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11842长期闭关应做何准备
2014-06-21 05:42:00.0
今天讲一个题目:“闭关前做何准备”。闭关前夕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你具足怎样的条件可以开始长期闭关?我们讲的长期闭关啊,长期闭关需要准备的条件。
我们讲第一个条件:你要具足跟节奏,不急不躁的心。如果你连节奏都跟不上,你老是急躁,你最好不要闭关,闭关就是自我折磨,就在沼泽里前行。你的心性不定,心性难定,最后的结果只能在沼泽地里前行,所以首先要培养一个不急不躁的心。
首先要能跟节奏。不能跟节奏的人,在关房里都是培养的我执我见,都是有我的修行,都是不上路的。你要想没有我,能够都摄六根,必须跟随节奏。要能跟节奏,要能听准节奏。听准节奏,静下心来才能听得准节奏,不静下心来你听的都是自己的妄想,找的都是自己的感觉。所以首先是听节奏,节奏听得对,然后是跟节奏,跟上节奏。跟上节奏,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淡定自若、从容不迫,这才开始修行,否则的话你都是一个急躁的心、都是一个骄横心、都是一个我慢心、都是一个我执的心在修行。所以第一步要学会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淡定自若、从容不迫。
这个心态你要检验:你爬楼梯的时候做到了吗?烦恼来临的时候你做到了吗?烦恼来临的时候,如果你不慌不忙,如果你不急不躁、淡定自若、从容不迫,你就知道这个烦恼根本恼不到你什么地方,是不是这样?我们整天有的人困惑的不得了,到底你怎么啦,少根头发没有?连一根头发也没有少,是不是?我们有一个年轻的女众,个头又高、人又庄严、体力又好。跟我讲,师父啊,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我说你哪儿不幸啊?没有多少不幸啊,都是自我折磨、自我受用而已。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你就会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一点小事而已,对你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就是这样。烦恼来的时候,你发现你有这个心吗?吃饭的时候你有这个心吗?走在路上你有这个心吗?与人相处的时候你有这个心吗?面对环境考验的时候你有这个心吗?你好好检讨自己,有没有做到这样一个心地。
首先,修行啊,求不了捷径,要培养自己有这个心地。有这个心地的时候,修行能上去,为人处世也处得好,情绪也能平静,也能降服己心,这就是定,定心,决定。没有定心做什么事情都不好,没有定心永远是一个烦恼鬼、烦恼虫,烦恼成灾,不值得同情,要有定。定从哪儿开始?就从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淡定自若,从无我开始。定从哪开始?就从跟随节奏开始,不抢节拍开始。
刚才在外边听着大家念,哎哟,感到你们这个心这个急呀!其实,师父有事处理,来早一点来晚一点没有关系,来晚一点你们正好借这个机会多念一会儿佛。其实来晚一点也把问题讲完,来早一点也把问题讲完,对不对?有什么关系?不会不把问题讲完的,不会不给你们留时间解答问题的。那么其实大家在一起念佛,你自己念佛,先念佛后念佛一样都是念佛,没什么分别相。来晚了,来晚了就在这儿多念几声佛号而已,不要急躁。那么这是第一步功课,要把这个心给念出来。
第二步,念出来之后,你要熟悉步法、心法、呼吸之法、音声之法。那么这个步法、呼吸之法、身法、音声之法、心法到底具体有哪些内容呢?我讲过好多次。
今天下午有一个菩萨来求法,我把这个步法里边的具体的内容列了至少有五十个问题,你们回头可以听,听这个录音。今天下午,我讲了两大重要的问题。开始的时候,今天下午你们都不在,有个人来请法。第一个问题讲了这个步法,里边至少分出五十、六十个问题。那么你们去思考这五十个问题、六十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你能思考出来,踏出来了,喊出来了,好,步法第一步过关了。第一步过关了,走的能过关了,再加上教的能过关——教别人能过关,再加上矫正别人能过关,三个过关了,步法就没有障碍了。
步法没有障碍的时候,步法里边呢,我讲了多少遍了啊,我特别强调:音声是佛事。踏下去、喊起来。你们喊的功夫,我说过了,至少三分之二的人是不过关的,三分之二的人是不过关的,要把音声能喊出来。你们要仔细体会,怎么样叫音声过关。音声不过关,你去念佛是个死相,你去念佛是在走沼泽地,可痛苦了。音声是佛事,把音声念出来,音声训练出来。这演强培训,我看培训的步法,好多人步法容易有模有样,但是音声训练很重要,要把音声训练能抓出来就好了。如果我们哪位大德能够落实这件事,能把音声给培养出来,这个培训班经过哪怕是半个月一个月,最后音声能过关,这就太了不起了。我还是讲基本功。步法过关、音声过关,再就是心法过关。你已经有了不想休息的念,你把不休息的念给我练出来了,这才能闭关。
接下来讲闭关的条件,必须能破境界关。要想破境界关,真正能体会这句话,“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么,至少要闭过3个3天4夜或者说至少要闭过5个3天4夜的人,然后能真正懂得法理的人,才能过境界关。不过境界关的人很可惜。
昨天圆子到50天左右的时候,满世界都是境界。一分钟能进入一百个境界,全是境界。如果你的理不通,你就在境界里玩;如果你的理完全不通,你就会染著境界;如果你的善根福德不具足,你就会在境界当中出事。小则在恐惧状态当中破关,最小的。最厉害的是什么?在欢喜境界当中入魔。因为在境界当中你信以为真,你以听为是,以见为是,以想为是,结果就被魔所利用,完全进入境界里边。在境界当中一旦入了魔,很危险的,人会疯掉。
当然我告诉大家,你疯不疯掉是因果定的,不是说你行法行出来的。知道吧?是因你这个因果,有这个行法的缘起,你才会入魔。不要一说魔,就把自己吓着了。你真能入魔,第一是你因果,第二也是你的本事。为什么?你如果不具有单一思维的状态,你入不了魔,知道吧?问题的关键,你把单一思维调动出来之后,如果你理上通达,这个单一思维会为念佛所用,就能成就。可是呢,如果单一思维出来以后,你不被念佛所用,就被你的习气所用。为习气所用,再加上你以为有所见,你以为有所听,你以为有所闻,你以为有所想,你以为境界是真实的,你就跟着境界跑了。念佛是一个清净的缘起,念出一根筋,念出一种定性。可是被你的习气打坏了,知道吧?是这样一个原因。如果你理上不通达,你在这地方就永远前进不了。
如果你心里有染著,在境界当中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境界当中你会看到很多过去世,过去世是在境界相看到的;甚至你会看到未来世的一些东西;甚至你会知道很多比较……你比如说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但是如果你有染著之心,你就完蛋了,你就永远搞不完的插曲,你就永远在搞神通感应,那你就被半山腰的风景给迷了。这是讲的第一种情况是这样的。第二种情况是什么呢?在境界当中你会走弯路,甚至严重到着魔疯掉。但是真正来讲,说句实在话,这个着魔疯掉都是有这个因果,才会着魔,才会疯掉,没有这个因果不会的。那么着魔疯掉,说句实在话,还是在般舟里边最好。
我给大家讲别的道场,不是我们道场,我们道场没有这种事。别的道场有两位最精进的人,先是一位着魔。着魔之后,一个出家人经常光着膀子跑到街上去走路、去串。后来,这个道场就把他捆起来,强制送回老家去,好可怜哪。那么在开始的时候,他是个男众,住在一个女众道场。女众道场当然男女分开了,男众隔一个墙,在外边。但是呢,隔一个墙而已。据说,他就会拿那个女众晒的内衣、内裤之类的,就有些不好的举动,这是习气,知道吧?并不是说这个人有多坏,是他的习气。然后习气,他如果理上不通达,随着习气跑,各种各样乱七八糟就都来了。结果搞了好几年,然后搞得非常凄惨,最后五花大绑给强制送回老家去,好可怜哪!这是一个人。
第二个人是那个人地方的当家师,最最精进的一个,冬天从来不穿袜子,从来不穿鞋子,最多穿拖鞋,一定用冷水洗脚,踏般舟都用冷水洗脚。而且洗脚的时候,还用杯子来量,比如说半杯水要把这脚洗完,绝对是戒律持戒第一,不浪费福报,这么一个人。但是很遗憾,这个人至少诵过两万部地藏经。但是这个人后来也疯掉,和前边那个人一样,疯得很厉害。结果这个人也解决不了,最终的结局也是把他强制送回老家。后来我就一直担心这两位大德究竟后事如何?结果后来问到,这两位大德回家以后不久都恢复正常。然后很可惜的是,这两位大德再回道场,不给回了。咱不去讲这个事啊。
但是就讲这件事情让我非常感慨,感慨在哪儿?第一,发生这么严重的事很可惜呀!这么精进的人为什么会着魔呢?法上不通!法上不通,陷入魔境啊。但是让我最感到震撼的是,我以为这两个人,我说很遗憾呀,没有人能救他们,知道吧?谁能救他们?他信的人才能救他,他不信的人,没有人能救他,知道吧?可惜呢,我能救他,但是他不信我,我就没法救他,知道吧?因为我一直对这两位存有关心啊,非常想去能帮他们什么忙,可是帮不上,因为他不信我,没有办法。但是我欣喜的知道,他们回家以后没多久就都恢复了正常。第一,说明他们的魔事了了。因为是在般舟道场了的。第二,他在道场发生事情,什么原因?这是道场的共业。是这个道场的共业体现在他身上,而这个道场本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离开道场以后这个业就没有了,了了。就是要发展到你解决不了,难堪、不行这样一个地步,到此为止。那么,这两个人确实中魔,可是这两个人最后确实也没有发生大事,知道吧?你想想看啊,一个这么勇猛精进的人还能着魔,而且到了当家师的位置,还能着魔,可见这个魔业重不重啊?很重,对不对?但是因为般舟行持故,结果就是这么重罪轻报解决了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呢告诉我们,就算你说难听点,犯病,你也犯在般舟道场比较好一些。道场呢,要无所畏惧,碰上什么事就处理什么事,碰上这种事情,就处理这件事,不要怕,啊不要怕。该我们承担的我们必须承担,不以这种方式承担就得以别的方式承担,知道吧?是这样啊!
那么我们这是讲这个问题的风险以及它的演化和实际的案例,所以说必须要懂法,必须要破境界相,过境界关。如果你有魔业,我告诉你啊,最轻的你会在道场里边现一个什么业呢?可能这一个七之内疯掉,这一个七结束你就好了,这是重罪轻报的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你会在行法的时候心性非常不定,非常难以控制自己,但是你过去了,这个业你也了了,这是最轻的回报方式。最重的回报方式,我们所见到的,就是刚才这个情况:在道场犯了病,道场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治理,回家以后自然好了。为什么呢?第一,是道场的共业;第二,所以着魔是因为执著所致。他这个执著心,把他送回家以后就完全破掉了。
就像刚才我讲那位大德,出家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然后常年持戒精进,然后在道场里做所有的脏活累活。你比如说,厕所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包了,不给别人做,他也不分派给别人。自己经常趁大家都看不见的时候,把厕所打扫干净了,把厕所清理干净,倒干净,就这个人。而且你想想看,他最多在七年之内念过两万部地藏经,你们算一算,修行刻苦不刻苦啊?两万部地藏经,七年,一年念多少部?两千部,一年要念两千部,一天要念多少部?一天要念七、八部地藏经。然后,你看看,他还要正常修行。所以说这个人是非常非常用功的一个人,也是个极度执著的人等等。这种执着心放下来,那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呢,在道场里怎么放都放不下来,是这样一个原因。
要破境界相。境界关不破,不能长期深入的闭关。境界关破了才能够功夫成片,才能够回避风险,才能够不搞插曲,才能够深入下去。境界关不破的人,他的功德力不能得以积累。境界关是破除你的功德力的,功德力积累不起来,连不起来,好不容易积累点功德,要进入功德状态了,你“嘣”进入境界了,功德中断掉了。所以这是讲的这个:要过境界关。境界关不过,你不能长期闭关,不能深入闭关。
步法关不过,你不能积累功德;步法关不过,你不能积累充分的功德。这个充分的功德力,是你过昏沉关,过境界关的必需的资粮。你的步法不过关,你永远形不成功德力,本功德力。本功德力不具足,你过不了苦痛关,更加过不了昏沉关,更加过不了境界关,也过不了情绪关,也过不了是非关,也过不了温养关,你什么关都过不了。本功德力具足的时候,什么关口都轻而易举就过了,这本功德力很重要。本功德力源于你的步法、呼吸之法、音声之法、身法、心法,就这套基本功。
那么你形成本功德力具足了,心地具足了,刚才讲的心地,心地具足了,然后你服务大众的功课做得怎么样?只有服务大众的功课做好了,你才能和大众融为一体,和道场融为一体。和道场融为一体,和大众融为一体,才有资格闭长期的关,长期的关才能闭好,才能不出差错,才有一个良好的能量场,帮助你成就。这是要过服务大众的关。服务大众的关还包括你要出食,你不出食,你和无形众生融不为一体。出食、撞钟、敲鼓和为大众服务这些关口。出食、撞钟、敲鼓,尤其是和无形众生打成一片,建立联系所必须的功课。而且撞钟的时候和击鼓的时候,心地要到位。心地到位了才能和无形众生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培养你的慈悲心,大慈大悲心。这些都是基本功啊。
我撞钟,我感觉啊,这是我感觉我告诉大家啊,我撞钟撞得,我觉得那个悟性开启了有四五次,撞钟能撞得泪流满面啊,身心世界得到彻底的改造,就像开悟了一样那种感觉。真能发心为众生,真能发心为大众,真能发心舍身忘我,真能生出那个“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的心啊,真能生出那个心来。你最后把那个偈子,能够让你觉得每一个字都是金子,都比金子还珍重啊,比金山都贵重啊!然后,你撞钟撞到这个程度,撞钟撞到你觉得必须给这些无形的众生,地狱的众生做出你自己清净的供养,这叫修行。
修行啊是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时时处处都不能含糊的,都不能偷懒、侥幸、马虎的,必须正确地去做,正确地去面对,正确地去积累,积功累德。最后你的心态,一定是平稳的,一定是安住的,一定是祥和的,一定是柔软,一定是如如不动游刃有余的,一定是深刻的、内在的、不动的。只有经过平常的这个修行以后,才能达到这样一个心地的状态。
在这个心地状态下,在具足基本功的情况下,在具足本功德力的情况下,接着你要把《般舟三昧经》,佛所说的《贤护经》。回头我们可以讲讲《佛说般舟三昧经》,这部经典他的角度不一样,但对我们大家非常有利益。我们要把这个经典的每一角落、每一文字都搞通、都搞透、都搞进去,深入进去,都能体会到、体证到其中深刻的内涵,对每一个文字都能生出无比的、巨大的、深刻的感恩心,感恩佛的恩情啊!你对经典不仅要熟悉、要读诵、要背诵、要书写,抄下来,要一字一拜,对经典做这个功课。
做这个功课,这个法才能真正的植入你的心田哪。对这个法恭敬到这个程度,植到自己的心田,依止到你的骨头里面、细胞里面、每一个毛孔里边去,真正生出“不得复随余法”的心。真正对般舟三昧生出无限依止的心,这叫依止,皈依法啊!皈依佛、皈依法。今天下午我专门讲了一个视师的专题。怎么视师是修行?如何视师?建议大家都去好好听一听,回头我们公布录音,我就不重复这个内容了啊。视师这也是修行。
那么当你把《贤护经》、《般舟三昧经》,这些经典全部都去体证过,都去听过,至少听过三四遍,每一句都去实践过,都能感动过,然后你对般舟三昧的修行的线路哪个地方应该做加法,怎么做加法?更多的哪些地方应该做减法,怎么去减?如不减会怎么样?要减的内容到底有哪一些?你不仅要知道应该做什么?更加知道不应该做什么?如果做了那些东西会给我带来什么?这样的话呢,这叫疱丁解牛图。你对整个般舟三昧的脉络脉象,就像疱丁对这个牛熟练的程度一样。你要熟之又熟,驾轻就熟。这个时候才能生出真正叫决定的心。
我知道每一步怎么走,每一步走到什么程度,哪些方面应该怎么走。我踏踏实实地、老老实实地、不急不缓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到这个时候最后才真正叫“自然无想”,自然只剩一句佛号,自然只想这句佛号的相续,这个时候你可以长期闭关。在关里,那一闭就出来,一闭就不可思议,就是要对经典的理论熟练到这个程度,要体证到这个程度。
然后呢,你要真正的过是非的关口:真的不看是非,不传是非,不思维是非,不想是非了,想都没有想过,看都看不见。只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别人都是佛,看别人都是再来人的示现,对别人永远宽容,永远感恩。是这样一个心地。真有这个心地出来了,是非关就过了。是非关过了之后,还有语言关。清净语业,不言不语,少说,懒得说,不说,甚至连说的念头都没有。尤其是女众,口业守不住,心是散乱的。散乱关不过,闭关是自找苦吃,一定会散乱。所以讲口业关,清净语业要过。这些关口要过等等。再接着我以前讲的种种,把所有功课都做好了,都具足了,心态都稳了,不搞枝枝杈杈了,不搞插曲,不绕弯子也是一个关口。
真的你能狠下心来了,不再找别的方法,不再往外绕弯,不再搞任何插曲,不再放纵自己的懈怠、懒惰、散乱,能够真正产生一个精进的心。这个精进的心体现在任何的方面。这个精进的心非常重要。你们看就像拔河比赛,一头是精进,一头是懒惰。哪方胜呢?是不是差不多点儿?是差一点点,是不是?只差这么一丁点,然后一方败一方胜。败的一方一败涂地,胜的一方乘胜追击,是不是?源于多少?一点点。所以一点点的精进,就是精进之根啊,非常重要!你培养自己一点点精进的能力,再精进一点,再精进一点点,继续精进一点点,三点法则。这一点,就差这么一点,这么一点决定了你状态是往上走。这么一点不具足,你就往下堕,一落千丈,一败涂地,是不是就是一点点?所以这个精进根非常重要啊!这个精进根、相续的精进根,增加那么一丁点的精进根,是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你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就是要比别人耐精进,就比别人精进的久,就是能约束自己,就是能为难自己,就是不让自己舒服,就是不求舒服、不求放逸。这个心力具足了,这个拔河比赛当中,哪怕你深入一丁点,你绝对是向上的状态,绝对能够达到“自得心开,自至成佛”。可是一旦你放逸、懈怠、懒惰、散乱,你往下滑那么一丁点,就是罪恶的深渊。
这是讲,我们长期闭关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概括。