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31501《贤护经》学讲记-第9讲

2013-10-23 02:01:00.0

我们先说一下这个“思惟诸佛现前三昧”,正思惟、正念非常重要。《思惟品第一》讲思惟,正思惟。思惟修或者理上修,是般舟修行极其重要的方法。
  我们在传播般舟三昧的过程当中,首先我们强调一个思想,要实修实证,这是一个思惟。信解行证,一切信、一切解要体现在行和证上。那么行和证,我们特别强调一日一夜、七日七夜等的修和证。《佛说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等,都强调若一日若二日若几日的问题,没有强调若几小时若早课若晚课的问题,这恰恰是我们现在修证过程当中的一个极大的误区。因为我们一直以若早课若晚课若一小时若两小时来修证,不是以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这种方式来修证,这是一个根本的误区。我们传法的时候,首先,去年在全国各地,我们搞了一个般舟的旋风,这个旋风的特点就是带着大家行法,基本上每到一处都带着行法行三天四夜。有行做基础,其他的东西才有的讲,没有行做基础,都还是玩概念,没有任何实义。你们记住,没有修证做基础的任何争论不要参加,没有意义,没有任何的意义。今后关于我们的修行的方法会有很多的说法,他们说他们的,你心里有数。他没有修证过般舟的,你对他保持沉默,随便他说,随便他讲。这一切是以修证为基础。
  第二,我们开始的时候强调实践,那么现在广泛实践之后,特别强调正念、正思惟。在实践过程当中,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共识,认为般舟能治病,而且有个美其名曰佛说阿弥陀佛是无上医王、大医王,般舟一心只念阿弥陀佛,当然是大医王。而且客观上来讲,种种因缘确实导致很多人病好这样一个事实。般舟之所以能够快速地推广,很大一个原因,是它治病的效应。但是治病的效应,就像人的影子一样,你追影子不追人,是没有用的。般舟之风兴起,客观上有治病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我们现在已经形成定课,每周一次三天四夜,月末一次七天八夜,这是个非常巨大的挑战。而且现在的规模也并不小,就是我们目前最小的规模,都相当于去年可以说几乎是最大的规模,最小的规模目前我们还有三百来人,而去年我们九十天般舟最高的时候就两百六十人,第一场法会三百多人。常年行持三天四夜、七天八夜,而且全国有一大批人有了丰富的实践的基础,所以我们现在要特别强调:正法,正思惟。“正法”,我们讲的主要是正我们修行的方法,尤其是我们的一切方法体现在般舟的步法当中,这是另外的课程所讲的。
  正思惟,正什么样的思惟呢?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可以说是竖起了一面旗帜。第一个旗帜,都认为般舟不是共修之法,是独修之法,我们来了一个共修之法,这个和别人都不一样,非常的不一样,也是非常让大家困惑的地方,这是他们的心地。我们有的认为般舟共修业力太大,没有人能担当,所以说一定会出事。他们就说一定要出事,又说我们提出说般舟有一定的治病效应,然后就说我们想治病、想敛财等等。这不去想,争论这些东西没有任何的意义。我们高举共修的旗帜,实践证明共修的业力巨大,共修的殊胜的功德更加不可思议!般舟经上讲末法的时候,般舟行法大兴于世,既然是大兴,那一定是共修,不是个修。慧远大师带领123人行持般舟三昧,也是共修,不是个修。虽然说,历史上来看般舟确实都是独行之法,但不代表它不能共修。我们正思惟,知道这样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说有一个颠覆性的事件,以往种种,我们般舟可以说是异军突起,我们发广大誓愿,救拔一切冤亲债主、父母师长、六亲眷属、野鬼孤魂、堕胎婴灵、附体众生、过往六道群灵、陆海空受难众生以及一切有缘求度众生;用般舟的法水发誓愿,救众生,救这些最苦难的、在灾难当中的众生;以般舟之大功德聚、大福德聚、大利益聚等等,来度这些众生,给这些众生指明了一条圆满的、解脱的道路。也正因为此,很多人的业障消得特别地快,障消愿才能满。“障消愿满,随所愿欲,如意即成”,这句话已经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更重要的,很多人都体会到了,做事特别顺,特别特别的顺!我们本来都是行三天三夜、四天四夜,没有三天四夜一说、五天六夜一说,为什么多出一夜呢?这一夜可以说是对我们刚才讲的各类众生的一种最充分的尊重,因为这些众生,超拔它们的最佳时机是在晚上、子时。所以我们改成入关几乎都是在子时入关,就是为救拔冤亲债主等相关有缘求度众生故,把他们的利益、把他们的解脱可以说摆在了首位。所以,我们这一脉是消除业障真正最快的一脉。因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冤亲债主和我们的关系问题,冤亲债主等众生菩萨和我们修行人的关系问题。可以说以往种种的办法,都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圆满我们修行人和众生菩萨之间的关系。只有般舟这一法它是圆满的,是两者都赢的,是彻底的,是究竟的,这个正思惟。所有做法事都要结坛,都要洒净,都要诵咒。独独我们这一法,不结坛,不诵咒,不洒净,欢迎一切众生菩萨前来受教、得度,这也是一个革命。而且,我们现在很多弟子都能发愿、发心代众生受苦、受难、受业、受报,这个团队的精神可以说是非常了不得的,这个是思惟上彻底地转换。
  再其次,顿和渐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都认为应该渐修,循序渐进,般舟把这一条给颠覆了。很多人一上来就行三天四夜,不是很多人,可以说几乎所有修行般舟的人,在我们传播的过程当中都是三天四夜为单位。结果很多人一上来行得非常地好,非常地好!行三天四夜,颠覆了传统的渐修的这个知见,很多人一下子进入甚深三昧的状态,这也是正思惟的一种,我们破除任何的知见。
  再其次,我们的精进的法则,可以说是旗帜鲜明,独一无二。确实是独一无二。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的时候会说一句话:“汝勇猛精进故我来接你”。普贤表大行,普贤菩萨《醒世偈》最后一句是“慎勿放逸”。精进的对立面是放逸,放逸的对面就是勇猛精进。可以说,我们真正是高举了和实践着勇猛精进的旗帜。从师父本人到以下各个法师,都实行勇猛精进的精神,连那精神病人跑过来都知道勇猛精进,不精进的都忏悔、都流眼泪,所以说我们是高举勇猛精进的旗帜。提出了“不坐不卧”之外的“不扶不靠,不跪不拜,不蹲不爬,不言不语,不眠不休,不思惟,不思不辨,不取,不喜不忧,不管”、“只管念”这样一个旗帜,可以说精进到极致、勇猛到极致,这个也是正思惟的一种。实践表明,越是正念、正思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走的人,越轻松越自在,越是扭扭捏捏的,越难过,越有副作用,越有更多的插曲。这个关于勇猛精进这一块,我们也有一系列的不一样。
  当然,般舟共修的规则和传统共修的规则就更不一样了,这都属于正思惟。尤其是我们千人规模的共修,上十万(人)次以上的实践,各种各样的境界相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透过这个整体的认识,我们正思惟、正念发现:一切确实唯心所现,唯心所造,确实“有想即为愚痴,无想是为涅槃。”
  太原有一位居士大德叫圆依,依止的“依”,来之前看般舟三昧的光碟,我讲法的光碟,看了四天,极大受用,自己身体降了六斤。见到师父的讲法的图像就跪拜,深得法要。行法的时候一有妄想的时候就记住,师父讲了“有想即为愚痴,无想是为涅槃”,我什么都不要想。第一次行法行三天四夜,得甚深法要,得诸佛菩萨的灌顶加被,而且一下子就冒出想出离的念头等等。她就是一个勇猛精进的一个典型,也是无想——就是没有思想的一个典型,真的修行的时候没有思想,不想去想,懒得去想,也不要去想,也不去想。所以对境界相我们要正思惟,这也是个重点。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跟大众不一样的地方,这些都需要用思惟从理上去把握。思惟得清晰明白,就一切诸佛悉现在前。好,祝愿大家正念、正思惟,净心、净思惟,能得大受用,能得大功德,能理圆融、事圆融、理事圆融、事事圆融、时时圆融、无不圆融,圆成佛道!阿弥陀佛!
  好,简单做这样一个归纳,告诉大家要正念正思惟,要理上去行般舟,理上去行般舟非常非常的重要。接下来我们讲,《三昧行品第二》,般舟行法的一些(问题)。请看书上: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摩诃萨言。贤护。若诸菩萨摩诃萨具行四法。则能得是现前三昧。何等为四。一者不坏信心。二者不破精进。三者智慧殊胜。四者近善知识。贤护。是为菩萨具足四法。则得成就现前三昧也。』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摩诃萨言”。世尊对贤护菩萨讲:“贤护,若诸菩萨摩诃萨具行四法,则能得是现前三昧。”“具行四法”,就是同时完备,同时具足以下四种方法,就能得是般舟三昧,哪四种方法呢?“何等为四。一者不坏信心。二者不破精进。三者智慧殊胜。四者近善知识。”这是第一个四法,非常关键。一者、不坏信心。二者、不破精进。三者、智慧殊胜。四者、近善知识。信心、精进、智慧、近善知识,这四点。任何般舟行法总结的时候,你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总结。第一,你整个行持过程当中信心具足吗?有没有坏信心的状况?什么时候坏的?怎么坏的?怎么样弥补信心的不足?心地上坚定,坚韧不拔。“二者不破精进”,精进破掉了没有?怎么破的?怎样把破掉的精进补回来?无漏。“三者智慧殊胜”,智慧殊胜就是理上的事。“四者近善知识”,这个近善知识,非常非常重要!现在的人很难接近、很难亲近善知识。只有善知识的摄护、摄受,你才能不坏信心,才能不破精进,才能智慧殊胜,才能有修有证有得。没有善知识的摄护,动不动以为自己如何如何,就于道甚远。我们有这样不少的案例,自以为般舟行了一次,就觉得了不起,然后自己的见解非常非常地多。
  我有一个徒弟,在某一个法师处,他老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告诉我,我真正依止的师父是你,我真正跟的师父是他。然后第一次行九十天的时候,看到大家乱心生烦恼,就跑回家,跑回家就后悔,给师父说:只要您哪个地方打般舟七,您告诉我一声,我就来行九十天,我一定要行九十天。我们打了几十个般舟七也没见踪影。又来了,来了以后说,“师父,只要您把队伍整顿好了,我就来行九十天。”比嘉宾还尊贵啊!我们要把队伍整顿好了来迎接他来走九十天。后来我说你那个九十天走出来根本没有用,因为你有太多的前提,环境一乱,你就没电,人家说你一句闲话,你就没电,你没电的地方太多了,所以你念出来也没有用。他就说我根本不要行九十天,我何需行九十天呢?不需要行九十天了,我天天都是九十天。你看看,这个非常的遗憾,非常的遗憾!这个不近善知识,说是近,心里也认为很接近。说实在的,我们现在人要说,要你说出来个你依止某人,可难了!可不是那么随便说的,能说出这个话来也不容易,也是无限的善根,但和行为上相比,差距非常大。
  这四个方面非常重要,“一者不坏信心。”你们想想看,我们的信心太容易受到伤害了。第一,我们什么时候能没有疑惑心呢?都有很多的疑惑心。一有疑惑,你的信心就不坚固,就坏自己的信心。哪怕你在思惟疑惑,最终你没有去,没有被它牵走,也坏你的信心,疑惑心最能破坏人的信心。我们定力浅,定力非常的肤浅,也经常坏我们的信心。不发大心,我们常常发的心很小很小,所以我们的信心生不了根。我们需要时常发愿,明天下午演离师带着大家发愿,七天八夜之前发愿,七天八夜之前忏悔。这发愿很重要,时常发愿,你会非常地坚固,能够坚固你的信心,不发愿坚固不了你的信心。
  我们每天说必发四大愿:其中第一愿“我愿与一切诸佛同行,我愿与一切菩萨摩诃萨同修,我愿得一切天龙八部保护,我愿得一切大梵天王、忉利天王、四大天王拥护摄受。”这是般舟经里边最核心的一个内容。你每天发这个愿,就是每天接这个力,一切诸佛菩萨、般舟圣众都在接引你,都在帮助你,都在成就你。每天发这个愿,是要你跟他们接通电话联系。时常发愿就能坚固我们的信心。时常发愿“一定要堵塞我们的漏洞,改进我们的习气”,否则的话是非常非常令人遗憾的。
  很惭愧我们这儿的般舟童子一直没有带得太好,这些般舟童子可以说基础不错,行般舟行得非常好。但是,我们换了好几位老师,想尽了很多办法,就发现漏洞堵不住,根本堵不住。我们有一位圆慈居士可以说是圆满慈悲,听师父的召唤,工作辞掉,车子也开来了,所有的东西都处理掉,一心在这儿带这些孩子。好不容易这些孩子有点规矩,这妈妈又把他领回去了。好不容易上了路了,一开法会,孩子又没人管了。只要漏洞堵不住,这孩子要跑多远,就能跑多远。这孩子不懂事啊,在怪路上跑,越跑越远。这个堵漏,是最严肃、最严格的一件事。
  其实,你们很多都是堵不了漏,所以才成就不了。所以时常发愿,要发这个大愿,堵自己的漏,改变自己的习气,让自己不要放逸、懈怠、懒惰。修行从根上来讲,一是解决信的问题,二是解决行的问题。行的问题不是解决一个行的难度,行没有难度,傻人傻念就可以。行没有难度,难在你改不了自己的习气,老是放逸、懈怠、懒惰。把放逸、懈怠、懒惰解决好了,修行才能成就,这个解决不好永远不能成就。所以要发这个大愿:一定改自己的习气,一定不将就自己,一定要老老实实。这些愿力都非常重要。没有真正发往生的心、出离的心,不能得到金刚的信心、不退的信心,社会上很多人他不发往生心。不能明理,信心就不能跟自己水乳交融。要明理,刚才讲的理上行般舟、正思惟,这个理上行般舟非常非常的重要。不能实修、实证、实悟,信心就会枯萎败坏。
  我们现在的信心之所以损坏,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啊?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大家不如理不如法的行持,行法的时候将就自己。这个差别我再重复一遍:你勇敢的走向前去,勇猛精进,你马上就见到艳阳天。你稍有疑惑,稍有疑虑,稍有偷心,留下来就是沼泽地。一点儿都不夸张,一个艳阳天,一个沼泽地。很多人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般舟不适合我”。听到了没有,般舟不适合他,这个般舟应该适合他才行,不是他适合般舟,是般舟不适合我。要不再讲“我不是这块材料”。阿弥陀佛说你是这块材料,你说我不是,所以这个没有办法。我们坏信心最重要的是这一点,就是我们自己不精进。不精进带来的问题非常的多。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宫颈癌患者,叫沈雅丽。这个沈雅丽后来出了家,也往生了,往生了以后烧出了一些蓝色的舍利花,没找到舍利子。她是一个医院宣布死刑的严重的晚期的宫颈癌患者,业障可以说是非常深重。后来,来到了寺院。今年九十天行法的时候,非常的典型。第一典型是什么时候呢?就是说我基本上九十天每天晚上,都去带着大家行法。她喜欢这个佛号,但是她身体状态极其糟糕。糟糕到什么程度呢?几乎不能走路,要爬行。从伽蓝殿,宝峰寺的伽蓝殿到雷音殿大雄宝殿,路程距离不会超过八十米,实际上也就是五十米,八十米不会超过,有大概三十个左右的台阶,台阶上边就是伽蓝殿,下了台阶再走上四五十步,最多四五十步就到雷音殿,就这么点儿距离。她从三点零五分起床,她是住在伽蓝殿,也就是和着衣服在那儿躺着,最多漱个口,然后就往雷音殿走。这一点点几十米的路,走了四十多分钟,爬着爬了四十多分钟。到了雷音殿之后,不能走啊,只能站在那,站都站不住,得手把住。一个手把住还不行,两个手把住,站在那儿难受到什么程度呢?她说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受。当时我在带大家行法,她就在那里跟着念佛,跟着踏,跟着喊。喊了多久呢?喊了三个多小时。我不明白一般女人生孩子可能也不用生三个多小时,她就难受得不得了,她跟我讲,“站在那儿,她把两个腿要叉开。”,就这样难过。一边难过,一边念佛,一直念了三个多小时之后,有好心人把她领着,牵着她领到了雷音殿,大殿的后边。她铺了一块就你们坐的这个东西,铺了一下以后躺在那儿。她为什么过来呢?因为她躺在地上一直在苦痛当中,也没法睡,只有难过,所以被逼无奈,爬起来来念佛寻找出路。结果这个好心人把她领到背后的时候,往那儿一坐一躺真舒服,竟然感觉不到疼痛了,睡了一觉。睡了一个来小时,哎,人不痛了,正常,完全正常。你看,她这个就是勇猛精进的一个典范,真的是勇猛精进,最后实现了这样一个效果。凡是勇猛精进,一次效果,都足以震撼你的一生。
  我记得当时惠州来一个菩萨也是这样,她脚上长个血泡,这个血泡有多大呢?血泡里的血放出来都有一碗,你想这个泡有多大,这么大一个泡。她从惠州,还没有座,坐在火车的过道上,带一个凳子,行驶了有二十多个小时,半夜两点来钟到了我们家。我那时候送我妈妈往生,吃完了饭处理完三四点钟,四点钟开始行般舟,行到八点,就行了四个小时。她那个脚那样,一边拖着鞋,一边念佛,念得非常认真。这四个小时的般舟,我可以讲句比较夸张的话,方便说啊,行法之前你感觉这个人像个妓女,就是形象、气质非常的不好,行法之后你感觉这个人像圣女一样,从此奠定了她和般舟的不解之缘。只要有般舟法会,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来参加。说句实在话,她实在是太困难了,经济基础可以说是一点儿都没有。为什么来行般舟呢?认为般舟能够治病,为了省钱,不上医院看病,跑过来行般舟。后来,把她这个脚上的东西挑破之后,她感染了,当时我弟弟出的钱,花了好几千块钱,给她打针吃药,当然事后她把这个钱都还上了。她是非常困难、非常节俭的一个人,就行了四个小时的般舟,然后就想尽一切办法还要想出家,还想出家。这个勇猛精进,虽然她时间不够二十四小时,但是确实效果非常殊特,因为她那个心太真诚了,太勇敢了!
  接着讲沈雅丽。沈雅丽就一直期待着师父的加持、加被。每次师父多看一眼,多说一句鼓励的话,都非常有劲儿。这个中间不知道排过多少次毒,这个什么紫血块、什么黄块、什么白丝、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排了很多东西出来。应该说逐渐就好转了,可是考验又来了。有一天她女儿来找我说,师父,我娘不行了,要往生了,你快去看看吧!人不能说话了,不能动了,话不能说出来了,人几乎也不能动了,气也喘不上来了,都是临死前的征兆。我就去看一下,她自己爬起来,然后把海青穿上,恭恭敬敬给我磕了个头,说:“师父,我父母不在跟前,你就是我父母。我要走了,给你顶个礼。”然后告诉我:“师父,我喘不上气,说不出话。”我说,“没有关系啊!喘不上气,你又不是用气来念阿弥陀佛,说不上话,心也可以念阿弥陀佛呀。”我说:“你多好啊!马上去见阿弥陀佛啦!我什么时候去见还不知道呢。”她挺高兴的,开示了有十七、八分钟,最后她完全放下一切的挂碍、一切的负担,准备高高兴兴去见阿弥陀佛了。最主要的是要安她的心,这个人临死了你还让人般舟,般什么舟啊。我说,“你就躺在这吧!”“不行,我得般舟。”叫她女儿把她背到大雄宝殿。她说我也要、至少也要坐着往生,不能站着往生我也得坐着往生。我们前边有一个案例,这个廖菩萨坐着往生非常殊胜,所以她也要坐着往生。十一点多钟,她女儿把她背到大殿里去。你想想看,一个喘不上气,说不上话,那个要死的那个景象都出来的人,可想而知,念佛的难度有多么的大。就在那儿念佛,念了一个晚上,结果第二天早晨九点十点钟的时候,跑到我办公室。我办公室是个套间,我在里边办公,外边是会客的地方。我说你来干什么?她说我在录像。我说你录什么像呢?我录遗嘱。说话跟好人一样,完全好了。我们的人员怕她有状况,给她来录遗嘱。她就像没事一样来录遗嘱。没事了,也不喘了,也不干啥啦。接下来她又是这样念佛,可以说非常地勇猛精进。到什么时候呢?最后在石家庄法会结束的时候,自己流出各种血块,各种紫血块,各种各样的脏东西,流了三盆。这么大的盆吧,三盆出来,可以说身上的毒排得殆尽。以前一直每天都肚子痛,痛得死去活来,现在也不痛了,非常安静了。癌症病人都非常顽固的。以前我们这儿有个演立师是直肠癌,她到晚期的时候,每天都痛,没有不痛的时候,痛得死去活来,好不容易念过去不痛了,让人给浇了灭了一把火,这也是她的业障,后来回家了。她就是一个特点,肚子一直痛,癌症病人的痛是止不住的,一直痛。这个沈雅丽从一直痛到变成根本不痛,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一个案例。根本就不痛了,完全不痛了,人也一天比一天精神了。可是业障又来了,就是排出三盆血之后。按说我们的般舟行法结束了,她的病毒都排出来了,这是最好的温养、修养的机会,就像女人产后一定要坐月子修养才行。这个时候种种原因,她就坐长途车回家,倒了两三天的车。你想想看,一个这样的癌症痛病人,身上出了三盆血,再长途颠簸,回去就病倒了。病到什么程度?上医院去看,医院一看,完蛋了,检查出来,说都不行了。肾坏死,肝坏死,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拉,这么严重。然后回到道场念佛,结果她奇迹般地肾就恢复了,也能吃,也能喝,也能拉了,过程就不讲了。你看,如理如法的行持,就这么有殊胜的效果。可是,你要是不如理、不如法,那非常的难过,非常的难过。
  说这个大象腿吧。大象腿,如理如法的行持,最快的速度,一个晚上就能消掉。就算你不如理不如法自然消除,二十一天也是会消除得干净,没有问题。大象腿非常严重啊,很多人把腿锯掉的心都有。当时在石家庄,我们又有一位发生大象腿,心地非常重要啊!我就在跟前带着她走,善金菩萨就手拉着她手在走,她也跟着踏,心里不是这样的,没有豁出去。回去之后,到处看医生,打点滴,输液。一输液,不是输出一个大象腿了,弄出个巨象腿,那腿像灌肠一样,打了点滴全跑到腿里边了。这巨象腿,好可怜哪!后来,又来到妙高寺行法,结果在妙高寺受到空前的接待。我们好几个出家师父,还有居士,陪着她念了一日一夜,有所缓解,又回家了。一回家之后,当时她老公到我们这来行九十天。结果她回家就像发了疯一样,到处找医生,到处看,看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自然好的。本来家里就没有钱,结果又欠了好几万块钱,借钱看病。你看心地不坚定,没有豁出去,导致这么多的插曲,其实就是豁出去踏一个晚上而已。老公本来有计划在我们这出家的,后来就跟我讲说我回去一下,两天我就回来,结果回去两个月也没有回来,回不来,又把她拽回去了。你看,精进和不精进差异太大了。
  很多人一听法有很坚强的信心,一行法就打折扣,一遇到障碍就失去信心,所以一定要如理如法的去行持。其实你们自己去找,可以找到怎么样影响你的信心,信心怎么样坚固。坚固你的信心,你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就。在信心方面检讨你自己,非常重要。
  “二者不破精进”。第一字“坏”字用得好,信心都有损坏,不是金刚。第二个字“破”字用得好,不破精进。这个精进,有没有不会精进的?没有,是不是?都是把精进破了。如果精进不破,你想不成佛也难,所以不破精进很重要。一切魔,一切魔扰,一切纠缠,一切阻碍,都通过破精进、坏信心来实现。但是坏的信心,最终体现在精进上,精进是一个行为的力量,所以破精进。
  为什么会破精进呢?我总结了几条。
  第一条,我们老有一个想休息的心。老认为自己情况跟别人情况不一样,想休息之心。结果休息之心把我们的精进给破掉了。
  第二,未来之心。老期待着下一次,老期待着以后,未来之心把精进给破了。老觉得这次没准备好,这是未来之心。
  第三,知见之心。老有各种各样的知见,认为这个对那个不对,这个是极限,那个是极限。我老给大家讲般舟是极限体验。行过般舟的人知道,几乎没有极限。所以这个知见,种种知见把自己的精进破掉了。
  第四,很多的习气。照顾自己的习气,不愿意亏待自己,破掉自己的精进。稍微歇一会儿,我喘口气、喝口水等等。
  第五,是这个受。突破不了感受,被受魔所控制。因为般舟当中所承担的受,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甚至对于你自己来讲是亘古就没有,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巨大的感受的承载面前,自己精进就破掉了,这是第五种情况。
  第六种情况,破精进破在哪儿?破在一个关键点上。哪个关键点啊?我们经常讲,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这个骆驼够大吧?一根稻草够小吧?但是就是这根稻草把骆驼给压死了。其实,不是这根稻草有多大的力量,是骆驼的心被这根稻草给压死了。所以我们提出一点点法则: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点;突破一点,再突破一点,再突破一点点。你这样去做,你不要去看能走多远,只管坚持,坚持下去往往可以走得很远很远。这些东西都破了我们的精进,所以不破精进很重要,非常重要!你任何的修行法则都要体现在不破精进上,你任何的修持上都要体现在不破精进上。如果你不能做到不破精进,再好的方法都没有用,都会被你的习气、你的懒散所充斥。“二者不破精进”。
  “三者智慧殊胜”。我们这儿有几个殊胜,我简单归纳了一下,也可以说是智慧殊胜。第一个是苦痛关的智慧殊胜。凡是行过我们法的人,都是苦痛经历了极其严峻考验的人。苦痛受到极其严峻的考验,所以产生的智慧才殊胜。可以说所有的教法几乎都是让大家回避苦痛,只有我们的教法告诉大家感恩苦痛,欢喜苦痛,不怕苦痛,怕不苦痛,而且代众生受苦痛,这一个完整的系列的教法。如果说一个人不能够应对和超越所有的苦痛,这个人不会有出息,不可能有成就。关于苦痛关,我们围绕苦痛关发展了“四个至诚”的心法,发展了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过苦痛关的方便的做法等等。过苦痛关的智慧殊胜,救拔冤亲债主的殊胜、勇猛精进的殊胜、共修的殊胜、僧团的殊胜,一定要智慧殊胜,就是有一个不同的这个颠覆性的智慧知见。你们可以自己仔细体会一下,我们这个般舟教法的种种智慧的殊胜之处。
  “一者不坏信心”,告诉你要有信根。
  “二者不破精进”,告诉你要有精进根。
  “三者智慧殊胜”,告诉你要有智慧之根,理性之根,正念、正思惟之根。
  “四者近善知识”,一定要有善知识的拥护和摄受,保驾护航。我们这儿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善知识团队——护法团队。一个人一定要能接受护法的加持才能成就,共修才能成就。昨天我们总结的时候讲到敬善知识。要把所有的护法对自己的管理当作对自己的一种加持,接受的是这种加持,不是接受护法的语言,不是接受护法的意见等等。你顺随他的意见,然后你接受加持,这个也是一种善知识。在我们僧团里边,可以说很多人非常优秀,非常突出,藏龙卧虎,藏着很多人。很多人前世的修行根基非常棒,非常的棒!你想像不出,这个般舟群众基础非常好,非常好!很多人一来,行三十天,还有从来没行过般舟,一来行七十天的,绝对来讲都是有先天的良好的基础,但不能吃老本。我们这个僧团里边有一大堆善知识,问题在于你要敬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作善知识想,作善知识的受用。我们有一位大德要去睡觉,结果我们的护法就在旁边唱儿歌一样的,她也不叫你起来,也不说你啥,就喊:“勇猛精进!勇猛精进!勇猛精进!”把她喊得不好意思,又爬起来,衣服都铺好了,大衣都盖上了,躺在那儿准备大干一场要睡觉了。她喊:“勇猛精进!勇猛精进!”搞得她不好意思,就爬起来,再也没有休息了。那都是善知识。
  2010年的时候,我写了一个批注。我说:众生最大的业障、最难的事情,就是不能亲近善知识,何其哀哉!最大的业障,最难的事情是不能亲近善知识。这个“近”字用的特别好。怎样最近呢?最近莫过于“视师如佛”!视师所教的这些法则如佛的教言,这叫“视师如佛”,不是说看师父的人是不是佛。最近莫过于“视师如佛”,然后你才能把师父的法则当作佛的法则一样去实践,去得受用。有我见,不能近;有我慢,不能近;有挂碍,不能近;有业报缠身,不能近;为世事所粘,为亲情所困,为疾病纠缠,皆不能近;悟性低,不能近;怕苦怕累,不肯实践,不能近;近得色身近不得法身。有疑惑,不能近;看是非长短,不能近;心不敬,意不净,不能近。这些都是不能近善知识的。总而言之,实践当中来看,你们很多人不能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不是说时常跟师父见面,时常听师父开示,是指你要尊重师父传给你的法则,要尊重师父的法,近师父的法。你能近师父的法,就能得到很多很多。
  我告诉你们,最近一个徒弟发了一个短信非常了不起。他说读了这个、读了那个、听了师父的开示,非常受用。他现在修行进入什么样的层次呢?他在念佛,他会发现尽虚空遍法界的般舟圣众,有很多。我们只能讲很多大德吧,给他礼拜,也不是说给他礼拜,或者说跪着等等形式吧,跟他一起念佛,感受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般舟圣众是悉在前立,站在自己的跟前,跟着自己一起念佛。非常殊胜,非常难得,真实的一种感受。每天修行非常精进,这些人真的不得了,真的不得了!他就是跟法在一起,不是跟人在一起,特别亲近这个法则。还有很多人,很多居士跟法则在一起,他们写的修行的报告和修行的境界甚深甚深,就是完全亲近这个法则,实践这个法则,可以说忠实地、模范地实践这个法则,非常值得赞叹!这叫作真正的近善知识。
  其中还有重要的一点,下边会讲,“不得复随余法。”不去看别的方法,不去思惟别的知见,只管思惟师父教你的东西,模范地去实践这些东西,这也是你最大的福报、最小的业障、最大的受用。我们现在实践的精神都不够,我就说你们学这么多般舟了,我估计很多人不一定能说出来般舟圣众都是哪些,般舟圣众怎样加持你的。有没有能说出来的?我们抽查一下,随便找一个人,圆光师。圆光师你来讲一讲。圆光师智慧无碍,辩才如海,然后又长期学习熏修。来,你讲一讲般舟圣众是哪些?般舟圣众怎么加持我们?
  弟子(圆光师):有贤护菩萨,天龙八部,四大天王,那个大梵天,各大天主。我看的不多都忘了,我只看了一遍。
  恩师:那么他们怎么加持我们呢?
  弟子:就是悉在前立吧,就是很用心的加持,悉在前立,拥护般舟行人。不记得了,忘了。
  恩师:你看,你不记得,怎么接受他们的加持呢?
  弟子:我就相信他们有加持。
  恩师:相信他们有加持,那你信哪个加持呢?相信他加持,相信他怎样加持你呢?
  所以你看,你们要亲近师父的法。师父传给你的法,你要知道要记住,才能得受用啊!我们讲般舟圣众,包括一切大梵天王、忉利天王、四大天王、一切天龙八部,最主要的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摩诃萨。你把这个一切也忘了,你把诸佛也忘了,把这一切菩萨摩诃萨也忘了,把这个忉利天王也忘了,都忘了。悉在前立记住了倒不错。他对我们皆共赞誉,皆共拥护,承事供养。你别以为这个词啊,这个词要背会啊!记得住,才能有受用;记不住,心不相应啊!承事供养,瞻视敬仰,思欲相见,或于梦中为现形象摩顶慰安,称扬劝发。或于梦中为我宣说诸余经典,令我得闻忆持不失。般舟三昧是一切诸佛之所称扬,一切诸佛之所教诫,一切诸佛之所印可,一切诸佛最上功德,具足成就,圆满无缺啊!这些词都要记住啊!记也记不住,你就不会往心里去啊!
  我们有一位编辑编了一本书,我已经告诉他了,我说要写上。他倒挺好,挺有创造性。“般舟三昧是一切诸佛之所称扬,一切诸佛之所教诫,一切诸佛之所印可”,把后边一句给落了,他说我不用写那么多,书上没那么多地方。把“一切诸佛最上功德”给落下来了,把“具足成就,圆满无缺”给落了。我就特别告诉他,我说落啥不能把这“最上功德”给落掉,是不是啊?把“具足成就,圆满无缺”给落掉这不行。要不你就字小点儿,要不就多写一行,不能落下来。结果书出来了,我发现他里边的地方改了,封面上的东西没改。哎!我说怎么又给落下来了,他说我改了,我说在哪儿?他给我打开里边,说你看我这边改了吧?他里边改,外边不改,就是说你们对法不尊贵啊!这个般舟法则,你要知道啊,“一切诸佛最上功德”。还有没有比这还上的呀?“最上功德,具足成就,圆满无缺”,你才能够心安理得,安住当下念这声佛号,所以说你们对法则不尊重,真的不尊重。我老早就讲过:不坐不卧,不扶不靠,不跪不拜,不眠不休,不言不语等等这些规则是对我们这些般舟行人无上的保护。大家都忙活,整天忙活,理上得的东西不多啊!理非常重要啊!
  哪有一千二百人一起共修不出事的?出事的概率太大太多啦!说句实在话,不怕揭丑,现场我发现,连特别护理的人都没有安排,都没有用,我是临时调配人员过来特护,特别护理,特护。可以说我们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是一千二百人的法会顺顺当当就下来了,何以故啊?般舟圣众加持力当然有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理上讲得透彻。我们原来有一个固定的护法团队,可以说这个是老团队老队员,都非常认真,非常负责。后来我走的时候把最精华的队伍带走了,留在家里不是最精华的,结果家里就都不精进。这是根啊,不能没有家啊!所以从太原法会开始我就调整思路,把最精干的队伍留在家里边,然后我带着第二梯队的人出去。结果在太原法会发生严重的境界相,可以说同时有十个、二十个地方发生境界相,很严重啊!我说靠护法的力量不现实,那怎么办呢?到石家庄,今年的石家庄法会,赶上清明时节,第一次我们公开向法界宣告:救拔我们中华民族万姓祖先、一切野鬼孤魂、堕胎婴灵等等。这个不得了!无遮大会啊!无遮救拔,没有遮拦哪,我们真正的是无遮——不结坛,不洒净,不念咒,随便你来。要讨债的,要讨便宜的,不服气的,都来。你想想看,还搞三天四夜,这个无遮大会,结果从石家庄法会开始,我就总结这么多的境界相,何以故啊?恐惧心。因为般舟都没有参加过,(像)刘姥姥刚进大观园。大观园是热闹的地方,它不至于生恐惧心,如果进了一个大山谷,那就都会生恐惧心。从石家庄法会开始实践,破人们的恐惧心,从法上破,这是第一次,成效特别的明显。第二次,到天津,在天津法会上,有七百多人同时参加,也是这个时候采取理上破境界相的办法。
  我们大家对这个法则不够恭敬。说不够恭敬呢,冤枉你。你说,我工作不要啦,一心一意在这里实践般舟,不恭敬吗?你人在这儿,心没有完全在这儿,心有种种知见。态度在这里,行为上不完全在这里。每次我讲法,很多人没有听到,很多人以为听懂了,没有往心里去,所以听法并不多。最主要原因我们讲法的量太大,很多人无所适从,听法听得就少。法上不通达,事上想圆满圆融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近这个善知识,不近。我破境界相,后来一直到妙高寺,可以说,我只要有一天的时间给你讲课,只要你这一天的这个课听完,你以后行般舟几乎都不会出什么事情。关键你用心听没听,只要你去听,然后你就会生下根,就不会有事情。都是事先给大家打了预防针、发了愿,讲通、讲透这些道理。每次分享的时候,这里边都有大量的信息的量,可惜每次分享的时候,大家都在昏沉当中。你说你没听,听到了几分钟。你说你听了,你什么也没听进去。这个都非常的遗憾,非常非常的遗憾!所以亲近师父,要亲近师父所定的一系列的规则、法则、行法的规则。近善知识,一定要去学这个东西,去实践这个东西,这是“近善知识”。
  说白了,般舟就是搞这四件事:信心,信根,你把你的信心立起来;精进,你精进实现;智慧,理上作观,智慧殊胜;然后有一个客观的保障,让这些善知识来保护你、成就你、摄受你。而要保护你、成就你、摄受你,最重要的一点,你一定要不看是非,不观长短,不思善恶。你不要用自己的知见来看师父,来看护法,来看道场,来看同修。因为般舟共修你们谁都没有经历过,它有全新的一套共修的规则和方法,不能用你任何传统的知见来规范它,来思惟它,来测度它,那个是你自己的障碍。你自己的障碍不消除,你就是有漏之心。
  我们般舟发展到今天,社会影响这么大、这么广,别人没有看法是不可能的。说我们治病,说我们敛财,我们宣布:不治病。要治病你找医院,要健身找体委,要般舟、要解脱,你来找我们僧团,找我们道场。我们不需要治病,我们也没有任何收费的项目,不收费。我们不收费,还有的人说我们是邪教,说我们是魔教。这魔来代众生受苦,代众生受业,这魔来不收费,我看这魔多点才好。所以这外面的说法,有鼻子有眼的很多很多。你如果没有防火墙,你被外来的意见所困扰,就直接削弱你的信根,削弱你的精进根,削弱你的智慧根,削弱你的善知识根,四根都没有。最后,你就被干啥了?非常严肃的!
  有些徒弟,整天给师父发短信,亲的不得了。到最后一听社会上的种种传言之后,自己实践的、自己看到的都忘了,只记得别人说的。然后,就做一些非常不好的事。所以你必须和外界建立一个防火墙,要相信你自己的真实所见,要相信你自己的真实受用,不要为外界的种种流言蜚语所影响。那坏的是你的心,坏的是你的行,坏的是你的法身慧命,真的非常危险,非常非常危险!修行往正道走很不容易,往歪道上走,那就一迈开腿就是,真是这样。这是说的四者,这是第一个“四法”。
  『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具足行。则能成就现前三昧。何等为四。一者。乃至于刹那时无众生想。二者。于三月内不暂睡眠。三者。三月经行唯除便利。四者。若于食时布施以法。不求名利。无望报心。贤护。是为菩萨具足四法。则得成就现前三昧也。』
  第二个四法,“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具足行。则能成就现前三昧。”一定要具足行。“具足”,(第一个四法讲)信具足,精进具足,智慧具足,近善知识具足,这四具足。那么,这里讲呢,“何等为四”,能具足行成就?
  “一者。乃至于刹那时无众生想。”这一点非常重要。真正修行是讲质的,讲质量,刹那时(师打响指),就是说,这一个行法过程当中,(师打响指)连这一点的时间都没有众生想,不作世间想,不作众生想。
  我们很多人,真的属于是没有世间想。今天中午来了一个,傻乎乎地过来,我一看,差不多接近傻人傻念了。(她)说,公司突然不知道寄来什么钱,给她三万多块钱,她说我也不知道这钱在哪儿呢,怪麻烦的,上这个银行取,上那个银行取,搞这个帐户、那帐户,都糊里糊涂的。要在常人来看,这个人跟傻子差不多,比傻子还傻子,没有世间的常识了,没有世间想。这个人就是属于真的够傻了,什么也不想,什么存折、股票、国债、储蓄,还有以后怎么样,别人怎么样,她不知道,就知道要到道场,就知道要念佛,别的都不知道。你看,不作世间想,就是念佛。给她鼓个掌,好不好?(众鼓掌)她说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懂得,我发现在世间上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懂得,什么也没想法,还发现自己傻乎乎的。我说,这就对了。有一样不要傻——念佛。念佛不傻就行,别的傻都可以,念佛不要傻。然后呢,你发现自己状态的时候,你不要有一种想法,认为我自己是不是不正常啊,认为我自己是不是笨呢?不要有这样的想法。笨也好不笨也好,我知道念佛就最好。只有念佛这一念,别的念都没有,已经接近到这个程度了,就是第一个标准:没有众生想,(师打响指)没有世间想,不要想。我们现在发展了一套规则,还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措施。你来接受这些训练,可以做到,很快做到没有众生想。就是这个真正的九十天闭关,或者般舟闭关,究竟是什么呢?(师打响指)乃至刹那时无众生想,就是说不要想世间的任何思想,这是第一。
  “二者。于三月内不暂睡眠。”九十天之内,不眠不休,这叫“三月内不暂睡眠”,讲三个月没有睡眠,不眠不休。所以啊,修行般舟,第一个断妄想关,必须过境界关,境界关过了,没有妄想,才能刹那时无众生想。第二个,不仅没有众生想,连想都没有。你看我们念佛现在就有这个境界,谁要来提问题,谁要来说什么,停止!不想,不想想,不要想,不愿意想,不管想,就是念。无想,还不是无众生想,什么想都没有,法的规则想也没有,什么受用的想也没有,什么业障想也没有,都没有。这是第一个关,要过妄想的关,要过想的这一关。有想即为愚痴。般舟行法的过程,就是证明你是有什么想法、多么的愚痴的一个过程。你证明了自己的愚痴就不想啦,你不证明自己愚痴,你还想。就自然而然无想,就进入寂灭,这是第一关。
  第二关,“三月内不暂睡眠”。必须过睡眠这一关。真正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只要不动用思惟,不动用念头,不打妄想,这个不休息这一关是很好过的。越念越欢喜,越念越有劲,念得都不知不觉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们很多人有四、五个小时如刹那间(师打响指)的经历,说“怎么就吃饭了呢?怎么这么快呀?”应该说,很多人有这种经历。真正念佛念到后来,是不休息,不想休息,不要休息,不需要休息。念到后来,那人的劲头是越念越足,不是越念越没劲儿。念到后来,声音越念越高,念多久都不会累,念多高都不会累,这是念的状态。所以“二者。于三月内不暂睡眠。”,睡眠这一关一定要过。
  “三者。三月经行唯除便利。”。经行——来回走,走动着这叫经行,坐着不叫经行,卧着更不叫经行。“三月经行”,九十天经行,不坐不卧。“唯除便利”,方便的时候,吃饭啦、上厕所啦。“三月经行唯除便利”,就是有一个开遮的问题。经行,就是常立三昧、常行三昧,来回走,不能坐,不能卧。《般舟三昧经》上主要讲不坐不卧,我们发展成那么多的“不”,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个不坐不卧、不眠不休的法则。很多人就认为,九十天那才叫般舟。其实这是不对的。那么般舟三昧能否成就的一个标志,就是说,你能不能三月经行,不眠不休,无刹那时众生想。那就三个月之间,如弹指间过去。(师示打响指)如弹指间过去,不念众生,不念睡眠,不念苦痛,不念昏沉,任何都没有。如果达到这个境界,说你才可能证得三昧。达不到这个境界,确实没有证得般舟三昧,这是讲这个标准。但是,这个叫“证得”般舟三昧。行般舟导致的果报可以证得般舟三昧,但不是说,行一次般舟,或者我行般舟就证得般舟三昧,这是不对的。所以说为他宣说,思惟般舟,忆想般舟,自己行持般舟,都是般舟行,都是行般舟。只不过有的是助行,有的是辅助的行为,有的是正行。不能说助行不是般舟。我们现在搞般舟共修,很多人就批评我们,说我们不是般舟,说般舟是九十天,你这不是九十天,所以你不是般舟。说般舟是独行,你们是共修,所以不是般舟。我们就不叫般舟,我们是采用般舟的原理来念佛、来精进、来修行。这是讲的九十天的标准的出处,就在这里,我们下面看其他的地方。
  “四者。若于食时布施以法。不求名利。无望报心。”“食时”,吃饭的这个时间段。“食时布施以法”,也是特别提出来,应该说我们人最难过的有一关,就是饮食关。人怎么能不吃不喝呢?饮食这关非常重要,所以在饮食的时候,这一关口的这个时候就得“布施以法”。要吃饭的时候,是欲望真正兴起的时候,也是真正应该用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说“少欲知足”,在这个地方要用功。这个地方用功的时候,人才能真正长进。比丘在吃饭的时候,比丘得食分做三份,叫抟食,“一抟之食”,一份要布施给路过的饥渴的人;一份要布施给像大鹏金翅鸟等等这样一些众生,要施食;剩下的一份自己吃,三份。如果不见匮乏者,就是说没有见饥饿者,但吃三分之二,留下的一份,就是还是要布施一份。这是在吃饭的时候,修自己和法界的关系、和众生的关系。“若于食时布施以法”,讲过饮食关。“不求名利。无望报心。”,过名利关,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般舟行人将来要过最大的一关,就是这一关,名利关,无望报心。
  说句实在话,我们般舟行人真的非常地真诚、非常地可贵。我们般舟行人,行法是精进的,布施也是精进的,我非常赞叹!可是,如果你染著这个供养的话,很麻烦的,非常麻烦。一有求名利的心,有望报的心,心就不能清净,不能成就般舟三昧。尤其是我们将来面临大量的传法的任务。传法的时候,这些信众非常的可爱,非常的恭敬,那个恭敬起师父来,供养起师父来,那是不遗余力啊!非常的可贵。你自己如果没有分寸,很容易麻烦。所以说,这个“不求名利。无望报心。”非常重要,特别强调一下。你们这些人能行持般舟三昧非常不容易,般舟三昧功德力故,将来你们出去福报都很大,但是一定要“不求名利。无望报心。”。“不求名利。无望报心。”心才能清净。
  我非常得益呀,得益一件什么事啊?就是我不收费。我不收费,我心里没有任何负担。包括超拔。我做什么我都做得问心无愧,我心总是清净的,没有任何负担。我的心解脱,才有法啊,心不解脱,没有法。这个“不求名利,无望报心”,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有望报心,即是牵挂的心,即是世俗的心,即是轮回的心。所以这四点非常重要。对于般舟行人重要,对于法师也很重要。因为你一定要去传法,一定要度众生。这个时候,如果有求名利心,有望报心,很麻烦,真的是这样,这个就没有任何的意思。最近有一个徒弟给我讲,她说有一位上师,老来看她,要送她很贵重的东西,不要也不行,送她一个东西价值好几千块钱。她说我不要,不要也不行,没办法我要了又给他寄回去。这个“无望报心”,很重要。你有(望)报心,有一丝一毫的(望)报心,都不得自由,真的不得自由。
  我在行法、传法过程中,有一个问题解决的非常好,我感觉到比较自豪。什么自豪呢?说句实在话,我们出来,要发展般舟道场,要建庙,要弘法,不用钱是不可能的。当然,别人供养钱,你说我们没有高兴的心,也不是,也有高兴,也会有分别。有的人可能经济条件好一些,有的经济条件差一点。有一天我突然就感悟:其实我有多少供养和没有多少供养,都是因果决定的,我根本不需要去动脑筋,我不用去发展它,不用去宣传它,也不用在意它。说句实在话,从那儿开始,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从来不看钱、不数钱。谁给我多少钱,我都不看,我也不数,我就没数过钱,我也没想过。你给我我也不在意,你不给我我也没想法,根本不会想这个事,完全把这件事情放下来,彻底地放下。很好啊,很好!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算清楚账了,你动了半天脑筋,你做了半天工作,他给你供养钱了。其实,这儿供养有了,别的地方就供养就少了,是不是?这是个定数的,不是由你做主的。我又想清楚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钱不办事。很好啊!我一贯随时准备收场,随时准备开场,有需要就开,没需要就撤,非常自在!我来传这个法则,就准备应对任何的考验,如果我考验过关了,就说明我传的法是正法,我就传下去。如果我不过关,那我赶紧地反省自己、修正自己。我都是自在的,自己修我也是自在的,给大家传法也是自在的。“无望报心”,没有任何希望有回报的心。
  你没有希望回报的心,自己才自在,都交给因果、交给法则。这是讲的这四法,这是一个最硬的杠杠(注:指界限、红线。不能逾越的意思),大家要清楚。修行般舟的人也一样,“不求名利。无望报心。”对人、对事、对环境,无望报心。如果你有(望)报心,就有牵挂,就有未来之心。然后,就受种种阻碍。这是“复有四法”。
  再第三个。
  『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具足行。则得成就现前三昧。何等为四。一者。劝他见佛。二者。教人听法。三者。心无嫉妒。四者。劝他发菩提心。贤护,是为菩萨具足四法,则得成就现前三昧也。』
  前面讲了,第一个讲根本法则:信心、精进、智慧和近善知识。第二个讲事相法则:无暂时众生想,三月内不睡,不眠不休,三月内经行不息,无望报心,不求名利,讲的这样。这儿为什么提出“劝他见佛”,“教人听法”,“心无嫉妒”,“劝他发菩提心”?讲的是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上,要能圆满,才能成就般舟三昧。那么,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上怎样圆满呢?
  “一者劝他见佛”。特别强调这个“见佛”,不是劝他学佛,也不是劝他念佛,“劝他见佛”。般舟是见佛之法,心上见佛,相上见佛。劝他要来身体力行,要亲自实践,真实见佛,现生见佛,当生成就,叫“劝他见佛”。不要让人多闻第一,不要让人知见重重,不要让人疑惑纷纷,要劝他来见佛。这个是根本之劝,不是一般的这样去劝。真正见佛的法门,当生见佛、现生成就的法门,就是般舟三昧。
  “劝他见佛”,是给他指明方向,强调实修实证,强调积功累德,强调修证到相当的高度。心上见佛,相上见佛,这个生死才有把握。这是讲的高度。
  “二者教人听法。”听法非常关键,尤其是般舟的法,如果不听般舟的法,心不开,意不解,那个是非常的麻烦,而且会导致非常大的后遗症。所以听法非常非常的重要!“教人听法”,教人反复听法,教人恭敬于法,教人尊敬法则,教人把法则烂熟于心,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心开意解,才能般舟行啊!心不开,意不解,般舟都是苦行。心开意解,都是妙行,无上微妙、无上深妙、无上奥妙之行。这要教人听法,听般舟之法,听这个无上微妙的行持之法、实修实证之法、老实求证之法、现生成就之法,听这个第一究竟了义之法。不听法,心不开,意不解。不听法,永远停留在自己的知见当中,洋洋自得。这要“教人听法”。我们很多执事,很多管理层的,一定要注意听法。你忙于实践,也要抽时间听法。不闻法,不听法,不敬法,最后就培养我慢心,然后就坚固自己的知见,再加上实践精神差一些,就非常难,所以教人听法非常重要。
  “三者心无嫉妒”非常重要。女众的嫉妒心特别地强烈。我们现在号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它表现在和别人身上的就是嫉妒心,嫉妒心害死人。
  有的时候人就是嫉妒心。我们有一个大功德主,是一个首富。他自己农村的,把农村的路都修了,小学建了,中学也建了,村庄中间有条河,河沟填起来一部分,给大家建新农村,挺好的一件事,是不是?结果,他说他有烦恼。我说,你烦什么?他说,有人告我。我说,怎么告你呢?他说,上天安门广场告我。上天安门广场告你,告你什么?说告我破坏环境,把河道给填了。他村里有几个人没事儿干,上天安门广场上访去,然后告人。你看,这也是新鲜事啊。一般来讲,你之所以处理不好和他人的关系,说白了,都是一个嫉妒心在作怪,不是一个随喜赞叹心。如果随喜赞叹心,你发射的电波,都是和谐的,都是和平的,不会有争论,都会处得非常好。因为大家心有嫉妒故,所以这个能量场不平静,所以相互有内耗、有斗争。如果消灭了嫉妒心,就没有内耗,就没有斗争,就是一个和谐的场。所以没有嫉妒是甚大修行,尤其是一个道场,没有嫉妒,就是一个非常和谐的能量场。
  释迦牟尼佛看着哭啊,说众生互为六亲眷属!我们本来就是六亲眷属。我经常开玩笑讲,你说,你活了几辈子?最少一亿辈子有啦,一亿辈子。那么我问你,你有几个爹,几个娘,几个兄弟姐妹?女人有没有老公啊?男人有没有老婆?有没有孩子,有没有兄弟,有没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你这样算,你这一辈子,亲人有多少个?最少有八个。爹娘、夫妻对方、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孙子、孙子媳妇,起码十个八个。也就是说,你这一亿辈子,你的六亲眷属就得八到十亿,八到十亿就算有重复的成份,有重叠的,那你得有一个亿,是不是?没有一个亿,也得有五千万,是不是?那你这辈子,能不能见到五千万人啊?见不到啊。你算算,这一辈子,有多少天,有多少秒。三万多天,你一天见一万个,才是三亿六。你见都见不完。所以说,其实你们能见的人都有六亲眷属的关系。众生互为六亲眷属,今天你是奶奶,再下辈子你就又变成孙女,要不变成孙子媳妇,都是互为六亲眷属。六亲眷属,就是个代号而已,你们本来都是亲人哪,可是你们相互之间斗争,斗得不亦乐乎。马悦身上附了一个蛇仙的儿子,这蛇仙的儿子既是仇人,它又对马悦有情执。你看看,有情执,真的是纠缠不清啊!互为六亲眷属,但是你们斗,你们争,你们相互折磨。想想真是可怜!所以“大慈大悲悯众生”。
  这个心无嫉妒啊,没是非就没有嫉妒。我们讲的是非关,不看是非,不传是非,不思惟是非,不说是非,不见是非,永远没有是非,才能六敬和合。一有长短、有善恶、有好坏、有是非,这个僧团就有矛盾,就有斗争。其实和谐才是大局,大树底下好乘凉啊!你看,我们现在的般舟局面何其好啊,我的徒弟幸亏我拽得快,如果我拽得不快,在外边被瓜分到多少块都不知道。到处都留,到处都要。知道吧?那是因为我们树大,大树底下好乘凉啊!可是,我前面有位徒弟,就想自立门户,结果现在带着几十个人,还号称自己是般舟导师。为什么不能成就僧团,在僧团当中成就自个儿呢?不行,不干。我徒弟送给我一个千花衣,他就“噶苗头”(注:[方言]攀比),自己弄一个、买一个千佛衣。你看,千佛衣比千花衣高档嘛。然后人家就一个师父不过瘾,就找了一个印度的一百多岁的般舟老人,叫德悟法师,然后人家也起个名字,叫德字辈的。然后,又不过瘾,又找了是莲花生大士的传人等等等等。就是名利之心把自己给害了,求神通速成之心、名利之心把自己害得够呛,不能跟大家搞团结,不能安心为僧团服务、成就僧团、成就大众。这心有嫉妒,有不平,这个道场就全乱了。所以我们道场一个修行的重点,女众修行的一个重点,要消除嫉妒心。女众的嫉妒心害死人,太可怕了!心无嫉妒,人和人之间必然和谐、和平、安宁。有嫉妒,你的场就不能顺,你的思惟就不能止,你的妄想就不能断,你的心就没有定。一切的根源,在于你的嫉妒心,所以要心无嫉妒。怎样断除自己的嫉妒心呢?要永远随喜赞叹别人的长处,把别人当佛菩萨,就能断除嫉妒。
  “四者劝他发菩提心”。任何的成就,都是心法的成就。般舟修行就是般舟心法的成就。心法,所谓心法,心之法。心怎样才有法呢?发无上菩提心,才有法;发心才有法;心发到位了,心地有高度了,才有法。否则的话,没有法。所以劝他发菩提心,非常重要。你看我就苦口婆心劝你们发供养般舟之心、成就僧团之心、成就般舟三昧之心、成就般舟海会之心。对我们般舟行人所有的发心,都体现在这个上面,劝他发菩提心。如是你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但是你要因势利导,要随缘而行,不是强求。如是行持,则能成就现前三昧。劝他见佛,教他听法,心无嫉妒,心无嫉妒,就把任何不平衡都消除了,劝他发心,这样就能成就般舟三昧。这是处理和他人的关系。
  『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成就三昧。何等为四。一者。造佛形像。劝行供养。二者。书写是经。令他读诵。三者。慢法众生。教令发心。四者。护持正法。令得久住。贤护。是为菩萨具足四法。则得成就现前三昧也。』
  这也可以讲,是助行的一些方法。何等为四呢?“一者。造佛形像。劝行供养。”这造佛形象。般舟是现生见佛之法,要见佛,要把佛的形像立起来,造佛的像,画佛的像,这是非常好的助行的方法。
  我有一个师兄画观音菩萨画的非常的棒,几乎是一等的棒。这个画佛的形像是一个非常好的助行的方法,能够纯洁你的心灵,观佛的像也一样可以成就你的心灵。有一次,我行法行得非常地辛苦,非常地孤独,非常地无奈。为什么有这样?你们闭关的时候,有师父陪着。我闭关的时候,没有人陪我,没有任何人陪我,只有山里的精怪,在外边吓唬我,别的没有。我当时非常地苦恼,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自己去默默地做,然后去实践,非常地辛苦,心非常地酸哪,就看着阿弥陀佛的像,观阿弥陀佛之像,观阿弥陀佛之光。这个立体的像有光,然后就这样看,那样看,感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感受阿弥陀佛的心地。结果看着看着像就哭了,就掉眼泪儿,一哭哭了四个小时。中午饭,吃完饭,就看着像,看着看着就一刹那就看完啦,外边天已经暗啦。观佛之像,存佛之心,得佛之用啊,非常好。
  我记得有一次行般舟,我也是观佛像,那个是得到甚大利益。观着佛像,就像阿弥陀佛跟我说话一样,用心来对话,对了一个晚上的话。就记着一句话:放下才是佛法,放下就是一切的佛法,一切的佛法都在放下当中。你放不下有没有法?大家之所以深入不了行法,是因为放不下。行法在放下当中,放下你内心的纠结,放下你的情绪,放下你有欲有求的心,放下你任何急躁的心等等,然后才有法。所以一切法从放下中求。
  怎样放下呢?观佛形像,见佛相好,这个对于般舟之行来讲,是非常好的助行。将来我们会讲《观无量寿经》,那里边怎样观佛形像,非常好。你这儿造佛形像,劝行供养。这个佛像,一供养就不一样,磕个头都不一样,这个非常的有用。
  “二者。书写是经。令他读诵。”书写经典令他读诵。这是讲深入的功夫,非常重要。不要满足于念一遍经就完啦,要书写是经。最好的书写方式是什么?一字一拜,拜经。拜经是非常好的深入的方法。我有一个徒弟,拜经成瘾,他来之前,他一字一拜般舟三昧经。其实,行法之前,拜经是非常重要的,一字一拜非常重要。拜般舟三昧经,背三字诀,非常重要。不拜不背,往往会导致非常多的插曲。拜经的人具有无量的恭敬心,背会三字诀的人,才能断除妄想。不背三字诀的人,要断除妄想,很难。三字诀,是另外一本叫《佛说般舟三昧经》是意译的那本经里边,把所有行法的规则,用三字诀的形式写的一个东西,将来有机会我们来说这部经典。“立一念,断诸想。”等等,都是(出自)那个地方,那才是深入的方法。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真正得法益,我们都缺这门功课。为普及故,为接引更多众生故,我们把这些课程都省略了,其实这个功课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读经、写经、诵经都是非常重要的行持的方法。每次读经就像释迦牟尼佛和你在交流一样,你会得到无量的加持。我们有位菩萨讲,他读了四天的般舟三昧经,结果他几十年的疾病就轻了一半。读了四天,每天读五遍般舟三昧经,六千字,五遍,也没多长时间。这是讲“书写是经。令他读诵。”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助行的方法。
  “三者,慢法众生教令发心。”非常重要。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就,是因为慢法。末法众生,都相当的傲慢,属于慢法众生。慢法的众生,有法的基础,有法的善根,但是不能成就。如果能够教这些众生发菩提心,就能很好地成就他们,这个是功德无量。能够把那些有基础的人,统统引到正道上去,把那些要退法的人,引到正道上来,这个非常的重要。
  “四者护持正法。令得久住。”非常关键。因为你有一个把佛的形像放得那么的高,又那样地去书写,去深入,去读诵,去拜,一字一拜,然后又教别人来恭诵这部经典,来重视佛菩萨的形像,你对这个法则,看得这样的高,所以你才会得法,你才能得法。
  “贤护。是为菩萨具足四法。则得成就现前三昧也。”就讲了这样几个四法,这是讲行法的一些根本的规则。也讲了助行,也讲了和他人的关系,也讲了事相的标准,也讲了这个总体的架构,一信心,二精进,三智慧,四近善知识。那么世尊讲完这个以后,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而说偈言曰。』
  尔时世尊为了重复明确此等意思,而说偈言,他要说偈子了,说什么呢?
  『汝等当住佛法中。勿藏正言及我法。
  念勤精进除睡盖。三月不坐唯经行。』
  “念”,念佛之念、正念。“勤”,勤奋。“精进”,要除掉睡盖。这是讲一个修行的内容。“三月不坐”,讲时间的标准。
  『食时广说而施他。宣扬诸佛无比法。
  不求名闻及利养。无所著故得此禅。』
  “无所著”,无所染著。这个以前我们讲得非常的多,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莫生嫉妒及嗔恚。当思解脱诸欲心。』
  这是讲的心理的标准,心理的标准最需要的是克服嫉妒心、嗔恚心。“当思解脱诸欲心”,要从欲望和有所求当中解脱出来,无所染著,无所住。
  『乐此三昧求住者。勤念无懈尔乃得。』
  要“乐此三昧”,要乐,不要苦。要流连往返,有瘾,越踩越上瘾,越念越上劲儿,永不退转,乐此三昧。“勤念无懈尔乃得”,你必须勤念,还要无懈怠、无松懈。无松懈、无懈怠、无懒散,这个才能“尔乃得”,才能得到。一定要有个实践的标准,“勤念无懈尔乃得”。我们现在这个无懈的心太缺啦,做功德的心太缺啦,积功累德的心太缺啦!你们讲百千万劫难遭遇,要积累百千万亿的功德,才能成就般舟三昧。这个成佛,多少劫的事啊?要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啊,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
  燃灯佛怎么成佛的?燃灯佛第一个碰到无畏王如来,结果跟着佛学了八万年。第二个又碰到一个如来学般舟三昧,又学了八万四千年。又第三个如来,又学了八万四千岁。尔后,经历百劫的修证,得般舟三昧。燃灯佛教释迦牟尼佛,教的是般舟三昧。那么你们想,八万四千岁太久啦。因为那时候人寿命就是八万四千岁,你现在寿命是一百岁,他那时候寿命是八万四千岁。也就是他学了三辈子,然后又学了百劫,成就了般舟三昧。这就算是很快了,成佛非常非常地快了。所以要有一个做百千万亿功德的心,才能成佛啊!你凭什么现生见佛、当生成就啊?可不要以为这样病病歪歪行两次法就行。我一再给你们讲,方便说,行一天一夜相当于十万年的功德。你们打算积累多少年的功德呀?(某弟子:三天四夜的功德)三天四夜的功德?完蛋啦!你要准备积累百千万亿年的功德才能成就般舟三昧。是真的。那个般舟叫“勤念无懈尔乃得”,功夫是做出来的。成就,成就得讲本钱哪,你什么本钱哪?你一日一夜如理如法地行法,有十万年的功德。你做一百天,一年行一百天,是一千万年的功德。十年是一亿年的功德。所以,将来至少要积累百千万亿年的功德,不要百千万劫,你起码你要积累百千万亿年的功德吧,才能成就啊。
  “勤念无懈尔乃得”!一定要有一个老实做功德的心。不要以为“哎呀,我来个九十天,死在里边。”你肯定死在里边,不是成就在里边,稀里糊涂地就死了。你一个急躁的心,是不是?求死的心,不是一个求成就的心。“勤念无懈尔乃得”,一定要一天一天、一次一次的积功累德。般舟三昧是三力成就,不讲自力。讲本功德力,要讲功德力。不是你的猛力,不是你的苦力,是你的功德力,形成功德的力量的一个集合体,叫本功德力。所以“勤念无懈尔乃得”。
  『金色百福庄严相。端正圆满若花荣。
  世间乐见光明体。常睹诸佛在现前。』
  是讲佛的形像,将来我们讲《观无量寿经》的时候,讲这个相好的时候,再专门讲,这里不讲。“世间乐见光明体”,我们见的是光明体,你不要以为光明体是一个放光的那个佛像叫光明体,是不对的。佛法的光明,法有没有光明啊?要见法之光明,要心上见佛之法之光明。把这个色眼遮蔽掉,不要以眼见为实,以心见为实,心见得到佛法的光明,见得到无量光、无量寿。我以前给你们讲解了,“世间乐见光明体”,见到的是这个,心性的光明,法性的光明,自性的光明。
  “常睹诸佛在现前”,这个时候见到诸佛都在现前。你看每一个人都是佛,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他内在的佛性,都有他表现非常光明的地方,是不是?那是不是诸佛悉在前立啊?你把所有的人都当佛看了,就一切诸佛悉在前立了。祝愿大家都“诸佛悉在前立”好不好?(好!阿弥陀佛!众鼓掌)
  『往古诸佛及将来。现在一切人中胜。
  汝等一心恭敬礼。亦常专念修供养。』
  何为恭敬啊?“亦常专念修供养”,才是真正的修供养啊!我们经常会有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行法的时候,经常会有菩萨上来要恭敬、要拜。拜一个还不干,无论如何排除万难要拜三拜。从他的心地上来讲,是无限的供养。可是从行为上来讲呢,不是供养,是妨碍,对吧?那师父因此就不能念佛了,不能带众了,必须要看着你恭恭敬敬地把这个礼磕完。那你说,你这是在供养,还是在打扰?为什么我们制定不跪不拜的规则?非常重要!你跪拜,从你的心地上来讲是非常光明的,从行为上来讲,非常有妨碍的,把人家的队伍都挡住,然后让师父什么都不要干。最最重要的是:你一跪以后,就起不来,爬不起来。
  你们注意,护法的时候,要护那些特殊行法状态的人,尽量不要让他倒下来,一旦倒下来,很难站起来。常立三昧,为什么要“常立”啊?常立就倒不下来了。倒下来再立起来,就难啦,知道吧?说别睡别睡,躺那儿睡着了叫你别睡,那难不难?站着让你别睡,容易呀,躺着让你别睡可就难了,是不是?所以你们护持那些特殊行法状态的人,不能让他倒下来,一倒下来非常可惜!本来念佛进入忘我的、无我的、傻人傻念的状态,非常难得,护法的要护持他,不要让他倒下来。倒下来一定马上把他扶起来,他不会产生懈怠心。否则的话,那人就散了架了。一定要常立三昧,常行三昧。要立得住,行得稳,行得久,这样才能够得甚深法益。一倒下非常可惜,一倒下非常非常可惜!所以“亦常专念修供养”,要知道念佛是最大的供养,真的是这样。
  有的徒弟回家挣钱,为了供养师父,这就更不应该了!还有一个徒弟种种原因用了寺院的钱,用了师父的钱,然后记在心上。本来是很好的一块料,领众念佛非常好,说句实在话,领众念佛,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个人。结果就惦记着这五千块钱,然后出去打工,一定要还这钱,去走另外一条路,都是不知道专念才是真实的供养、才是最大的供养。不懂得师父的心思,是不是?真的,念佛是最大的供养,念佛是最至诚的供养,念佛你才能成就,念佛才能消除业障。如果我们整个人都念佛,什么东西得不到啊?是不是?一切不求自得。
  太原有一个徒弟真的很搞笑,他要开董事会了他就念佛,要拿项目了就念佛,要销售产品他就念佛,他这边念佛,那边就卖出去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他其实没有多少文化,也不懂很多事,可以说基本上不懂事,就懂得念佛,结果竟然做事业、做公司做得很大,很搞笑,他就是念佛。所以“亦常专念修供养。”
  『汝若供养彼诸佛。应以华香及涂香。
  慧施美食起净心。证此三昧殊非难。』
  “证此三昧殊非难”,说难也难,说不难也真的不难。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已经胸有成竹。我们讲了这么久的法,把般舟行法的脉相图全部画出来了,画得非常的详细。如果你懂得这部脉相图,你就知道,“证此三昧殊非难”。但是难,难在哪儿呢?难在勤念无懈,难在你坚持不懈,难在这儿。但是这有没有难度呢?有难度。是不是难得不行呢?不是。看你的发心,看你的心地。所以“证此三昧殊非难”,真的不难,还不是一般的不难,“殊非难”。但是,最主要的是要提高我们的心地,增强我们的心力。心地提高了,心力上来了,一切都不难,都“殊非难”,真的是“殊非难”哪!
  我就觉得非常感叹哪,你看昨天,我们这个五台山出家二十几年的几位比丘尼大德,人家在这儿专门做了很长时间的劳作,就是为了要求个法。他们的求法之心和平和之心,殊胜难得。我们大家一起来随喜赞叹一下,好吧?(掌声)
  一旦你明了理,然后你再亲历亲证,不给自己留有任何的余地,坚决地模范地执行这个法则,那“证此三昧殊非难”。
  『诸佛塔前作众乐。螺鼓钲铎诸妙音。』
  “螺鼓钲铎”,就是古代的各种的乐器,有的是用来集合大众的,有的是用来行军的等等,我们不去管它,不去想这些,就是各种乐器的诸妙音。
  『欢喜踊跃难称量。必当成就此三昧。』
  晚上我把手机短信拿出来,我们那位徒弟所证境界、所入三昧之境界非常殊胜,“欢喜踊跃难称量。必当成就此三昧。”真的是欢喜踊跃。
  『劝造尊像无比身。彩画庄严具足相。』
  这是讲的劝造佛形像,造佛形像,劝人供养。
  『金色光大无瑕垢。证此三昧良非难。各各常念修法施。』
  布施于法。念佛就是最大的布施,也是最大的法布施。
  『净持禁戒及多闻。精勤勇猛除懈怠。得此三昧终不久。』
  “精勤勇猛除懈怠”,前边讲了“勤念无懈尔乃得”,这里讲“精勤勇猛除懈怠”。大家要发大愿,一定要“精勤勇猛除懈怠”,一定要慎勿放逸,一定要永除懈怠懒散之心。这个是偷我们功德的最大的贼,也是夺我们志、去我们力、漏尽我们功德的最大的贼。这是“精勤勇猛”,要除懈怠之心。如果真能把懈怠除掉了,“得此三昧终不久”,不是很难的,不是需要很长久的事。这个精进力呀,你们注意一下这个词,“精勤勇猛”,勇猛精进,“勤念无懈尔乃得”,勤念无懈,种种表达的方式不同,内涵不一样,你用心去体悟。那么,精进力要包括:勇猛力,不勇不猛,穿不透,穿不过,得不到妙用;精勤力,精益求精,勤勤恳恳,要有这种精勤力;大强力,不是一般的强,要大强力;大强精进,勇猛精进,金刚精进。那么还有究竟力,要有究竟的这个力量,究竟精进。精进要达到成王的程度,叫精进王;精进要达到法喜充满的程度,叫精进喜。八十八佛里边,那要无边精进,精进没有边际,真的没有边际,要微密精进,微弱的微,微小的微,秘密的密,微密精进。在懈怠始处,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点,在这个地方去精进,突破一点,再突破一点,再突破一点点,这个非常受用,不要看得很远,把握当下。难行精进力,在难行处,做各种功德、各种各样的精进,所以“精勤勇猛除懈怠。得此三昧终不久。”。
  『不应他所怀毒心。亦舍世间诸欲事。
  常以慈悲念一切。三昧岂远在现前。』
  “不应他所怀毒心”,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别人往好处想,不要把别人当坏人,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但是我现在发现,很多人都把别人当坏人。行法的时候,很多境界相都把别人当坏人,都感觉到危险,都是自己一个自私自利的心。“亦舍世间诸欲事”。你想想,凡是世间都是诸欲事,你的一切东西都是诸欲事。“常以慈悲念一切”。你面对一切事、一切境,都以慈悲心来念之。你碰到一切人、一切过不去的坎儿,你以慈悲心来念之,都可以过一切苦厄。常以慈和悲,慈悲之心念一切,“三昧岂远在现前”。你慈悲可以度化一切的困难,可以度尽一切的苦厄,亦可断尽一切的妄想。“常以慈悲念一切”,这也是修行的方法。
  『于法师所常随喜。尊重恭敬等如来。』
  视师如佛,“于法师所常随喜”,常讲好的,常想好的,常受用好的。
  『莫生轻慢与悭贪。喜心供养除嫉妒。』
  “莫生轻慢与悭贪”,我们很多人,慢心都很重啊。
  『无量诸佛共称扬。汝但勤求自当得。』
  “汝但勤求自当得”,你只要勤奋地按照这些规则去实践,去修证,现生见佛,当生成就,得佛授记,得无生法忍,就会“自当得”,自得心开,自致成佛。勤求之因,就是“自当得”之果,“汝但勤求自当得。”
  『世尊郑重演说斯。为修如是妙法故。』
  这是讲般舟行法的一些简单的、根本的一些规则。讲完了。
  祝愿大家常立常行,坚固信心,勇猛精进,勇猛精勤,现生成就,圆满成就!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