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21632护法的安排
2014-08-22 03:32:00.0
要有一个团队去处理境界相的问题。要有一个团队解决好温养的问题,就温养念佛,后续啊,就是让我们大家都能对他们来行般舟的人体现一种慈悲与关爱、保护,让他们都能温养好再回家,不是急急忙忙地在沼泽地里去回家。这个对于修行来讲非常重要,所以要有个温养的团队。要有一个处理境界相,带领大家从境界当中出离的一个团队。要有一个,就是这个“阿弥陀佛团队”,阿弥陀佛,就是无论你在行、住、坐、卧,就是说你在行法的过程当中,要有人专门去提醒你念阿弥陀佛,这个护法就提醒念阿弥陀佛。任何时候,这个提醒的团队都得在岗,看到你,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提醒你念阿弥陀佛,能把这个阿弥陀佛提醒到时时处处事事。那个提醒的团队,这一部分护法就做提醒。
然后呢,要有一个,就是什么呢?就是说像纠察,护法纠察一样。这个护法纠察干啥呢?去看,把行法状态好的人调到前面,这是第一,把行法状态好的人调到前面。第二,把行法状态不好的人挑出来。其实呢,比如说这个行法状态不好的人,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那些昏沉的人。其实,我相信对你们这些“老般舟”而言,一眼可以看出来是打磕睡还是入定,其实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是打磕睡,不是入定。那么,你的任务就是把打磕睡的人,说难听的话,拣出来,拣垃圾。这个话太伤人啊,这是个方便说。就是说,其实也不是拣垃圾,就是护法护法,护的是行法,行法是大家在行法,要把这个行法的状态给我拉出来。前边走的榜样,就像你这次说的这个案例一样,你在前面带,就能把大家带起来,最后,境界相也给带没了。而且你说那个人,你不敢惹他那个境界相,“武境界相”(也给带出来了)。
实际上是这样,我告诉你就是什么呢?这个境界相,处理境界相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念佛。我最早以前,没有什么护法,这个你们什么人都没有,就我一个人带队。这么多人,最起码都带几十个人,你要走七天八夜,境界相出现怎么办?而且我要兼维那师,因为我从来带队我都是从早唱到晚,还不是从早唱到晚,从开始唱到结束,这个音声一直不能停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怎么办啊?只有一个办法:境界相来了,对着境界相念佛,站在他跟前念佛,踏着念佛。他不念也念了吧,念到他没有境界相。所以一句佛号,确实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知道吧?
那么,我就记着以前,我给你讲一个经历。在唐山的时候,第一次八百人念佛,第一次八百人念佛是在唐山的千佛寺。这个八百人念佛的时候,三天四夜出现很多境界相怎么办呢?我们演德法师很天才,就把这个境界相都挑到前边。我不是在前台上带着大家念佛吗?离磁场最近的地方,把境界相的人全部劝到前边来,然后让他们自己带自己念佛。这些人可好玩了,境界相的人都性格也单纯,叫干啥就干啥,然后他们手拉着手,然后拍着手,然后自己领着自己“阿弥陀佛”,在前面手舞足蹈地在那样念佛,把境界相都念出来了。有的时候就像接龙一样的,“阿弥陀佛”,那些人都,他在做游戏,他还挺好玩,那些人就在境界里边就开始闹出来了。知道吧?当然,这是讲一个插曲啊。
那么我就讲这个什么呢?就是说要有一个处理境界相的团队,要有一个“阿弥陀佛”,提醒念佛的一个团队,一定做到在他失去佛号的第一时间提醒他“阿弥陀佛”,提醒他“阿弥陀佛”。那么,在他失去佛号的第一声开始念,提醒他;在他妄想产生的时候,提醒他念;在他昏沉的时候、打磕睡的时候,提醒他念。
要有一个纠察团队,比如护法纠察团队,就是维持队形,把好的提到外边,把这个差的,这也不是说差的,就是不处于正常状态的人……其实他在队里边昏沉,我发现你把他拎出队形来,就拎出队形来这一个动作,他就恢复清醒了。有的人出来一转,回去就不昏沉了,就是这样子啊,把他拎出来就回去就不昏沉了。那么,有一个专门处理昏沉的护法。这个纠察护法是干啥的呢?就把昏沉的人拣出来。处理昏沉的护法干啥呢?就把这个昏沉的人处理成不昏沉。或者让他背着手倒着走,或者让他跳着走,或者让他金刚跳,或者如何如何,处理好了送回去。
这个团队,这个护法要分类。这样的话呢,保证这个行走,这个行法行法能行得起来。不是你靠着我,我靠着你,“嘣”,把人撞一下,是吧?不是这样子。要不就在那儿“噔”,不动了,那就后边全堵着,是不是啊?这个不行。所以要把这个团队的行法真给行起来,行云如流水嘛,行云如流水,把这个法行起来。所以要把那个行法状态不佳的人挑出来,加以调整,加以培训,加以处理再送回去。这样,保证在队伍行法的时候都处于行法的状态。不行法的归类,行法的归类,这样法轮常转,法轮常转。所以要把这个处理昏沉的团队建好,处理境界相的团队建好,处理这个提醒的团队建好,纠察的团队建好。
然后呢,还有一个领众,护法要有领众。就是说这个领众,不能随便什么人领众。你这个领众,六个也好,八个也好,前面两排三排,哪怕你分班倒,没关系,在前边领众。这样领众领起来,是管用的。(弟子:领众确实很重要)非常管用啊!
还有一个团队就类似像你这个角色,在关键时刻能够带领大众,能够引领大众,引领大众。尤其是深夜的时候,引领大众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团队是什么团队呢?是这样啊,佛号照样放,但是佛号照样放,要怎么做呢?就是这个团队呢,是一个紧跟佛号的团队。紧跟佛号的团队,我们以前有过这样,我们当时有三个年轻的女孩子,都十八九岁。十八九岁这三个孩子呢,是一个金色组合,然后呢在最昏沉的时候,这三个孩子就出来了,而且都是丹田气,都是童声,都是丹田气,都是标准的步法,一条亮丽的风景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走过去了,就像走穴一样,这个方便说啊,走穴一样。在最昏沉的时候,或者说最关键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团队,能把声音喊起来,能把气氛调动起来。
你比如说,我其实我最得利益的一次是什么,你知道吧?我告诉大家,有一次我在大殿里带着大家念佛,在里边放佛号,我也听这个佛号,我就共振这个佛号。我是有一声没一声,知道吧?有一声没一声,大家都听这个佛号,我也听这个佛号,然后呢,我每一声都能和得上这个佛号。其实你们大家呢,这个有点浪费,我的价值在于处理你们的问题,处理你们的问题,指出你们的问题,进行个别的指导和总揽全局,这是我的价值,知道吧?我的价值不是给你们当麦克风用,知道吧?但是,你们现在大家都习惯把我当麦克风用。所以这一次呢,好了,我当了个“副麦克风”,没当“主麦克风”,“副麦克风”就有点时间了。然后呢,我这个“麦克风”对我来讲有挂碍啊,因为这麦克风不能停啊,一停全场不就停了吗?所以我拼命让自己不要定,拼命当好“麦克风”,就变成这样子了。那这一次呢,因为有“麦克风”,“主麦克风”在动,我就没有挂碍心啦,我就在这儿念。那天念,我感受特别棒!你知道吧?那么,其实我的价值在那儿不是当麦克风,是我自己把佛念好,把这个场能调整好。主法主法,把这个法主好,知道吧?虚空法界整个这个场能给组织好,调整好,调柔好。知道吧?把这节奏掌握好,该快了,该慢了,该调整了。哎,你比如说关键的时刻,好了,我这一念,把佛号一改,很自然的。知道吧?这样,是这样一个价值,不是给你们当麦克风。那么,这一天我也和这个声音,哎呀,我和得好过瘾啊,哎哟,太棒了!因为第一次解放了,不需要挂碍麦克风了,是不是啊?自己在那儿,哦哟,好爽啊!就完全没有挂碍心嘛,来念佛,那太棒了!是这样。
所以我就讲得有一个团队,就有一个护法,一是领众。领众,关键的时刻上去一个新的领众,比如说旁边……现在出家人多啊,应该起这个模范作用,“梆”给上上十个出家人,“杠”,半夜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示范:大声有力地念佛),这样大家肯定就跟嘛。
其实我就觉得很好玩的,我后来我发现这个境界相的人特别会跟。就像那天你这个不是个偶然,你去一唱,这个境界相(的人)一跟。境界相的人呢,其实,我告诉你啊,境界相的人他会选主境界,你知道吧?境界相进入状态的人他会跟风,你这个主场能一起来,他就跟过来了。就像你刚才讲的,这个你一唱,那个“武境界相”的人,你都不敢招惹他的人,跟在你屁股后边,最后他唱出来了。其实境界相的人就是什么呢?我就再说一句白话:你就想尽办法,劝他、骗他、诱惑他、威吓他,让他念佛。他只要念佛,就自动走出境界相。
(弟子:一大声念佛他就改了。)
哎,就是大声念也行,你哄他念也行,骗他念也行,劝他念也行,带他念也行,让他自己念也行。知道吧?然后,那个人来跟我讲这讲那,“我要往生”。我说,“你往生不要紧,你会念佛吗?”“会念”。我说,“会念你给我念念看。”他念、念、念,哎,念得真不错。但是,你要会鸡蛋里挑骨头。你说,“你这个不对,再改,再念。”他又改,又念,他念得很好。最后我说,“你(会)大声念,你不会小声念哪?小声念。”“小声咋念?”你告诉他,小声这样念,那样念,念。好,他小声念得也不错。我说,“小声念,你不会静声念哪,心念哪?坐在这儿给我心念。”他在那儿念,念、念,最后把他调整到……真的。境界相的人很容易调整的,他是说到就能做到,不像世间人哪,世间人都是打妄想心、有疑惑心。教境界相的人很好教,教这个活人不好教。活人有思想啊,他老在那儿,那个眼睛在那儿晃、晃、晃,脑袋在那儿转、转、转,你说的对还是不对,哪个对,哪个不对……他不老实,你知道吧?境界相的人老实,叫他念佛他就老实念。老实念,他很快就能跟上。所以佛号确实能解决问题。
真境界相处理不好的时候,你们就搞一个团队拼命念佛。哪怕全场都是境界相,你只要念佛,保证都跟过来,跟过来就解决问题啦。就像我那个时处理很多问题,一下子处理不过来了怎么办?念佛!刹那之间念到十方诸佛悉在前立,那那个感觉非常棒非常棒!所以要靠念佛来处理境界相。
那么这是讲的要这样,就是整个护法团队内部构成的一个组建:怎么样领众,怎么带众,这块把人选选好,这个轮班轮好,然后标准要求好,那他要步法怎样,音声怎样,相续怎样等等,那是这样子啊。
所以你整个,刚才讲的这个护法,尤其是你对境界相的处理。确实,“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们体会这几句话啊,尤其是做护法,最有资格,最有经验,最能体会这两句话。你们看看,哪些人,第一天走的人、第二天走的人、境界相的人、中途退出的人,他们的心地怎样,所以你就知道了是哪个心成就了哪件事,哪个心成就的哪个人。
(弟子:你仔细观察,里边有很多很多的东西。)
哎,就非常非常多。
然后,就是说护法的人呢,是把所有人的行法统在一起,放在你自己的心上。实际上,尤其是总护,尤其是主法,你就会发现,所有的人是为你走般舟,是为你走般舟。如果说行法,你是一个人走般舟;如果是护法,你是把这个法护起来,是大家在走般舟。当你把护法和行法完整地统一起来的时候,大众行般舟的功德力,你就都得了,所以护法,也能行法,也是行法,它是一种高级的行法。它是完整的,可以是一合相地这样组合起来,可以达到这样好的效果。
就像刚才讲,这个演空师这次是最得利益的。人家谁都上来,“感谢演空师,阿弥陀佛!”“哎呀,我真难忘,我终生难忘!”你看这个护法护得好不好?是不是啊?她无非就是说什么,她用一个至诚的心,以一个微细的心、体贴的心、真诚的心,在第一时间,反复不断地提醒你而已,她没有更多的话。没有哪个人说演空师怎么教导我了,没有哪个人说演空师如何开导我了,都讲演空师怎么样提醒我了,人家就都记在心上。是不是啊?
所以这个“阿弥陀佛提醒团队”重不重要啊?是不是行法啊?是不是高级行法啊?所以,你是带领大家在念佛,引导大家在念佛,和合大家在念佛,真心念佛,诚心念佛,一心念佛,成就大家念佛,这个行法行得好不好啊?阿弥陀佛!所以,要乐于当护法,要当好护法,这是高级的行法。护法的人要精神,要精进,不要去睡觉啊。其实来讲的话呢,也不需要去睡觉,这是讲另外的啊。
好,你刚才提醒了,所以第一天、第二天精进的人,后边容易进入境界相。而且后边,第一天、第二天非常勇猛精进,三、四、五天就好混,就容易过。三、四、五过去了,六、七啊,就很容易就收尾,就收得比较圆满,受用就比较圆满。而且她刚才讲了,念佛完全可以乐受喜受,喜受乐受,真实地受用、欢喜地受用、圆满地受用、内在地受用、法喜充满地受用。这个受用非常重要——喜受。那么她讲了,第一、第二天非常关键。这是个老护法了,就是说这个是观察,这也是一个行法。这样你啊,自己行法这是一种体验,看别人行法是一种体验,带别人行法是一种体证。能够把大家带起来,能够把团队带起来,能够把整个的行法的场能带起来,把这一批人成就出来,这又是体验,又是体证,层次不一样了。
那么你现在观察,一、二天行法精进的人,后边才能够有……一、二天潦草对付的人,何其可怜、可悲、可叹!是不是啊?(弟子:损失很大)而且态度不恭敬的人、不认真的人、随便的人、你去这里看各种各样的人生,看各种各样的心态,把这个都看透了,看清楚了,那就心里受用不受用?那真受用。那你自己,你再行法的时候,只有护好法的人,看得透的人才能够举重若轻啊,以后行法就变成小儿科啦,举重若轻啊。就像演圆,你们的演圆师兄,珠海的演圆。哎,通过对呼吸、音声、步法、温养的深刻的、点滴的、微细的、全面的、深入的体证,那就变成了举重若轻。哎,“这个我很……七天八夜没问题,我自己在家里都可以好好玩。”她就是一种乐受、一种喜受,一种举重若轻来进行这个活动。那就无碍,圆满无碍。这个行法才……这个才好玩。知道吧?不是辛辛苦苦的、扭扭捏捏的,“阿弥陀佛,阿”,这个是一个很辛苦的态,辛苦的状态,这个不行。紧张的、辛苦的、执著的,这样一种行法状态,是不能圆满的;柔和的、平常的、喜悦的、内在的、绵绵不绝的、游刃有余的、相续不断的、持之以恒的、内在勇猛的、放下一切的这种心态,决定的、绝对的阿弥陀佛的这种心态,才是一个健康的能够成就的心态,能够圆满的心态。这是讲心态方面的理解,“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然后,我们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发心,好好坚定自己的决心,绝对决定自己的心性,这个闭关才能圆满。绝对不要马马虎虎,“我走一天一夜吧”,就是一个马虎心、将就心、潦草的心,心地本身已经失败了,是不是啊?心地圆满了,发心圆满了,愿力究竟了,走七天八夜如履平地,小case。就像圆舟法师,本来连一天一夜的行法都不能行下来,本来半年多都没怎么行法,这种状态下发了个大愿,下了个大心,最后把七天八夜圆满地行下来了。是不是啊?所以是先有心地,先有心法,再有行法——行,行证的行,再有行法。那么,所有的心法、所有的行法都体现在你的步法上,体现在你的呼吸的带动上,体现在你呼吸的自然、轻松、轻安上,体现在你的音声上。就是它是这样一组关系,这样一个关系。那么,我们好好检讨自己的发心,好好圆满自己的发心,好好决定自己的发心,好好绝对自己的发心,永不退转,好不好?(众:好)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