是偷心。那么你三天四夜困了,你好好睡一觉,只要一觉睡过来,但是一般来讲,我说句实在话,你这一觉应该不会超过五个小时,三到五个小时之间。一般来讲的话你睡三个小时、五个小时足够了。像你们这些修行人来讲,五个小时差肯定差不到哪儿去。你只要能休满五个小时,第二天绝对差不到哪儿去。你说你困得不行了,耽误了做事了,绝对什么都不耽误。困肯定还是会有困的感觉。因为无始劫以来你会感觉到:人不睡觉咋行呢?需要睡觉啊,这个需要睡觉的心啊,它特别顽固,你要能把你这个需要睡觉的心度掉了,才能破睡盖。
  你现在就是什么呢,“我有点点困,不要紧,有点点累,不要紧”,这么一点点就可以让你进步很多,很快啊。就讲这个什么呢,就是懈怠啊,像人最终来讲呢,是克服自己的懈怠。普贤菩萨有个醒世偈,就是警醒世人的一个偈子,叫什么,是日已过等等等等,最后一句是什么,慎勿放逸。禅宗道场最后都这么讲,慎勿放逸,放逸懈怠。
  其实来讲,怎么修行,你懂不懂?没有人不懂的。是不是啊?你懂到了东西做到多少?啊?问号。都是懂得的东西做不到,是不是啊?如果你懂得的东西做到了,能不能成佛啊?绝对成佛。如果你有一个懂得的东西就能做到的能力,能不能成佛啊?一定成佛,是不是啊?这就讲,不是我们懂得少,是我们做得不够,知道吧?哪个做的不够?做的最不够的地方是什么?放逸、懈怠、懒惰。知道吧?你能要求自己越严,就越好,越好。这是讲的这个,要解决这个放逸、懈怠的问题。修行起来就是这样。你看看啊,凡是到后来傻人傻念的都非常不可思议,所以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啊,所以很多人就是这个懈怠之心啊,要精进,修行要向精进当中求啊。你们在将来般舟传法过程当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勇猛精进,阿弥陀佛来接你们的时候,就给你们讲一句话:汝勇猛精进故,我来接你。记住了没有?大家一定要让阿弥陀佛跟你说这句话啊,别说别的,好不好?勇猛精进。其实我们讲的勇猛精进,如果离开难行能行有没有勇猛精进啊,难行能行是不是勇猛精进啊?难行能行就是勇猛精进。那针对世间来讲,苦行,苦行妙行,这是因为我们讲苦中有妙。不是要大家去吃苦啊,什么之类的。其实你真正认识到这个苦才是真的妙啊。你们诸位是不是最有发言权啊?因为你们都好多人身患绝症,奇迹般地回来了,是不是?你看你们吃的苦比常人要多吧?多的很多。你得到的多不多啊?那么你付出和得到的相比,值不值啊?妙不妙啊?那你捡了多大的便宜。
  那个西峡的杨梅,昨天在那儿讲的时候,说自己花了一百多万,看各种毛病。花一百多万是小事呀,这一百多万你想想遭的罪有多少啊,你们遭的罪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她遭的罪那就……你想想一百万级别的罪是什么罪,你们想想看,遭的罪多不多啊?这么多年头,这几天就踏好了,你说这个苦值不值?妙不妙啊?那你说她治这个病是易行道还是难行道啊?(众:易行道)太容易啦,就这么吃两天苦病就好了,那以前求爷爷告奶奶花钱、借钱那容易吗?所以现在这个有很多人害人家法身慧命,号称我们是难行道。你们说难不难啊?(众:不难)
  那个郭文斌今天一会儿给大家分享一下,他身上那牛皮癣严重的简直吓人,现在人家……那你一辈子哪个医院没去瞧过?哪个偏方没去用啊,都没好。那身上这个病,每天早上起来扫这个床上掉的这个皮肤病的渣渣,都能扫出一铁锹出来,身上的病多严重啊!那现在人家搞得光光亮亮的。来,精彩亮个相,郭文斌,起来一下。哎,先坐下先坐下,先坐下跟大家见个面啊,第一个先吊吊大家胃口。你看,他不是一点癣呀,这一个胳膊一片啊!我看,哎哟,他比牛皮还牛皮。那个整个那个的癣啊,很吓人的。现在人也都好了,都光了。
  那你想想看,你说一辈子搞了几十年,花多少钱把钱都花光了,到处找医生难不难啊?那才真的是难勒。那踏般舟,他这么踏几个月,踏了一年两年吧,又不用花钱,又不用吃药,又不用求人,病就好了,你说容易不容易呀?啊,易行道啊。那关键是,你想想看,人家说皮肤病是最难治的病啊,是不是最难治的病啊?用药用在外边,它弄不到里边去;用药弄到里边,它弄不到外边去。这个难啊,是不是啊。般舟就容易了,“阿弥陀佛”,既到里边了又到外边了,是不是?是不是这样子啊,既到里边又到外边了,所以说这是非常难的。但是什么叫难行道啊,这世间人全弄错了,弄拧了,你说吃点苦吓得够呛,这个世界上还有用吃苦能换来的东西,有没有比这便宜的事啊?你就无非自己吃点苦而已,对不对?但吃的苦真能换东西呀,它能换东西这个苦就值了,对不对?不能换东西这苦就吃亏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那你们现在要换的是什么?大的要到极乐世界,小的要身体康复。还要什么好运不断,还要家庭和谐,你说这个苦能换这个东西,好不好啊?(众:好)太好了。你们最缺的是什么?最不缺的是什么?最缺的是刚才讲的那些东西。最不缺的是什么?你只要肯吃苦啊,都在你身上,是不是?需不需要别人赐给你呀?不需要。需不需要有这个,有没有限制条件,男的行,女的不行,老的行,少的不行?对不对,你病入膏肓也行啊,对不对?你无论什么身体状态无论什么情形都可以。你们都有这个资本,是不是都有这个资本了?不假他人啊,不需他求啊,是不是啊。只要怎么样?豁出去就行了,是不是啊。那你信了吗,豁出去能换来东西你信不信啊?你看不敢吭声,都不大声。(众:信)我说信不信它没有兴奋感,“信~”它这个,就没有那个兴奋感,没有那种恭敬感,信!(众:信)哎,对,这给自己有加持力。“信~”,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你看什么叫开悟啊,你信了这个以后,你对世间还有没有留恋啊?(众:没有)你还有没有烦恼不能断除?(众:没有)都没有了。那你还有没有身体的这个障碍不能康复的呀?(众:没有)也没有。还有没有不能相续的了(众:没有)都没有了。你看你这就是什么呢?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什么众生都可以度了;烦恼无尽誓愿断,你都断了;法门无量誓愿学,你什么法门学不到啊?佛道无上誓愿成,你能不能成佛道呀?(众:能)哎,对了!好,掌声!啥叫明心见性啊,你看这就叫明心见性了。
  你们我告诉你啊,一个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没有坚持到底。昨天晚上我在这儿留下来,海口有一菩萨66岁,是一个医生,他这个第二个腰椎骨断裂走了一天,他死命坚持下来了,结果奇迹的就是断裂的骨头就恢复正常了。你们讲那句话叫“散骨消髓”呀,般舟里边的生命重组的时候一定会有这种体验,散骨消髓的体验,那骨头啊,就像给你磨成面裂了一样重组,然后你的骨头就好了。
  你看看昨天那个赵秀兰,就是江涛的妈妈,你看她那个骨头,因为她家庭背景跟很多人不一样,世界级的顶级的专家全部都找过了,都没有戏,而且严重到什么程度呢?腿一直抽筋,走路说不定这个脚趾头都难得提起来,非常难的,起码像个70岁的老太太一样。因为这人长期的休息不好,长期不能走路,这很痛苦的一件事。现在我看,你们都不敢说,实际上我看她就四十来岁。赵秀兰还在吧?站起来,给大家看看,看看我们四十多岁的老太太,身轻如燕,是不是啊?很健康啊。好好好,请坐。
  再说一个,魏兰波,来,老人家站起来,魏兰波,这个老太太也79岁了,是79吧?还是多少?80了。来,漂亮转身,给大家看看,向后转,来,转过来,向前转,80的老太太,跟着大伙每周行三天四夜,这个都不拉下,你说好不好啊?(众:好)掌声鼓励一下。好,请坐下。
  你看这些呢,赵秀兰人家就意志力特别坚强,特别坚定啊,就是你坚强到位了,坚定到位了,那个生命的重组才能完成。
  那个是不是有个秦金凤给杨梅一起来的?来,秦金凤到前边来,这是西华县的一个居士。上次在行法的时候人要死了,心脏跳得心慌气短,你说两句给大家,心慌气短人就要死了,那时候怎么突破的?给大家讲一讲。
  秦金凤:演终师说你不能坐,你要起来。我说我不行了。我当时心慌气短。
  师父:演终师在不在?上来一下。演终法师非常负责任!
  秦金凤:非常感恩演终法师!当时就说着说着,我就开始,反正就哭得稀里哗啦的,就像那声斯力竭嚎啕大哭,后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知道,就会阿弥陀佛,后边的事就让演终师说,我就阿弥陀佛,心中就合掌,就是这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一个劲儿,其它我就不知道,就这四个字,“阿弥陀佛”,我就印象当中……
  师父:这叫舍命全交,在生命的危急关头,真的把命放下来,真的只剩一句阿弥陀佛,真的就傻呼呼的这脑袋里没有别的,因为死都放下来了,因为真的准备去死了。不是流着眼泪我死掉!没死吧?因为那个时候,身心放下的时候舍命忘我,就一句阿弥陀佛,这个时候啊,往往能得到不可思议的效果。来,演终师你来讲。
  演终师:当时是这样啊,在行法区,踉踉跄跄的,在边上,然后就准备坐下来。我一下子就给拉起来,我说,“哪儿都不能坐”。然后我一看她就不行了,她也挺听话的,我不让她坐,她就不坐,起来。起来扶到那边角那有个音箱,她就扶在那音箱,满头大汗,完了就上气不接下气,然后开始说,“不行了,我心脏就不行了,马上要停掉了”。然后就开始哭,就是一种恐惧,特别恐惧,害怕,一看就是害怕,马上就要死了,就那种恐惧感。然后我说那你就提起正念做临终想,马上就要死了你应该做什么呀?马上就要死了,就是念佛嘛。然后她听话,其实听话成就,佛法就是听话成就,她就是非常听话,她就念佛,不管什么感觉,别管感受只管念,她就一直念一直念,念得自己嚎啕大哭。哭完了以后,行法区的人都聚众来听,那个声音是很可怕的,然后好了,过一会她就说没事了,好了。慢慢就缓过来了,就缓过来了,没事了。
  我说好了,咱们就回行法区继续行法,最后我们俩就过去了,就跟好人一样,过去了,到了佛像那不行了。然后就看见阿弥陀佛了,就开始哭得撕心裂肺、歇斯底里,我们整个那个闭关中心,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哭了,就她那种哭,揪你的心,撕你的肺,真是那样的。我站那儿我也不让别人靠近,我怕她们一些人有那种恻隐之心看到她哭泣以为有多痛苦,就肯定受不了。也有好几个人过来劝她,我就不让她们靠近,让她哭,尽情地哭,然后她哭得,简直就是我长那么大,确实没看见有那么哭的。哭完了之后,就慢慢慢慢回过身来,环视了大家一遍,“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呀”,然后就没事了,就恢复正常了,基本上就恢复正常了。我说那你就尽量控制点吧,不能太聪明了。我说你还得需要傻下去,不能太聪明了。这样明白了吧,阿弥陀佛!(掌声)。
  师父:你们想想看啊,她哭也是一合相,那是真诚的觉悟,那是觉悟的泪,那是觉悟的音声,所以才能够感动每一个人,所以才能够感受到同体大悲,感受到“你们都是我的孩子”。这个时候,这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证明,内心深处达到的一种境界,不是嘴巴讲的,知道了吧?佛法讲的任何一句话都是真实不虚的,都是可以亲自体证的。祝愿大家深入体证、严格要求,好不好?(众:好。鼓掌)什么叫觉悟?这叫觉,这叫悟,这叫体证,这叫不退转。因为一旦进入这种深层次的东西,他永远不退转,永远不会退转的。
  我们就讲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求自己要严,假的也要严。然后呢,要舍命忘我。其实我告诉你呀,这个死只有一回,九十九回都不会死,当然这个死一定会困扰你一百回,最后儿彻底把你打败。因为你九十九回都困扰,最后一次会不困扰啊?你困扰的时候能得自在吗?是不是这样?你怕死,不想死这个心如果度不掉,你最终来讲一定被这个心所拖累,你看值不值啊?九十九次都白担心,最后一次还是白担心。因为什么,你是个怕死的心,怕死的心死了,最可怜、最无助、最无奈、最不自由、最不解脱,是不是啊?如果你现在就有一个不怕死的心,舍命全交的心值不值啊?(众:值)就解放了一百回。那最后那回管不管用啊?(众:管用)彻底管用。最后那一回彻底管用,那一百回那九十九回管不管不用啊?就更加管用,是不是更加管用啊?大家明白了没有?所以我说绝处逢生,不要怕死。我说九十九回都死不了,当然还有一回就死了,不是人可以不死,当然死了更好。(弟子:死了就直接走了)死了直接走。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死了更好的心。(弟子:那就往生了)对呀!哎呀,人生自古谁无死,最难的是往生,是不是啊?那你相不相信念佛一定往生啊?你要高高兴兴地,时刻准备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好不好啊?(众:好!鼓掌)你要真的准备啊,不要一……“哎哟!我要死了……”这个就没有准备。
  生病的时候要做什么,作往生想。死就死呗,谁怕谁呀,死了更痛快,更好,是不是啊。死了任务就彻底完成了,你说我一辈子忙活就一件事,那是什么?死的时候念佛呀,死的时候傻人傻念,没有任何恐惧心,没有任何有求的心,只有一句弥陀念弥陀的心、弥陀见弥陀的心、弥陀融入弥陀愿海的心,是不是啊?那你想想看你这颗心,是不是求的就是这颗心啊?如果你有这个心往生不往生有分别吗?你往生了不是还要回来吗?你回来了不是要做同样一件事吗?对不对呀?你回来不是要做各种圆满的示现吗?有的时候需要示现男人,有的时候需要示现女人,有的时候需要示现病人,有的时候需要示现残疾人,有的时候需要示现老人,三十二应化身啊,你哪样不得化勒?是不是这道理啊?
  为什么搞三十二化身啊,应化身啊,告诉你啊,这种声是观音菩萨,那种声也是观音菩萨,所有的声都是观音菩萨,你的声音是不是观音菩萨啊?三十二是个数啊,知道吧?你完全可以是观音菩萨的应化身啊,只要你的心,你想的、你做的和他的一样,你就和他是无二无别的,对不对?相信不相信自己是观音菩萨呀?是不是阿弥陀佛啊?都是。啊,好了,这叫觉悟。你真发现自己的自性和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是一样一样无二无别的,有没有不一样,有没有分别的?一丁点分别都没有。如果有分别就是你是一个俗人,你老想俗事,你的心和他不一样,对不对?
  实际上来讲,你们现在也很明白,并不是复杂得不得了,对不对?我就讲了,弥陀念弥陀,弥陀见弥陀,弥陀融入弥陀之愿海,本来就是一家人,是不是啊?如果你真的就剩这个心了,是不是一个光明之心呢?能不能见弥陀啊?(众:能)能不能成为弥陀的一个化身,弥陀的一份子啊?(众:能)所以你有了这个觉悟啊,还怕生病吗?还怕困难吗?还怕别人白眼吗?还怕失去地位金钱这事那事吗?你的心就解脱了没有啊?(众:解脱)彻底解脱了,是不是啊。然后你剩下来就是什么?你解脱别人才是解脱自己,因为你没有我了,你觉悟了,最后就变成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呀,这就是一个同体大悲的心、想解脱别人的心、宽待别人的心、宽容别人的心、关爱别人的心、慈悲别人的心、慈愍别人的心,对不对啊?这一次舍命全交,得到这个相是什么相?是不是光明相,是不是大光明相,是不是圆满光明相?也是不退转相,也是金刚之相。好,掌声。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舍命全交,坚持到底。但是呢一定要有信心啊!没有信心会把自己吓死的,搞了一半,“真行吧?”因为那个心啊,一念能成就,一念也能堕落地狱,也能把自己吓死,就是一念的事,成功在于一念。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心。
  所以这个就是一样的,刚才讲魏兰波,80岁一个老太太,和别人相比,就是一念之差,她就要念佛啊,就般舟呀。80岁的老人家跟着般舟僧团颠呀颠呀颠呀,开心得不得了,是不是啊?现在世间的老人你想想看多可怜啊,吃多少药?埋怨多少子女,对不对?受多少罪?烦多少恼,是不是啊?最后苦的是实在受不了,绝望当中怎么样?堕落地狱,是不是啊?太可怜了,都是一念心啊!一念心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只管念佛,就是这样,是不是啊?
  90岁的老太太的白头发都可以转黑,那个肺纤维化了以后都可以复活,比小孩的肺长得还快,是不是啊?哎呀,这个生命其实到处是奇迹,也可以说没有奇迹,这都算个啥,是不是啊?真是这样啊。
  你想想看,她这一次舍命全交,就顿除所有的烦恼;一次舍命全交,体会生命的真谛;一次舍命全交,把自己和大众完全融为一体,真正体证同体大悲,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话呢,心就完全开了,心开意解了。心开意解了你这个气全部就顺过来了,就全部透了,知道吧?全部透了,所以有病也是没病,永远没有病是不是啊?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你这个心,心开意解,这个心顺了一切都会顺了。你的心不顺,你没病也是有病,总有一天得病死,是不是啊?就是这个舍命全交,就是要学这个“舍”的精神,很多人之所以最后,能够达到奇迹是因为舍了,奇迹为什么又会有影响,是因为又后悔了。
  那么这个呢,业轻业重没有分别明白了吧?因为我们都是什么?都是阎浮提众生,罪恶众生,都是受业报之身,知道吧?其实你的业报,报了好还是不报好啊?(众:报了好)那你怕什么重啊?越重越好,越重消的业越多呀,对不对?其实呀你心坚强,业重都是你的增上缘,还加速你的成就,对不对?你心要不坚强……你想想看,是不是啊?
  你看演恒师,参加九十天的时候,那时候也不是学的太通达,就知道要大力踏用力喊,整天在那儿踏“阿-弥-陀-佛-”,到后来“阿-弥-陀-佛”,就是晃晃悠悠地踏的就是那样。那个时候我就问她,苦不苦?她说我得比别人至少吃三倍的苦,才能给别人打个平手,我得吃苦啊。你们现在都是逃避苦啊,怎么能省点劲儿,她是干啥?拼命想多了苦,多了业,这叫觉悟,这叫明心见性。
  知道你来世界干啥的?你来世界是来了业的,是来成就的,不是来追逐五欲六尘的,不是来照顾这个身体的,不是来怕的,死就死了有什么关系呀。如果你真觉悟了,死就是解脱,对不对?如果不觉悟,那死就是轮回,是这样啊。所以“明心见性”,明什么心见什么性啊?明了你这个金刚之心;明了你这个没有任何恐惧的心;明了你这个看淡、看破一切五欲六尘的心,明心。见什么?见到这个,你这样修必然成就,你这样做一定圆满,对不对。明了你和众生、你和佛,心、佛、众生怎么样?都没有差别。你真的明了了,就是这个心。你这个心是个众生的心,财色名食睡,色身香味触法,又怕死、又怕累、又怕苦,就是众生的心啊,对不对?你把这个心扭了,不怕苦、不怕死、不怕累,不要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身香味触法。然后你呢,甘心受业报,甘心度众生,心是不是完全转了,对不对?你和这个佛的心已经完全一致了,佛做什么你做什么,佛想什么你想什么,你已经没有任何其它的想法了,对不对?你自己受用,我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我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他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不是他化身,我做他个影子行不行?学他个化身行不行?我就做个假的行不行,做假的也不错啊,假的做久了就变成真的了,就变成无二无别了。
  接着再回过下来,大家这个细节一定要注意。刚才讲的这个声音,就是这个身形的细节,你们都没有提起来,或者提起来过份造作,或者是过份作意,或者提起来的重心在下部位,不是身体,身体没有提起来。而且身体提起来以后,身体是轻的,轮回的力量是下堕的,提起来的力量是轻扬的,是上升的。这个气是很清净的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这个句和句字和字之间,断掉没有关系,它爱断多久断多久,一定要等够。传统的念佛是什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他习惯把这个气憋着,生怕就断掉了。这个地方你不要怕断,你只要把点踩住,节点踩住就对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知道吧?你们记住啊,大家都有一个表现的心,你念佛不是念给别人的,知道吧?也不是念给阿弥陀佛的,是自己念给自己听的,是念给自己的。当然也是可以说,念给阿弥陀佛听的,阿弥陀佛听得懂,知道吧?不需要自己去听,也不需要让别人去听,也不需要观想让别人去怎么听,也不需要观想别人听完了有什么反应,都是插曲,都是绕弯子,知道了吧?自己念,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这样你就会没有作意,不会去求任何东西,也不会担心念对了没念对,知道吧?心就解脱了。其实只要念佛念成“阿-弥-陀-佛-”,就是一百分,知道吧?不需要拐很多弯。当然你有的时候有劣根性,你愿意拐弯,拐个弯也可以,没关系啊。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那么这是一个,就是关键一条,大家注意就是心要提起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就是这样,要提起来,心提起来。心提起来,不是身体提起来,这是一条。脚,刚才脚也讲了啊。脚,就是说你千省力,万省力,最后儿落下去的那一刻,不要省那么一丁点的力,只是一丁点听到了没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比五分之一还弱。就是要下的时候,你看(示范:接触地面瞬间有个爆发力)。不是这样,这是一个直的力知道吧。下来,落到这儿以后“噔”发力,这个脚到这儿的时候“噔”发个力,你这个重心一定要对准了,看到了没有?身体端正对准了。你不对准(示范),都用不上力,都不协调。你看,“阿-”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另外用力,知道吧?你看“阿-”是这样啊,就是这个力量,一定不能多也不能少,你们都是多,你们要么就多,要么就没有,多的时候时间长了累了就没了,就变成对付了,知道吧?不要对付。你看“阿-弥-陀-佛-”,这个很简单,知道吧,这个力量。
  那么还有一条,大家注意啊,这次我是最满意的一次,就是大家声音都唱出来了,大家不再找调了,这两条最重要啊。声音出不来,再找调,就是一个浮躁的心,就是一个不严谨的心。严谨,严谨在哪?就在声音上。这个脚、呼吸都配合的是什么?声音。观世音,观音菩萨,巧把音声作佛事,音声是佛事知道吧?所以要用音声来做佛事。音声做到什么程度呢?大势至,积功累德。什么叫大势至呢?若一日一夜用功,你那日夜用功叫大势至啊,一天两小时,那小势至都不是,大势至,是这个意思啊。
  你看现在咱们走的这位菩萨,原来是小儿麻痹症,得的是这个小儿麻痹症,脚根着不着地,你看现在走得多好,掌声鼓励一下!七年前,还是几年前,五年前得的是又中风,小儿麻痹症加上中风,都不能正常行走。现在这样走,自己走七个小时都没有问题。你看这就是说什么,你功夫用到了,用细了,能够成片了。什么叫成片呢?用一句文文绉绉的话叫“系意勤求,无时暂废”,用一句白话来说,你年轻的时候男人追女人,追人家姑娘、女人,找对象的那股劲头拿出来就对了。最起码达到那个程度,达到那个热度。达到那个程度,真诚度,那你叫修行。否则的话,你这个修行还是没有用功,没用到地方,没用上路,这是讲的这个声音。
  声音做佛事。声音做佛事是什么?你们普遍的是,就是过犹不及,高音地唱“阿—弥—陀—佛—”,唱的雄赳赳气昂昂,唱一会,“阿~阿~”,然后开始,(示范:声音逐渐变小,没声音,逐渐不踏在那晃,昏沉)就变成这样子了,在那死耗活耗了。这死耗活耗就心没有提起来,你耗的时候心要提起来。其实我告诉你,你只要心立得住啊,昏沉就立不住。你要求自己有多严格的心,你的心就能立到什么程度。现在你们就知道站着好还是坐着好啊?(众:站着好)站着好。其实有的时候站在那儿站一会儿还是不错,站着好。
  还有一个演谋,演谋这个案例也很典型,也是牛皮癣,演谋现在已经完全好了。每天只吃一顿水煮菜,现在是一个处长,正处级干部,身上还管好多钱,就在自己办公室,每天晚上打打坐,根本都不躺在床上睡觉。这个不管多难,就是早上不吃饭,晚上不吃饭。中午只吃一顿水煮菜,把那白菜呀,什么豆腐啊,什么东西“叭”搁水煮一下,自己吃一吃就那么简单,心情非常柔和,非常柔和。做到这个东西那是非常不错的,非常不错的。
  那么音声是佛事。这个音声一定要……还是讲的你自己体会。我今天告诉你们一个绝招,你找一个你自己既不太大,不用耗太大的劲儿,也不太小,不要哼的像蚊子一样,哼的没有感觉的声音出来,也不太小到什么程度呢?也不太小到就是说,你这个声音喊出来全身要共振,有共振的感觉,“阿-”知道了吧。声音有共振,共融共振,是这个身体发出来的声音,“阿-、阿-”,吼出来的这个声音,是身体发出的声音,不是嗓子“阿、阿、阿弥陀佛”,这是嗓子在喊的,身体发出的声音,“阿-”。不给别人比粗细,不给别人比大小,不给别人比高低。自己找找这个身体的这个声音的量,让它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真正这个量,我告诉你,你念起来就忘物忘我了,你们这次今天体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